滕涛
,
陈银莉
,
赵爱民
,
周欢
,
汪淑英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7.03.007
研究了304不锈钢冷轧薄板表面出现的线缺陷的形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连铸板坯、热轧板带和冷轧板的微观组织,分析冷轧板上线缺陷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冷轧304不锈钢板的线缺陷是一种微观"沟槽",在线缺陷沟槽边缘存在氧化膜,有的氧化膜呈多层台阶式结构,主要是铬和铁的氧化物,某些氧化膜的边缘存在Mg、Ca、Al等元素.
关键词:
不锈钢
,
冷轧薄板
,
表面缺陷
,
线缺陷
,
偏析
,
裂纹
,
氧化膜
赵新凯
,
刘江伟
,
刘西峰
,
鞠伟
钢铁
低碳铝镇静钢的生产工艺可分为传统流程和微合金化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采用金相、SEM、EDS、织构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传统流程低碳铝镇静钢显微组织、晶粒度、游离渗碳体和晶体织构方而对其深冲性能的影响,并对冷轧薄板冲压开裂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传统流程生产低碳铝镇静钢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游离渗碳体形态、铁素体晶粒和AlN第二相粒子3个关键因素,可获得有利的织构,使冲压性能满足DC04的要求,达到微碳深冲钢的水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冷轧薄板
,
低碳铝镇静钢
,
传统流程
,
冲压性能
,
开裂
刘新生
,
赵定国
,
崔成业
钢铁
轧制冷轧薄板时常出现分层"起泡"现象,并造成废品.截取大量薄板"起泡"分层试样,进行金相观测,对分层裂纹的典型部位进行电镜分析.使用Scheil方程计算了钢水凝固过程中存在的[O],过量氧导致FeO夹杂物沿晶界析出;在轧制过程中FeO夹杂物严重破坏基体的连续性,引起分层.为避免分层现象,冶炼时加强脱氧,采取全程保护浇注,降低钢中氧含量.
关键词:
冷轧薄板
,
分层
,
氧含量
,
沿晶界析出
刘冬
,
李荣锋
,
邱保文
,
杜丽影
物理测试
冷轧薄板往往采用维氏硬度试验方法测试硬度,测试过程复杂,且随着板材厚度越来越薄,测试后试样被压头穿透现象越来越明显,试验测试结果波动较大,测试结果偏离实际值.改用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方法,通过比对不同的试样处理方法以及不同的表面洛氏硬度测试标尺测试硬度值,并与维氏硬度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发现采用选用HR15T和HR30T标尺的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方法,并将试样支座变换为金刚石支座测试冷轧薄板硬度,可以省去试样表面打磨或者抛光程序,且测试后试样背面无明显痕迹,测试结果离散性小,精度高,适合冷轧薄板的硬度测试.
关键词:
冷轧薄板
,
维氏硬度
,
表面洛氏硬度
,
金刚石支座
,
离散性
李彦军
,
亓建
,
陈彬
物理测试
冷轧薄板系莱钢产品新品种,鉴于质检人员对各种缺陷的检验判定经验积累不足,特对生产过程中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造成后果进行辨析,为检查判定寻求平衡尺度和参照,并对今后的工作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冷轧薄板
,
缺陷
,
检验判定
,
建议
赵广东
,
孙健
,
方丽红
物理测试
针对冷轧薄钢板St14在单向拉伸试验中出现的试样"双缩颈"现象,结合观察试样缩颈断裂处的形态,引用薄板单向拉伸分散性失稳和集中性失稳理论对其做出合理解释.通过拉伸过程应变网格分析,验证了薄板拉伸分散性失稳和集中性失稳的存在,明确薄板拉伸失稳的特性,更加有利于正确判定和合理利用深冲压用冷轧薄钢板的塑性指标.
关键词:
冷轧薄板
,
单向拉伸
,
分散性失稳
,
集中性失稳
,
应变分析
吴志方
,
况嘉伦
,
石俊
,
何大亮
,
方智
,
雷浩
,
程伊婷
,
吴润
材料导报
以武钢CSP工艺生产的DC04钢板作为冷轧基材,经冷轧后,在实验室模拟现场工艺进行了退火,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了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和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DC04冷轧薄板在710℃退火3h后,再结晶基本完成,并且晶粒尺寸较均匀.在710℃退火时,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小角度晶界所占比例逐渐减小,大角度晶界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在710℃退火12 h后,有较强的γ取向线和较弱的α取向线,即获得了理想的退火织构.
关键词:
CSP工艺
,
冷轧薄板
,
织构
,
再结晶
汪承璞
,
冯苏宁
,
陆匠心
钢铁
对CA7220红旗轿车主要零件使用的钢板进行了冲压级别分类,采用网格法测定了零件冲压后的应变值并绘制了零件应变图和成形极限图(FLD).用有限元模拟分析(FEA)确定出油底壳零件变形的危险部位,计算了危险部位的成形安全裕度,并对零件优化选材进行了性能预测.
关键词:
冷轧薄板
,
冲压成型
,
应变分析
,
成形极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