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文辉
,
孙从建
,
宋志强
,
马连营
,
刘淑萍
,
白丁平
,
蔡宜东
,
刘守仁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6.004
采用Fractogel(R) EMD TMAE(M)强阴离子交换介质分离纯化质粒脱氧核糖核酸(DNA),该介质对质粒DNA的动态载样量达0.62 mg/mL.用Triton X-114或Triton X-100预先处理质粒DNA的裂解澄清液后,经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纯化获得的质粒DNA中内毒素含量分别为6.42 EU/mg和9.50 EU/mg,显著低于未经Triton处理的裂解澄清液(67.82 EU/mg).该法实现了阴离子交换色谱一步纯化质粒DNA的目的,具有简便、省时、成本低等特点.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色谱
,
纯化
,
质粒DNA
,
Triton X-114
,
Triton X-100
,
内毒素
,
去除
徐堃
,
黄曼
,
吴礼光
,
徐秋萍
,
张林
,
陈欢林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2.006
以L-丝氨酸(Ser)为配基,1,6-己二胺为间隔臂,制备了一种新型PVDF中空纤维亲和膜用于人血浆中内毒素的脱除.通过FTIR、XPS对PVDF中空纤维膜,亲水化改性膜以及亲和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离子强度、pH值对亲和膜吸附内毒素能力的影响以及内毒素分子在亲和膜上的吸附动力学.实验考察了自制的亲和膜组件用于人血浆中内毒素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亲和膜对内毒素的吸附能力为0.058 EU/cm2;自制的亲和膜组件对内毒素含量为0.42 EU/mL的人血浆样品清除率为43.8%;亲和膜对人血浆样品的其它生化指标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内毒素
,
亲和膜
,
PVDF
,
丝氨酸
,
人血浆
张灿
,
刘文君
,
张明露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3.2014063005
细菌内毒素,又称脂多糖分子或者热原,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和某些蓝藻细胞壁组分,主要由菌体死亡解体后释放。内毒素是常见的外源性致热原,属于强免疫刺激剂,与多种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由于饮用水中会滋长微生物,因此内毒素污染在饮用水中普遍存在。近年来,国外研究中饮用水的细菌内毒素污染开始受到关注,成为饮用水微生物安全领域新兴的研究方向。本文概述了细菌内毒素的物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分析了细菌内毒素在饮用水中的存在形态,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地表水源、地下水源、管网末梢水和深度处理水的内毒素污染调查状况,分析了传统水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和饮用水消毒技术对内毒素的控制效果,探讨了饮用水中内毒素的血液暴露、呼吸暴露和胃肠暴露途径导致机体潜在的健康风险、安全阈值和相关标准,并对饮用水细菌内毒素污染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饮用水
,
微生物安全性
,
内毒素
,
脂多糖
,
健康风险
汪泱
,
郭菲
,
王共先
,
胡峰
,
黄学明
,
张红艳
中国稀土学报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氯化镧(LaCl3)对内毒素(LPS)与单核细胞的结合及CD14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LPS能够与单核细胞结合,LaCl3具有抑制LPS与单核细胞结合的作用;LPS可以上调全血单核细胞表面CD14的表达,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LaCl3对LPS上调单核细胞表面CD14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阻断.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
氯化镧
,
内毒素
,
CD14
,
单核巨噬细胞
,
稀土
魏桂林
,
刘学良
,
李京华
,
刘莺
,
商振华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2.02.003
以纤维素膜为基质材料,制备了3种用于去除内毒素的亲和膜,分别为壳聚糖亲和膜(KFCC517),疏水阳离子亲和膜(KFCG316)和金属螯合物亲和膜(KFCG402).研究了亲和膜对内毒素的吸附容量及在内毒素去除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这3种亲和膜都可以用于多种溶液中内毒素的去除.考察了离子强度、pH值以及流速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原因.KFCC517,KFCG316,KFCG402都可用于人血清白蛋白溶液中内毒素的去除,KFCC517还可用于医药制剂如氢化可的松、葛根素、盐酸丁卡因和右旋糖苷40葡萄糖注射液中内毒素的去除,在所选择的条件下,内毒素的去除效率高于80%,有用物质的回收率为95%以上.
关键词:
内毒素
,
去除
,
亲和膜
,
人血清白蛋白
,
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