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时
,
端小平
,
李光
材料导报
聚丙烯腈(PAN)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膜的结构和尺寸可由两组分比例和分子量调整.以PAN为碳前驱体,PMMA为热分解聚合物,并控制m(PAN)/m(PMMA)为30/70和70/30,通过湿法纺丝制备了PAN/PMMA共混纤维.以m(PAN)/m(PMMA)为30/70和70/30的共混纤维为原丝经碳化后获得了纳米碳纤维(CNFs)和多孔碳纤维(PCFs).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所得CNFs和PCFs的形貌,发现单根CNFs的直径为50~150nm,RCFs中孔的直径为0.1~1μm.由CNFs和PCFs的拉曼光谱分析了不同碳化温度对CNFs和PCFs石墨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碳化温度升高,石墨化程度也增加,同时电导率也随之提高.
关键词:
聚丙烯腈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共混纺丝
,
纳米碳纤维
,
多孔碳纤维
王锐
,
朱志国
,
张大省
,
李燕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PA6/PE非相容体系进行了共混纺丝,可得到以PA6为分散相,PE为连续相的基体微纤型结构,再用有机溶剂溶除PE便可制得PA6的超细纤 维.将相容剂PO-g-MAH添加于PA6/PE共混纺丝体系,可对其基体-微纤型形态结构进行调 控.添加适量的相容剂可增加共混组成物间的亲和性,改善纺丝过程的可纺性;在本研究的添 加量范围内,随相容剂添加量的增加,共混纤维中分散相平均直径减小,尺寸均匀性提高.过 量地添加相容剂会使共混组分两相间作用力过强,这对改善其中某组分的性能有利,但对本研 究的内容是不利的,会导致基体-微纤型共混纤维难于溶解剥离为超细纤维,DSC、IR及SEM的分析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
关键词:
PA6/PE
,
共混纺丝
,
形态结构
,
相容剂
,
超细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