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LaMnAl11O19-α甲烷燃烧催化剂

徐金光 , 田志坚 , 索掌怀 , 徐秀峰 , 曲秀华 , 徐云鹏 , 徐竹生 , 林励吾

催化学报

在反相微乳液中以碳酸铵共沉淀法制备了LaMnAl11O19-α甲烷燃烧催化剂,比较了反相微乳液法与普通碳酸铵共沉淀法对催化剂相结构、比表面积、孔结构及其催化甲烷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的催化剂前驱体平均粒径为2.3 nm,而普通碳酸铵共沉淀法得到的催化剂前驱体平均粒径为30.1 nm.在乙醇超临界干燥阶段,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的催化剂前驱体较容易发生铝羟基分子间脱水,形成较为丰富的孔,保持了各组分分布的均匀性,从而促进了六铝酸盐的形成,所得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催化甲烷燃烧的活性.

关键词: 甲烷 , 催化燃烧 , 六铝酸盐 , 反相微乳液 , , , 碳酸铵 , 共沉淀

低Ni含量和低比表面积六铝酸盐LaNiAl_(11)O_(19-δ)催化剂上CH_4-CO_2重整反应的积炭

张轲 , 周广栋 , 李菁 , 程铁欣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90932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氢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在低Ni含量和低比表面积六铝酸盐催化剂LaNiAl_(11)O_(19-δ)上CH_4-CO_2重整反应的积炭行为,考察了该催化剂表面积炭的形貌、来源、积炭物种及其反应性能.结果表明,LaNiAl_(11)O_(19-δ)催化剂表面积炭主要由甲烷裂解产生,并以Ni的碳化物形式存在于活性中心Ni的周围.根据积炭物种活化程度的难易可分为C_α,C_β和C_γ三种类型,其中C_α为容易被CO_2消除的化合碳,而C_β和C_γ则是不易被CO_2消除的石墨碳.透射电镜结果表明,C_α以碳纳米管形式分布于催化剂颗粒周围,但金属Ni活性中心仍能暴露于气相中,因而不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关键词: 甲烷 , 二氧化碳 , 重整 , 积炭 , 六铝酸盐 , , , , 复合氧化物

铁和锰的化学状态对LaFe_xMn_yAl_(12-x-y)O_(19)催化剂上N_2O分解的影响

田鸣 , 王晓东 , 朱燕燕 , 王军虎 , 张涛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90703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LaFe_xMn_yAl_(12-x-y)O_(19)六铝酸盐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N_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穆斯馒尔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上高浓度N_2O分解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条件下,Mn比Fe更有利于促进六铝酸盐晶相的形成.LaFe_xAl_(12-x)O_(19)(x=0.5,1)中Fe以Fe~(3+)位于六铝酸盐尖晶石结构中的四面体位和镜面层结构中的三角双锥位,其中后者为N_2O分解的主要活性中心.LaMn_yAl_(12-y)O_(19)(y=0.5,1)中Mn优先以Mn~(2+)进入四面体位,然后以Mn~(3+)进入尖晶石结构中的八面体位,并成为N_2O分解的主要活性中心.

关键词: , , 六铝酸盐 , N_2O , 分解 , 推进剂 , 穆斯堡尔谱

稀土六铝酸盐的结构及在高温催化材料中的应用

武鹏 , 胡瑞生 , 沈岳年 , 白雅琴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3.03.020

描述了六铝酸盐的晶体结构及在高温催化燃烧反应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稀土镶嵌型六铝酸盐作为高温催化材料在甲烷高温燃烧反应中的应用,简单展望了稀土六铝酸盐在催化领域中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稀土 , 六铝酸盐 , 晶体结构 , 高温催化材料

两种不同液相方法制备的稀土LaMnAl11O19催化剂及甲烷燃烧催化性能的研究

张晓红 , 胡瑞生 , 李玉芬 , 高官俊 , 沈岳年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5.06.001

用微乳法和异丙醇-聚乙二醇法制备了磁铅石型稀土高温燃烧催化剂LaMnAl11O19,并用XRD,BET和TPR技术及甲烷燃烧活性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微乳法和异丙醇-聚乙二醇法在1400℃的高温下焙烧3小时均可制备出主相结构为LaMnAl11O19的六铝酸盐催化剂,异丙醇-聚乙二醇法制备的LaMnAl11O19具有较高的比表面,微乳法制备的LaMnAl11O19具有较高甲烷催化燃烧活性.

关键词: 高温催化燃烧 , 稀土 , 六铝酸盐 , 微乳法 , 异丙醇-聚乙二醇法

镧系六铝酸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甲烷燃烧活性研究

郑建东 , 侯豹 , 葛秀涛 , 章守权

材料导报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镧系六铝酸盐LaMnx Al12xO19(x=0、1、2、3、4、5、6)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扫描电镜和比表面积分析等实验技术及甲烷催化燃烧,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考察.研究了锰离子掺杂对催化剂结构以及甲烷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在1200℃焙烧后可以形成完整的六铝酸盐晶型,且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和高温稳定性,不同含量的Mn离子掺杂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活性有较大的影响.LaMn2 Al10 O19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其起燃温度(T10%/℃)为506℃,完全转化温度(T90%/℃)为696℃.

关键词: 六铝酸盐 , 掺杂 , 甲烷催化燃烧 , 活性

Ba1-x/2KxNiAl11O19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甲烷燃烧活性研究

郑建东 , 葛秀涛 , 侯豹

材料导报

采用异丙醇盐水解法制备Ba1x/2KxNiAl11O19 (x=0,0.5,1.0,1.5,2.0)催化剂.通过BET模型计算了其比表面积,用XRD和DSC-TG等技术及甲烷燃烧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研究了钾离子掺杂量对催化剂的结构以及对甲烷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在1200℃焙烧后可以形成完整的六铝酸盐晶型,同时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和高温稳定性,不同量的K和Ba离子掺杂对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及孔径有较大的影响.Ba0.25K1.5 NiAl11O19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活性,1200℃焙烧后比表面积为61m2/g,催化甲烷燃烧的完全转化温度T90%为750℃.

关键词: 六铝酸盐 , 掺杂 , 甲烷催化燃烧 , 催化活性

铁取代六铝酸盐的制备及其对甲烷燃烧的催化性能

蒋政 , 李进军 , 郝郑平 , 侯红霞 , 许秀艳 , 胡春

催化学报

采用共沉淀水热处理法制备了铁取代六铝酸盐(BaFexAl12-xO19-δ,x≤3)催化剂,并用XRD,SEM,UVVis和BET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1000℃焙烧后催化剂开始出现少量六铝酸盐相,1100 ℃焙烧后六铝酸盐相为主要的晶相,当x>3时催化剂中的杂质相不可忽略.Fe取代六铝酸盐中的Fe主要为Oh配位.在x≤3范围内,随着Fe取代量的增加,催化剂对甲烷燃烧的催化活性逐渐升高,其中BaFe3Al9O19-δ的起燃温度最低(515℃);继续增加Fe含量,催化剂的高温活性反而下降.向Fe单取代六铝酸盐晶格中引入La制得的Ba05La05FeAl11O19-δ催化剂,其起燃活性与BaFeAl11O19-δ的基本相同,但高温活性有较大提高.反应气组成对催化剂的活性有显著影响,提高O2分压可以降低催化剂的起燃温度,但对高温活性的影响不大.BaFe2Al10O19-δ催化剂在800℃下运行100 h没有发生失活现象.

关键词: 甲烷 , 催化燃烧 , 铁取代 , 六铝酸盐 , 镧掺杂 , 水热合成

碳酸铵加入量对共沉淀法制备LaMnAl11O19-δ催化剂的影响

郑建东 , 任晓光 , 宋永吉 , 于君英 , 沈国良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7.05.010

以甲烷催化燃烧为目标反应,采用以碳酸铵为沉淀剂的共沉淀法制备了Mn取代的镧六铝酸盐催化剂.在不同的焙烧温度下通过SEM、XRD进行物相分析,确定了最佳焙烧温度.借助于BET、FT-IR、XRD进行了物性表征,研究了不同碳酸铵加入量下所制备催化剂的化学结构及其对甲烷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在1200℃左右焙烧4h可以形成完整的六铝酸盐晶型.当n(碳酸铵)/n(M2+)(其中M2+为带两个正电荷的金属离子)=1.5时,所得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起燃温度(T10%)为471℃,完全转化温度T90%为662℃.

关键词: 甲烷 , 催化燃烧 , 六铝酸盐 , 共沉淀法 , 碳酸铵

不同金属取代六铝酸盐的制备及其对甲烷燃烧的催化性能研究

李顺清 , 邹国军 , 王晓来

中国稀土学报

采用铝溶胶作为碳酸铵共沉淀的前驱体,结合乙醇超临界干燥制备了不同金属取代六铝酸盐催化剂(Ba0.8La0.2MAl11O19-α,M=Mn,Fe,Co,Cu),并用BET,XRD,TEM,UV-Vis和O2-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1200℃焙烧后,生成了具有大的比表面积(42~73 m2·g-1)的棒状六铝酸盐,比表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Mn>Co>Fe>Cu.XRD结果表明,除Mn取代催化剂之外,其他均含有少量α-Al2O3杂质相.Fe,Mn取代六铝酸盐中的金属离子(Fe3+,Mn3+)主要为Oh配位,而Co,Cu取代六铝酸盐中的金属离子(Co3+,Cu2+)则为Oh和Td配位.O2-TPD表明,Mn,Cu取代的催化剂中具有高的晶格氧含量.催化剂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Mn>Cu>Fe>Co,催化活性取决于过渡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循环的可逆性、比表面积以及晶格氧等因素.

关键词: 甲烷 , 催化燃烧 , 六铝酸盐 , 超临界干燥 , 稀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