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峰
,
钱锐
,
李佰玲
,
焦庆祝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6.06.010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的六次甲基四胺在10%盐酸介质中对黄铜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六次甲基四胺在10%盐酸介质中对黄铜的腐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六次甲基四胺吸附于黄铜表面,其吸附规律服从Langmuir等温式,由此获得了相关热力学参数.
关键词:
缓蚀
,
六次甲基四胺
,
黄铜
,
盐酸
,
吸附
刘志刚
,
孙旭东
,
李晓东
,
连景宝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9.02.008
以六次甲基网胺(hexamethylenetetramine,(CH2)6N4,HMT)为沉淀剂,在GdCl3和EuCl3混合溶液中,利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得了纳米颗粒.结果表明,获得的Gd2O3:Eu纳米颗粒近似为球形,尺寸均匀,平均粒径为100 nm,且每个球形颗粒由平均粒径为20 nm的微晶聚并而成.Gd2O3:Eu荧光粉在波长612 nm的红光发射来自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发光强度随煅烧温度提高而增强,随Eu3+掺杂摩尔分数的提高而增强.Eu3+掺杂摩尔分数超过7%时,发生浓度淬灭,发光强度减弱.
关键词:
氧化钆
,
六次甲基四胺
,
纳米颗粒
,
光致发光
,
荧光粉
覃宗剑
材料保护
为了保证高强度钢与氯化铵镀镉层的结合力,镀前常作活化处理,而活化液以六次甲基四胺作为缓蚀剂,其用量对活化的质量至关重要.为此,以试验为基础,确定了高锰酸钾氧化滴定六次甲基四胺的化学反应条件及其准确的化学计量关系,并编制了采用返滴定法进行测定的具体化验分析工艺;最后以标准试样化验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验证了化验分析工艺的可靠性.生产实践证实,该化验分析方法准确度高,可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关键词:
氧化还原滴定
,
返滴定法
,
六次甲基四胺
,
分析
,
氯化铵镀镉
,
活化槽
王焕英
,
宋秀芹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5.04.011
以ZrOCl2·8H2O和(CH2)6N4为原料,利用均匀沉淀法制得了纳米ZrO2,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原始浓度、反应物配比、不同陈化方式、不同干燥方式、表面活性剂等对粒径大小、粒子形状、均匀度的影响,采用Malvern 粒度分布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得出结论:以六次甲基四胺为沉淀剂制备纳米氧化锆,所得粒子粒度较小、均匀性好,而且操作简便,反应速度快.
关键词:
六次甲基四胺
,
纳米
,
氧化锆
汪永清
,
常启兵
,
周健儿
,
胡学兵
人工晶体学报
以ZrOCl2 · 8H2O和六次甲基四胺(C6H12N4)为原料,三嵌段聚合物Pluronic P123为分散剂,采用可控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ZrO2粉体.采用XRD、TEM和SEM表征所得粉体.结果表明:反应物配比和水浴温度决定了溶胶的凝胶化所需时间,凝胶化时间在5~1290 min内可调;热处理温度越高,纳米ZrO2粉体的粒径越大.热处理温度在450~800 ℃区间内,ZrO2粉体粒径变化范围为10~100 nm;分散剂P123能明显降低粉体的硬团聚程度.当c(ZrOCl2)=0.3 mol/L、n(ZrOCl2): n(C6H12N4)=1: 0.8、n(ZrOCl2): n(P123)=1: 0.714,水浴温度为40 ℃,热处理温度为550 ℃时,制得平均粒径为20 nm的纳米ZrO2粉体.所得纳米粉体具有良好的烧结活性.该方法在调整纳米ZrO2的凝胶化时间和粉体粒径方面具有可控性.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锆
,
溶胶-凝胶法
,
六次甲基四胺
封雪松
,
司玉军
,
熊中平
,
张胜涛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9.03.030
为了表征六次甲基四胺(HMTA)对AZ31镁合金在MgSO4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用线性电位扫描、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合金在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少量HMTA的加入能使AZ31镁合金的开路电位正移,极化电阻增大,从而发挥缓蚀效果.HMTA的添加量在0.1~0.15mmol/L范围时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并使活化电位负移,确保合金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
缓蚀
,
六次甲基四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