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一种喹啉类铝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的研究

陈柳青 , 刘旭光 , 许慧侠 , 王华 , 许并社

中国材料进展

制备了一种高纯度的8-羟基喹啉铝的衍生物--三(5-氯-8-羟基喹啉)铝(AlClq3).用核磁共振谱仪、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确定了AlClq3的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表征了AlClq3的热稳定性以及能带结构.实验结果表明:AlClq3晶型转变温度为187 ℃,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在乙醇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峰的波长为535 nm,为黄绿色荧光,禁带宽度3.16 eV.用真空蒸镀法制备了黄绿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发射峰的波长为540 nm.器件的电学特性由三(5-氯-8-羟基喹啉)铝控制,在低压时由注入电流限制,高压时由陷阱电荷传导机制控制.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铝衍生物 , 光物理性质 , 陷阱电荷限制 , 电致发光

四-(6-氨基己酸磺肽基)铝(Ⅲ)氯酞菁/牛血清白蛋白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张甜甜 , 林萍萍 , 彭亦如 , 陈培丰 , 陈奎治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21.010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比较研究了新型含空间链四-(6-氨基己酸磺肽基)铝氯酞菁(AlPc (SO2 NHC5 H10 COOH)4)及AlPc(SO2 NHC5 H10 COOH)4/牛血清白蛋白(BSA)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与无空间链四羧基铝氯酞菁(AlPc(COOH)4)相比较,AlPc (SO2 NHC5 H10 COOH)4不易聚集,荧光强度增强,荧光寿命增长。当 AlPc(SO2 NHC5 H10 COOH)4和 Al-Pc(COOH)4分别与BSA形成复合物后,与相应的自由酞菁相比,AlPc (COOH )4/BSA 和 AlPc (SO2-NHC5 H10 COOH)4/BSA复合物的紫外光谱红移,荧光光谱猝灭,其荧光猝灭原因为静态猝灭。由于空间链效应,AlPc(SO2 NHC5 H10 COOH)4与 BSA 之间的作用明显强于AlPc(COOH)4与BSA之间的作用。

关键词: 四-(6-氨基己酸磺肽基)铝(Ⅲ)氯酞菁 , 牛血清白蛋白 , 表征 , 光物理性质

1,8-萘啶衍生物的结构、光物理性质及其应用

冯媛 , 傅文甫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3.04.001

1,8-萘啶衍生物的刚性平面氮杂环结构使其具有丰富的光物理性质,因而在金属离子识别、配位化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1,8-萘啶衍生物还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并应用于临床治疗,这为该类化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1,8-萘啶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及近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1,8-萘啶衍生物 , 发光 , 光物理性质 , 荧光探针 , 生理活性

荧光发色团插层镁铝水滑石的制备和光物理性质

李蕾 , 张立 , 陈大舟 , 汤桦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1133

以层状镁铝水滑石[Mg0.66 Al0.34(OH)2](CO3)0.17·0.67H2O为主体,通过离子交换法,分别将乙基橙(EO-)和4-氨基偶氮苯基-4-磺酸阴离子(4A-)插入到层状镁铝水滑石层间和吸附在镁铝水滑石表面.插层产物及表面吸附产物分别采用XRD、IR、TG-DTA等测试技术进行结构表征,采用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其光谱特征.并用GO3w软件包中ab initio分子轨道法(HF/6-31G)计算了客体分子结构和电荷分布,认为客体阴离子以单层形式垂直排布于层板之间.结果表明,客体进入层间后,由于客体与丰体的相互作用,在限域窄间内客体微环境的改变造成荧光发射强度发生改变,与纯客体相比EO插层产物的荧光强度提高,而4A插层产物的荧光发射强度却大大减弱,EO与4A的吸附产物荧光发射强度均降低,说明通过主体与客体或客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町以改变客体的光物理性质.

关键词: 水滑石 , 插层 , 乙基橙 , 4-氨基偶氮苯基-4-磺酸盐 , 光物理性质

基于吡咯并四硫富瓦烯结构的D-π-A型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计算

安彩霞 , 侯瑞斌 , 邱寒 , 赵亮 , 尹炳柱 , 苏忠民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7.011

以吡咯并四硫富瓦烯衍生物(1)为原料,经过Vilsmeier甲酰化、Wittig反应或交叉偶联反应得到D-π-A型化合物(6a,7a),为了比较N-甲基的影响,以N-甲基吡咯并四硫富瓦烯衍生物(2)出发,用同样的方法合成了N-甲基化的D-π-A型化合物(6b,7b). 用循环伏安法(CV)和UV-Vis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电化学和光物理性质,并进行了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计算. 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在325~383 nm之间,具有较长共轭结构的化合物7a和7b显示出较好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它们在λ=1 064 nm基频下的三阶非线性系数γ值达5×10-33 esu.

关键词: 吡咯并四硫富瓦烯 , 电化学 , 光物理性质 , 非线性光学性质 , 理论计算

新型苯并香豆素醛的设计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研究

周炳江 , 代青 , 刘卫敏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5.02.154

设计合成了具有较长发射波长的苯并香豆素醛——8-二乙氨基-2-氧-2H-苯并[h]香豆素醛(BCA),通过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其在不同溶剂中的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BCA具有明显的溶致变色效应和宽的颜色变化范围.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其荧光发射可从蓝绿光变到红光,而荧光量子效率则从0.98减小到0.26.

关键词: 香豆素醛 , 光物理性质 , 溶致变色效应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