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根
,
高静
电镀与涂饰
在汽车上市两年后的质检中发现,其车架焊道发生腐蚀.腐蚀的原因是焊接过程中产生了Fe、Si、Mn等氧化物,而该氧化物不导电,使其电泳时表面无电泳漆.对车架焊道防腐处理工艺的改进方案进行了讨论,确定了将保护气由单一的CO2改为80% Ar+ 20% CO2混合保护气的方案,并对恶劣环境使用的汽车采用底盘装甲的方案.改进后,焊道表面的氧化结晶体大幅度减少,防腐能力增强,产品质量优于同类合资品牌.
关键词:
车架
,
焊道
,
防腐
,
保护气
,
底盘装甲
安同邦
,
田志凌
,
单际国
,
魏金山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294
研究了不同保护气(Ar+5%CO2,Ar+ 10%CO2,Ar+20%CO2和Ar+30%CO2)对1000MPa级高强熔敷金属组织及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2含量为20%时,熔敷金属力学强韧性最佳,屈服强度为980MPa,室温冲击功为72.6 J,-40℃冲击功为52 J.组织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保护气中CO2含量增加,熔敷金属组织中贝氏体板条含量增多,且贝氏体板条分布形态由平行状向交织状转变,交织状贝氏体板条分割细化原奥氏体晶粒,从而细化马氏体板条.贝氏体含量和马氏体/贝氏体板条的分布形态是决定熔敷金属力学性能的根本原因.贝氏体含量并非越多越好,存在最佳含量比例;随着保护气CO2含量的进一步增加,熔敷金属夹杂物数量增加,尺寸增大,且主要成分含量发生变化.当保护气中CO2含量为30%时,出现较大尺寸的夹杂物,导致熔敷金属韧性降低.
关键词:
1000 MPa级熔敷金属
,
保护气
,
强韧性
,
马氏体/贝氏体板条
,
分布形态
,
氧化物夹杂
李长青
,
武万良
,
左洪波
,
张明福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长脉冲激光对蓝宝石晶体在不同的保护气体作用下切割获得的断口进行了研究.Nd: YAG脉冲激光分别在N2、Ar、O2保护气氛下对蓝宝石晶体的(0001)面上以相同的工艺参数进行切割.蓝宝石切割断口的物相和形貌分别采用XRD和SE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保护气体作用下,Ar保护气氛下的切割深度最大,断口平整,有金属光泽,检测断口处以多晶α-Al2O3相为主相,并有少量的Al相;N2保护下断口无金属光泽,有粉化现象,存在多晶α-Al2O3相为主相,并有少量的AlN相;O2保护气下切割深度最浅,而且断口表面粉化严重,检测出以多晶α-Al2O3相为主相,三种切痕条纹均与激光的切削方向相反.
关键词:
蓝宝石
,
激光切割
,
保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