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
,
方芳
,
习天辉
,
陈晓
,
吴开明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05.001
从固溶强化、析出强化和细晶强化三个方面对微合金化 3.5Ni 钢的强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计算了三种强化方式对强度的贡献.结果表明:3.5Ni 钢进行 Nb,Ti微合金化后,通过适当的工艺控制,钢中可以析出较多均匀细小的 Nb(C,N),NbTi(C,N) 球形颗粒和 TiN 方形颗粒.这些细小粒子一方面产生析出强化的效果;另一方面钉扎奥氏体晶界,阻止晶粒长大,从而产生强烈的细晶强化效果.强度的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非常接近,同时,与国家标准 CCS1996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中的要求相比,有超过 20% 的余量.
关键词:
微合金化
,
低温钢
,
3.5Ni钢
,
强化
陈晓
,
卜勇
,
习天辉
中国材料进展
提出了氧氮化物和氧硫化物冶金新思路、新原理,发明了高熔点第二相质点诱导相变技术,突破了钢铁材料不能承受大线能量焊接的难关,从技术背景、冶金原理、技术关键及应用情况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武钢近年来自主研发的大线能量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大线能量焊接高强度钢、大线能量焊接低温钢、大线能量焊接耐火耐候钢、大线能量焊接抗震钢等系列钢种。该系列钢的集成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为我国该系列钢的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撑,有效带动了我国有关钢厂对高性能高技术含量钢材的研发和生产,结束了大线能量焊接钢长期依赖进口并受制于人的历史。
关键词:
大线能量焊接钢
,
低温钢
,
耐候钢
,
抗震钢
,
冶金原理
王璐
,
孙玉福
,
赵靖宇
,
吕烨哲
,
马永华
,
肖志云
钢铁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低温冲击试验和拉伸试验及拉伸断口形貌观察,研究了铌对正火+调质处理低温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下随着试样中铌含量的增加,组织中珠光体片间距逐渐减小,经过930℃正火+900℃淬火+630℃回火热处理后,铌质量分数为0.039%的试样组织及综合性能最佳,组织为回火索氏体,-20、-40℃夏比冲击功分别达到44.4和28.4J,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995和885MPa,断后伸长率达到17.0%。
关键词:
低温钢
,
铌
,
低温韧性
,
强度
战国锋
,
刘继雄
,
肖建中
,
周桂峰
,
刘文斌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实验研究了Cu元素及热处理工艺对9Ni低温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u元素后,材料的低温冲击韧性明显得到提升,而抗拉强度和屈服极限变化不大.调质热处理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及低温冲击性能均明显得到改善.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热轧态的9Ni钢微观组织主要为淬火马氏体,经热处理后则主要为回火马氏体;进一步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可以发现,调质热处理后,材料的基体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在基体上分布着白亮色的粒状和板条状的淬火马氏体和回转奥氏体混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检测发现,添加Cu元素后回转奥氏体的数量增加.Cu对9Ni钢低温韧性的改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钢中Cu、Ni等元素的富集大大提高了回转奥氏体的稳定性并增加了其含量,二是Cu元素的添加使回转奥氏体在晶内、晶界的分布更加均匀、弥散,从而提高了9Ni钢的低温韧性.
关键词:
低温钢
,
9Ni
,
微观组织
,
热处理
吴年春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145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亚临界区淬火温度对一种新型“锰代镍”低温钢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亚临界区淬火温度的升高,室温亚稳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逐渐降低.当亚临界区淬火温度为700和740℃时,亚稳奥氏体主要以片层状在回火马氏体板条间析出,且排列方向与周围的马氏体板条平行,这种片层状亚稳奥氏体分布较为均匀,尺寸较小,厚度约为100 nm,且稳定性较高;当亚临界区淬火温度为780℃时,试验钢中出现尺寸较大的块状奥氏体,在回火马氏体界面的交叉处不均匀析出.分析表明,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基体“有效晶粒”尺寸、所生成的亚稳奥氏体体积分数及其稳定性的不同是导致不同亚临界区淬火温度下试验钢低温韧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亚临界区淬火
,
低温钢
,
组织
,
力学性能
,
低温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