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宇
,
向伟
,
戴晶怡
,
谈效华
,
程亮
,
陈磊
,
徐进章
,
陈熙萌
,
姚泽恩
,
郭志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ZF-300 keV中子发生器,采用伴随粒子法研究D<'+>离子束和自成型钛靶的中子产额随束流轰击时间的变化特性;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别研究束流对靶物相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D<'+>离子束的轰击和注入,中子产额随轰击时间的变化逐渐变大,中子产额达到最大值后又随轰击时间的变化逐渐变小;束流轰击前后靶表面无熔坑出现,随D<'+>离子束流的增大,靶表面的条纹状痕迹逐渐消失;D<'+>离子束的轰击未改变自成型钛靶的物相结构.基于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D<'+>离子束和自成型钛靶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中子发生器
,
自成型钛靶
,
中子产额
,
伴随粒子法
王黎明
,
蒋婧
,
鲍杰
,
聂阳波
,
黄翰雄
,
李霞
,
陈红涛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3.01.067
靶单元组件对中子有散射和吸收作用,与入射粒子也会发生反应,因此高压倍加器中子场在空间的分布除了由反应本身的角分布决定外,还受到靶单元组件的影响。实验利用飞行时间法测量了高压倍加器T(d, n)4 He中子源产生的实际中子场,测量角度为0°~95°,共8个角度,采用伴随α粒子法对入射束流进行归一。借助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实验过程和靶单元组件等对中子场分布的影响,将实验结果同模拟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为高压倍加器相关实验布局的合理布置和靶单元组件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实际中子场
,
飞行时间法
,
伴随粒子法
,
蒙特卡罗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