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娅
,
甘国友
,
严继康
,
杜景红
,
易健宏
,
陈忠文
,
张磊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微米银粉且用正交试验对工艺进行了优化.以聚乙二醇(PEG- 10000)为分散剂和乙醇为消泡剂,以抗坏血酸在超声波下和碱性环境下直接还原硝酸银得到银溶胶,经过滤、洗涤、恒温干燥处理得到银粉.研究滴加顺序、消泡剂用量、pH值对银粉粒径的影响,利用SEM、XRD对银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3 mol/L硝酸银溶液和25 mL消泡剂乙醇、T=40℃和pH=7条件下,超声波振荡时间10 min,可制备粒径1.13 μm左右,粒径分布窄的球形银粉.
关键词:
化学还原法
,
分散剂
,
优化分析
,
球形银粉
朱兆军
,
王宏伟
,
曾松岩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3.02.014
为提高Al-Mg-Zn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正交回归设计方法对Al-Mg-Zn合金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分析,研究了Al-Mg-Zn合金中Mg、Zn等元素含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合金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经实验验证确定了最佳合金成分比:在铸造状态下,当Mg含量(质量分数)为3.5%~4.5%,Zn含量(质量分数)为3.0%~4.5%时,合金综合力学性能最好;而在热处理(T4)状态下,当Mg含量为5.0%~6.0%,Zn含量为3.5%~4.5%时,合金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关键词:
Al-Mg-Zn合金
,
合金成分
,
正交回归
,
优化分析
,
力学性能
秦晓勇
,
陈林根
,
孙丰瑞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恒温内可逆四热源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线性(牛顿)传热定律下考虑泵热空间向环境的热漏、工质的内部耗散以及工质与外部热源间的热阻损失的不可逆四热源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模型.导出了在总换热面积一定的条件下,循环泵热率和泵热系数的基本优化关系、最大泵热率和相应的泵热系数,最大泵热系数和相应的泵热率以及最佳工质工作温度和最佳换热面积分配关系.
关键词:
有限时间热力学
,
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
,
不可逆
,
优化分析
郭孝峰
,
夏再忠
,
吴静怡
,
王如竹
,
孟毓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经相似性实验验证的数值计算程序预测了埋地电力隧道温度随年代的变化规律.根据计算结果分析隧道深度、直径和发热量对隧道终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发热量是影响隧道最终温度的主要因素.较小发热量的隧道可以直接利用地表散热;发热量大的隧道,须采用大直径和小深度的隧道布置.最后给出了电力隧道的优化设计分析.
关键词:
埋地电力隧道
,
隧道温度
,
数值计算
,
土壤温度场
,
优化分析
钱晓栋
,
李震
,
李志信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换热网络大多属于多股流换热,为了将(火积)分析拓展到该类型换热过程的优化分析中,本文提出了基于虚拟分配和混合的(火积)耗散热阻定义与方法,将多股流换热网络等效为两股流换热网络.对两类典型的三股流换热网络进行分析表明,利用虚拟分配混合计算得到的(火积)耗散热阻与换热量一一对应,最小热阻原理成立.
关键词:
(火积)耗散热阻
,
虚拟分配混合
,
多股流换热
,
优化分析
林比宏
,
陈金灿
工程热物理学报
基于一类不可逆热机的一般循环模型,以每单位成本的功率输出作为热经济学目标函数,研究投资成本、燃料成本、其它费用成本和几种主要不可逆性对热机性能的影响.导出热机效率和热经济学目标函数间的基本优化关系.由此计算了最大热经济学目标函数及其对应的热机性能参数,给出了在不同传热规律下热机的基本优化关系.确定了热机的最佳工作区域和重要性能参数的界限.
关键词:
不可逆热机
,
热经济学
,
传热规律
,
优化分析
,
性能界限
徐利华
,
黄勇
,
李建保
,
丁子上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1998.02.009
研究了不同层次微观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随纳米和微米颗粒含量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材料强度与韧性的改善与两种弥散相含量及其相对比例有关.优化分析可表征临界裂纹长度的变化规律,当纳米SiCn含量为3~12vol%,材料内部的裂纹长度较小且随微米SiCP含量增加而略有增大.达到最大韧性时弥散相的优化体积分数(9.7vol%,9.7vol%)要高于达到最大强度时的弥散相含量(7.9vol%,7.9vol%),表明韧性与强度最大值的组成点不一致,其原因在于瓷体内部缺陷对其敏感程度不同.
关键词:
多层次微观复合
,
临界裂纹长度
,
优化分析
,
颗粒增强纳米复合材料
高亮
,
孙雨果
,
丛立新
复合材料学报
对具有内热源的复合材料点阵夹芯结构的流体流动和热传输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采用等效热网络法和以结构槽道高度为度量的无量纲参数分别对结构的热源热场和主动换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揭示了流体流动及热源温度对芯体杆件倾角变化的响应,给出了一定热流密度下倾角与热源最高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对基于倾角的结构热/力性能进行了初步的优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点阵夹芯结构具有优异的主动换热特性,且随着杆件倾角的增大,结构的换热效率提高,结构最高温度降低.
关键词:
夹芯结构
,
主动换热
,
热网络法
,
最高温度
,
优化分析
石玉美
,
顾安忠
,
汪荣顺
,
鲁雪生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液化天然气流程中,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流程由于其机组设备少、流程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而备受国内外关注。本文对两种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流程分别以流程中压缩机耗功最小、压缩机耗功与丙烷预冷量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优流程参数及相应的流程性能参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
混合制冷剂
,
天然气液化流程
,
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