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荣
,
庄新姝
,
骆仲泱
,
岑可法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自行设计的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超低酸水解装置上,结合以木聚糖和定量滤纸为模化物得到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水解的最佳工况,对白松、速生杨和玉米秸秆这三种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的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进行了高压液态水和超低酸水解相结合的两步水解研究,分别得到41.78%、57.84%和53.44%的原料转化率和39.28%、42.83%和23.82%的总还原糖转化率,并以HPLC定性了糖类产物,对产物中的低聚糖和单糖含量做了对比,最后对速生杨水解残渣做了分析.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
,
超低酸二步水解
,
还原糖
,
产物分析
何建新
,
秦晓洲
,
易平
,
杨德模
,
李泽华
,
赖丽勤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6.04.007
采用Q235钢在海南万宁距海岸95m、25m和海洋平台3个暴露点进行了半年大气腐蚀暴露试验,同时持续监测各暴露点空气中的氯离子含量.利用视频显微镜观测样品锈层的腐蚀形貌,采用比浊法测定腐蚀产物中氯离子含量,使用FTIR光谱仪分析锈层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样品的朝阳面和背阳面腐蚀形貌存在较大差异,各暴露点样品腐蚀深度与各点空气中及锈层中的氯离子含量密切相关,腐蚀产物的主相为γ-FeOOH和Fe3O4,次相为α-FeOOH和δ-FeOOH.
关键词:
Q235钢
,
海洋大气
,
腐蚀
,
产物分析
左新章
,
张立同
,
刘永胜
,
成来飞
,
曾庆丰
复合材料学报
利用FactSage software软件进行热力学计算,获得了CH3SiCl3(MTS)-BCl3-H2体系在化学气相沉积环境中Si-B-C陶瓷的热力学产物图和相图.讨论了在高温(900~1100℃)、低压(2 kPa、5 kPa和12 kPa)条件下系统总压、温度和反应气体比例等参数对主要产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参数范围内,系统总压、温度和气体比例对B4C相的产率影响比较明显,而对SiC相的产率影响不明显.气体比例对C相的产率影响比较明显,温度和系统总压对C相的产率影响不明显.各参数的变化对主要气态产物(BHx、CxHy、SiClx等)的产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稀释气体分压的增加有利于富B相的生成,MTS分压的增加有利于SiC的生成.
关键词:
热力学计算
,
Si-B-C陶瓷
,
产物分析
,
化学气相沉积(CVD)
江莉
,
毛旭辉
,
郝龙
,
曹刚
,
林安
,
甘复兴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8.04.002
以A3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失重实验和电化学技术研究了A3钢在富营养化东湖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A3钢在实验过程中腐蚀电流随时间增长逐渐减小;自腐蚀电位先降后升,而极化电阻逐渐增大,说明电极表面刚开始处于活化状态,然后电极表面"保护膜"不断生长,将电极表面覆盖,减缓了基体的腐蚀;电化学方法计算出富营养化水中A3钢的腐蚀电流与线性极化电阻的比例常数B值为23.6242;通过XPS分析得出A3钢腐蚀产物的成分为FeOOH,Fe3+与C、N、S结合的有机产物和FeSO4,其中Fe2+/Fe3+=0.24.
关键词:
富营养化
,
弱极化技术
,
B值
,
产物分析
吴倩倩
,
常璇
,
马玉龙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07.140414
以麦秸为研究对象,解聚剂为HCl、HNO3和H3PO4,对解聚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利用动力学模型描述木糖及糠醛的产生过程.结果表明,解聚液中的产物有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纤维二糖、乙酸、糠醛、5-羟甲基糠醛.通过引入变量(α,木糖/木聚糖的比值)利用Saeman动力学模型获得了不同温度下,木聚糖的水解速率常数、木糖的转化速率常数以及糠醛的生成速率常数.HCl、HNO3和H3PO4解聚麦秸,木糖的生成活化能分别为55.5、46.3和59.8 kJ/mol.结合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速率以及木糖和糠醛的浓度,确定最佳解聚条件为:硝酸作解聚剂,在130℃下水解95 min.
关键词:
麦秸
,
产物分析
,
解聚
,
酸
,
动力学
王振尧
,
王彬彬
,
曹公望
,
柯伟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4.014
目的 研究在有/无CO2存在的恒温恒湿条件下,表面有沉积盐的LY12铝合金的大气腐蚀行为与腐蚀机理,搞清CO2对其大气腐蚀的影响.方法 将LY12铝合金表面分别沉积不同浓度的NaCl和MgCl2,分别进行通/不通CO2的恒温恒湿实验,借助扫描电镜(SEM/EDS)、X射线衍射(XRD)和X光电子能谱(XPS)等表面技术以及腐蚀失重分析方法,研究盐沉积条件下CO2对LY12铝合金大气腐蚀的影响.结果 在试验条件下,MgCl2造成的LY12铝合金腐蚀都以点蚀为主,失重高于NaCl造成的.以MgCl2为介质时,主要腐蚀产物都为(Mg1–xAlx(OH)2)x+(Cl–,CO2–)x?mH2O(简写为LDH);以NaCl为介质时,主要腐蚀产物都为Al2O3或Al(OH)3.两种介质的腐蚀产物都出现了Cu元素的富集.结论 无论是否存在CO2,Mg元素都参与了腐蚀产物的形成.合金元素Cu的存在及其富集,是造成CO2对纯铝和LY12铝合金腐蚀行为不同影响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LY12铝合金
,
大气腐蚀
,
沉积盐
,
CO2
,
产物分析
,
模拟腐蚀试验
王振尧
,
陈鸿川
,
于国才
,
刘寿荣
腐蚀学报(英文)
在海南省二十个试验站对钢管土壤腐蚀结果表明:在各类土壤中钢管的腐蚀性能相差很大。砖红壤为4级和5级腐蚀,以局部腐蚀为主要特征,滨海盐土为4级腐蚀,其它类土壤为2级和3级腐蚀。二年的平均腐蚀率和最大点蚀速率均比第一年有所降低。腐蚀产物主要为α-FeOOH。
关键词:
碳钢
,
null
,
null
,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