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VAc-BA乳液共聚实验及Monte Carlo模拟

孙培勤 , 赵科 , 刘大壮 , 陈甘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改变加料速率作了4组VAc-BA半连续乳液共聚的实验,测定了动力学并建立了简化的动力学模型,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反应过程中共聚物链段组成的分布,模拟了同种单体的最长链段长度,它可以作为微观相分离程度、微区尺寸大小的判据,模拟结果和文献报道进行了对照.对玻璃化温度这一聚合物溶混性的判断标准进行了补充和说明.

关键词: 醋酸乙烯 , 丙烯酸丁酯 , 乳液共聚 , Monte Carlo模拟

N-苯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乳液共聚物与PVC共混的研究

杨丽庭 , 张留成 , 刘国栋 , 高俊刚 , 刘海峰 , 金日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乳液共聚合的方法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将其与PVC共混得到耐热PVC共混物,研究了共聚物组分含量对PV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流变性的影响,用TBA、TGA对共混物的耐热性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共混物的微观结构与形态。

关键词: N-苯基马来酰亚胺 , 乳液共聚 , 聚氯乙烯 , 力学性能 , 流变性

通过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水性含氟乳液

王国建 , 倪永 , 刘琳 , 薛建伟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5.10.001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全氟辛酸铵为复合乳化体系,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在室温下制备水性含氟乳液.系统地研究了单体配比和合成工艺如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单体总转化率、含氟量、乳液性状、黏度、粒径及稳定性等主要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GPC等手段对水性含氟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含氟聚合物 , 乳液共聚 , 氧化还原引发剂 , 水性含氟乳液

高固含量MMA和BA共聚微乳液的研究

张心亚 , 黄洪 , 黎永津 , 蓝仁华 , 陈焕钦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6.01.008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高固含量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MMA/BA)微乳液,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用量在高固含量MMA和BA微乳液聚合过程中的特性及其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了微乳液的化学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实验得到了固含量达50%,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6,粒径为30~50 nm的微乳液.通过特定的实验,观察到相对分子质量的双峰分布和乳液粒径的多分散性,表明微乳液成核的途径包括胶束成核、单体液滴成核和均相成核之一种或三种;并且制备的微乳液均表现出良好的机械、化学和冻融稳定性.

关键词: 高固含量 , 微乳液 , 乳液共聚 , 半连续乳液聚合法

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乳液共聚动力学

赵兴顺 , 丁小斌 , 张军华 , 郑朝晖 , 潘毅 , 朱珠 , 彭宇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和OP-10混合乳化剂,将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进行乳液共聚,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全氟单体浓度等因素对聚合速率(Rp)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速率随着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全氟单体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该体系的表观活化自由能为106.27 kJ/mol,Rp∝[I]1.68,Rp∝[S]0.88,Rp∝[FMA8]-0.33.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 , 动力学 , 乳液共聚 , , 丙烯酸酯

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

陈梁 , 吕满庚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5.03.012

综述了近年来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研究的进展,介绍了各类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特点.

关键词: 聚氨酯 , 聚丙烯酸酯 , 乳液共聚 , 互穿网络 , 核-壳乳液 , PUA

N-PMI/MMA/AN乳液共聚物的合成及热分析研究

杨丽庭 , 张留成 , 刘国栋 , 高俊刚 , 刘海峰 , 金日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乳液共聚合的方法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三元共聚物,用DSC、TBA及TGA热分析方法对共聚物的热性能进行了对比表征,实验结果表明,TBA能更好地表征N-PMI对共聚物耐热性能的影响,从TGA结果看,加入N-PMI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同时用GPC对共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N-苯基马来酰亚胺 , 甲基丙烯酸甲酯 , 丙烯腈 , 乳液共聚 , 热分析

含氟丙烯酸酯三元共聚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林义 , 余自力 , 徐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乳化剂)组成的复合乳化剂,制备了甲基丙烯酸1,1,5-三氢全氟戊酯(OFP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三元共聚乳液.通过FT-IR、1H-NMR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对乳液的稳定性、乳胶膜的耐溶剂性进行了研究,用接触角法研究了共聚物膜表面的性质.结果表明,加入含氟丙烯酸酯单体进行共聚合反应时,所得共聚物膜的表面自由能与无氟共聚物膜比较有显著的降低,当含氟单体的加入量达到质量分数为20%时,所得膜的表面自由能降低到25.12mJ/m2.对该含氟膜进行退火处理后,其表面自由能进一步降低到23.52mJ/m2.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1,1,5-三氢全氟戊酯 , 含氟丙烯酸酯 , 乳液共聚 , 甲基丙烯酸酯 , 表面自由能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研究

赵秀丽 , 陈向荣 , 丁小斌 , 郑朝辉 , 彭宇行 , 龙新平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7.12.003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OP-10为乳化剂,采用预乳化的方法,将甲基丙烯酸丙酯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丙烯酸酯-聚氨酯进行乳液共聚,制得了稳定的聚合物乳液.采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对共聚物结构及其乳胶粒子形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KH-570的用量,反应温度、pH值对共聚反应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乳液共聚法合成的聚合物分子链上带有硅氧烷基团;乳胶粒子为粒径在50~100 nm之间的球形粒子;体系聚合速率随KH-570用量的增加而降低;随体系温度的升高而增加;KH-570的引入明显提高了涂层的耐水性.

关键词: 预乳化 , 乳液共聚 , 聚合速率 , 硅氧烷基团

涂料用含氟乳液的合成

陈兰萍

材料保护

通过聚合物分子设计,采用普通乳液共聚和种子乳液共聚两种技术路线,合成了分子结构符合理论设计要求、稳定性良好的水性含氟聚合物.探索了含氟聚合物乳液的合成技术,包括单体和乳化剂的选择及配比,聚合过程中各工艺条件的选择和控制等;系统地研究了单体配比和合成工艺对其外观、含氟量、固含量、黏度、粒径、稳定性等主要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产生影响的原因,并对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合成的含氟乳液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红外光谱、GPC及透射电镜等手段对水性含氟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此为基料制备了水性含氟涂料,并考察了其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其力学性能达到:附着力1级,铅笔硬度4 H,在5%HCl溶液中耐酸性达672 h,在5%NaOH溶液中耐碱性达336 h,性能有所提高.

关键词: 含氟聚合物 , 乳液共聚 , 水性含氟涂料 , 种子乳液聚合 , 性能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