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种提高接枝变性淀粉浆料接枝效率的淀粉预处理方法,属于纺织经纱上浆使用的变性淀粉浆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淀粉烯丙基醚化预处理和自由基接枝共聚合两步。通过对淀粉原料进行醚化预处理,在淀粉大分子上引入含有碳一碳双键的烯丙基原子团,然后将醚化淀粉与乙烯基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接枝共聚合反应,引入接枝支链,制得高接枝效率的接枝淀粉浆料。本发明借助于在淀粉大分子上引入含有碳一碳双键的烯丙基侧基;以便在随后进行的淀粉接枝共聚反应过程中部分地将均聚反应转化成接枝共聚合反应,减少均聚物的生成量,从而显著增加接枝淀粉浆料中接枝共聚物的含量,有效提高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接枝效率,降低单体消耗量和生产成本。
关键词:
接枝淀粉浆料
,
预处理方法
,
接枝效率
,
接枝共聚合反应
,
变性淀粉浆料
,
乙烯基单体
,
醚化淀粉
,
接枝共聚物
王海花
,
刘云
,
柳宜强
,
费贵强
,
李晴龙
,
王永超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8.013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内酯二元醇(PCL1000)、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二羟甲基丁酸(DMB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 EMA)等为主要原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烯基单体不同时机不同添加量对预聚体的流变行为、共聚物性能以及分散液光散射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核磁共振仪(NMR)测定胶膜的结构.TEM及粒径分析表明,复合乳液微粒呈球形,核壳结构,随着前期加入乙烯基单体量增多,呈非牛顿性流体行为乳液黏度逐渐降低,微粒粒径从62.96 nm 增至78.86 nm,凝胶率则从4.21%降至0.11%,胶膜吸水率从12.19%降至8.22%,并通过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乙烯基单体前后不同加入比例情况下的聚合历程.
关键词:
原位聚合
,
预聚体
,
聚氨酯丙烯酸复合乳液
,
乙烯基单体
,
光散射强度
鲍利红
,
兰云军
,
张淑芬
涂料工业
采用改性蓖麻油合成了软段中含不饱和双键的阴离子聚氨酯水分散液(MCPU),将其作为可聚合乳化剂和种子成分,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单体进行共聚,制得了PUA复合乳液MCPUA MMA、MCPUA BA和MCPUA St.利用TEM、FT IR、TG、DSC、XRD等手段考察了乳液及成膜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MCPUA MMA粒子形态不规整,MCPUABA和MCPUA St粒子具有较清晰的核壳结构;红外谱图中3300~3350cm-1处氢键化—NH吸收峰位置显示由MCPU到MCPUA St、MCPUA BA、MCPUA MMA依次向低波移动;DSC研究表明PUA的Tg1相对于MCPU升高,MCPUA BA和MCPUA St的Tg2对应于MCPU下降,而MCPUA MMA的Tg2相对MCPU升高;PUA胶膜的Tmax2相对MCPU均明显移向高温,膜的热稳定性提高;XRD表明合成的复合乳液膜均呈现出无定形形态.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
乙烯基单体
,
复合乳液
,
性能
覃忠琼
,
周猛
,
俞强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7.016
对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交联体系分别采用烷基卤化物引发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和过氧化物引发的传统自由基聚合的方法.通过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技术比较2种交联聚合体系的反应动力学;由萃取和平衡溶胀实验观察交联体系中网络的形成和发展;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和乌氏粘度计测定交联体系中初级链分子量随转化率的变化.实验发现,原子转移自由基交联聚合体系的反应速率远低于过氧化物引发体系;体系中的凝胶点前后初级链分子量随聚合转化率呈增长趋势,达一定转化率后增长变缓,对于交联单体摩尔分数分别为2.5%、5%、7.5%的3个ATRP交联体系,初级链分子量增长变缓所对应的双键转化率依次为70%、60%、45%左右.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交联聚合在一定交联程度范围内具有"活性"聚合特征.
关键词:
乙烯基单体
,
原子转移自由基交联聚合
,
聚合机理
,
交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