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氯化锌催化活化制备中孔活性炭及其对Cr6+的吸附性能

蔡晓旭 , 金小娟

材料保护

为进一步提高活性炭对废水中Cr6+的吸附能力,采用氯化锌对市售微孔活性炭粉进行催化活化,制成了中孔活性炭,并研究了中孔活性炭对Cr6+的吸附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了中孔活性炭吸附Cr6+的工艺参数;研究了中孔活性炭吸附Cr6+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并进行了再生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向100 mL Cr6+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重铬酸钾溶液中投加0.1g中孔活性炭,控制温度为35℃,pH--2,3h即可达吸附平衡,此时吸附效果最佳,最大吸附量达93.7 mg/g;中孔活性炭对Cr6+的吸附遵循二级动力学规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再生循环2次后,中孔活性炭吸附能力保持不变,循环5次后,活性炭对Cr6+的吸附量为初始吸附量的75%,碳损失率为6.5%.

关键词: 废水处理 , 中孔活性炭 , Cr6+ , 吸附能力 , 氯化锌 , 催化活化 , 再生

以MgO为模板剂制备纳米中孔炭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余谟鑫 , 范梁威 , 张晨 , 何孝军 , 郑明东 , 李忠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3.008

无需任何稳定和活化过程,采用MgO为模板剂,选择不同的碳前驱体可制备高比表面积且含有大量中孔的活性炭.综述了具体制备方法、制备条件对孔结构的影响、纳米孔结构形成机理、该方法的优点以及该法所得纳米中孔活性炭的应用前景.通过选择不同的MgO前驱体可调节活性炭中孔大小;而中孔和微孔的相对体积则由碳前驱体控制.采用该法制备的中孔炭作为电容器、吸附材料等在能源、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应用前景相当广阔.

关键词: 中孔活性炭 , MgO模板剂 , 电容器 , 吸附剂

兰炭基中孔活性炭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刘皓 , 邓保炜 , 陈娟 , 白晓惠 , 张楠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10.020

以兰炭粉为原料,水蒸汽为活化剂,采用物理活化法制备中孔活性炭.分别讨论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水蒸汽质量流量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全自动物理吸附仪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活化时间的延长和水蒸汽流量的增大,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水蒸汽活化兰炭粉的适宜条件为:活化温度900℃,活化时间60 min,水蒸汽流量1.25 g/min.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具有多级孔的特征,而且以中孔为主,其碘吸附值为924.45 mg/g,比表面积为818.52 m2/g.

关键词: 中孔活性炭 , 兰炭粉 , 水蒸汽活化法 , 比表面积

双电层电容器用中孔活性炭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孟庆函 , 张睿 , 李开喜 , 吕春祥 , 凌立成

功能材料

选用中孔活性发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实验发现,中孔活性炭电化学性能优异,比表面积利用率高达93.5%;用水蒸气活化可以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随着活化时间滗的延长,活性炭收率降低,活化2h收率仅为26.5%,同时比表面积从原来的760m2/g增加到1480m2/g,且主要在2nm附近孔结构分布强度增强.比电容随活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增速低于比表面积的增加幅度.

关键词: 中孔活性炭 , 双电层电容器 , 比电容

煤沥青基中孔活性炭的硝酸表面氧化改性研究

邱江华 , 王光辉 , 曾丹林 , 包云成 , 张玉琴

材料导报

采用印刻法制得煤沥青基中孔活性炭,并以硝酸为氧化剂对其进行了表面氧化改性.考察了硝酸浓度、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活性炭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含氧基团的浓度随氧化改性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在硝酸浓度65%、氧化温度60℃、反应时间3h的最佳条件下,活性炭的平均孔径基本上没有变化,比表面积和表面含氧基团的浓度大幅提高.而且,活性炭的中孔率和收率也达到最大值.然而,过度的氧化改性导致了活性炭孔壁的严重坍塌,使其比表面积和表面含氧基团的浓度明显下降.

关键词: 中孔活性炭 , 氧化改性 , 表面含氧基团

煤沥青基中孔活性炭的硝酸表面氧化改性研究

邱江华 , 王光辉 , 曾丹林 , 包云成 , 张玉琴

材料导报

采用印刻法制得煤沥青基中孔活性炭,并以硝酸为氧化剂对其进行了表面氧化改性,考察了硝酸浓度、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活性炭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含氧基团的浓度随氧化改性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在硝酸体积分数65%、氧化温度60℃、反应时间3h的最佳条件下,活性炭的平均孔径基本没有变化,比表面积和表面含氧基团的浓度大幅提高,活性炭的中孔率和收率也达到最大值.然而,过度的氧化改性导致了活性炭孔壁的严重坍塌,比表面积和表面含氧基团的浓度明显下降.

关键词: 中孔活性炭 , 氧化改性 , 表面含氧基团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