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Fe-C-Mn-Al系TRIP钢两相区奥氏体转变模拟

钱海帆 , 张宇光 , 王炜 , 张建平

钢铁

为了研究Fe-C-Mn-A1系TRIP钢两相区奥氏体化过程中合金元素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中的分布,利用热膨胀仪、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等仪器,在对TRIP钢两相区奥氏体化过程进行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两相区奥氏体化过程的扩散模型,采用显式有限体积法对800℃与840℃的奥氏体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求解.模拟结果表明:奥氏体转变初期受C元素在奥氏体中的扩散控制达到亚平衡,奥氏体转变速率较快;此时A1元素在奥氏体与铁素体界面处的浓度差较显著,Mn元素在奥氏体与铁素体界面处的浓度差不显著.奥氏体转变后期受Mn元素在铁素体内的扩散控制,转变速率较慢;此时A1元素在铁素体内已大量富集,Mn元素在奥氏体与铁索体界面处有较显著的浓度差.

关键词: 相变诱导塑性 , 两相区退火 , 奥氏体化 , 动力学 , 扩散 , , , 有限元法

热处理工艺对高锰含铝TRIP钢残留奥氏体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赵金龙 , 龚敏 , 史文 , 李麟 , 何忠平 , 沈玉洁

材料热处理学报

设计了新型低碳、5%锰、含铝TRIP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试验钢残留奥氏体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借助Therma-Calc热力学软件对试验钢进行了平衡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1%Al元素的添加,使得试验钢平衡相图中的两相区温度范围扩大并向高温区移动.试验钢在660℃等温5 min后,可以获得15.1%的残留奥氏体,对应的抗拉强度803 MPa,伸长率可以达到24%,即试验钢经过一步简单的短时间两相区退火处理后可以获得数量较多的残留奥氏体和比较理想的力学性能.另外通过在640℃、660℃两个温度进行不同时间的等温退火处理发现,随着两相区等温时间的延长,残留奥氏体的量逐渐增多,最高可以达到20.5%;等温时间越长屈服强度越低,试验钢的加工硬化性能越好.最高强度-塑性匹配出现在640℃等温1h后,抗拉强度720 MPa,伸长率可以达到30%.

关键词: 高锰TRIP钢 , 铝元素 , 两相区退火 , 残留奥氏体 , 力学性能

钒微合金化对TRI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赵征志 , 尹鸿祥 , 赵爱民 , 左茂方 , 曾尚武 , 党宁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CCT-AY-Ⅱ型钢板连续退火机模拟分析了V元素添加对TRIP800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SEM和TEM等微观分析方法观察含钒与不含钒TRIP的微观组织,利用XRD法测量了残留奥氏体量,实验室测量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铁素体相比例降低,贝氏体相比例升高,且含钒TRIP钢中有V(C,N)析出.820℃保温时,试验钢均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V元素的添加增加了试验TRIP钢的抗拉强度,而降低了屈服强度,有效降低了TRIP钢屈强比.且含V TRIP钢瞬时加工硬化指数前期大于无V TRIP钢,后期则小于无V TRIP钢.

关键词: TRIP钢 , 亚稳奥氏体 , 两相区退火 , 加工硬化 , 钒微合金化

基于马氏体温变形的高锰TRIP钢组织演变

郭志凯 , 李龙飞 , 杨王玥 , 孙祖庆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热模拟压缩和两相区退火实验,结合SEM、XRD方法,研究基于马氏体温变形的高锰TRIP钢制备过程的组织演变,并分析了变形工艺和退火工艺对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TRIP钢温变形促进马氏体分解及铁素体动态再结晶的发生,两相区变形过程中可以形成奥氏体,同时渗碳体粒子溶解.随后两相区退火时,铁素体通过再结晶完成等轴化,奥氏体持续形成的同时渗碳体粒子逐渐溶解.通过高锰TRIP钢马氏体温变形加两相区退火工艺,可以在较小应变量和较短退火时间条件下获得由亚微米尺度的铁素体基体、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组成的复相组织.

关键词: 高锰TRIP钢 , 马氏体 , 温变形 , 两相区退火 , 残留奥氏体

退火时间对超细晶中锰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尹鸿祥 , 赵爱民 , 赵征志 , 李振 , 黄耀 , 代乐乐 , 曹佳丽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CCT-AY-Ⅱ型钢板连续退火机模拟分析了退火时间对中锰TRIP钢0.1C-6Mn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SEM、EBSD等微观方法观察不同工艺下制备的中锰TRIP的微观组织,利用XRD法测量了残留奥氏体量,实验测量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650℃退火1 min时伸长率就达到了18%,抗拉强度1260 MPa,强塑积23 GPa%.通过EBSD证明试验钢退火马氏体只发生了回复,没有发生再结晶,且获得了超细晶组织.通过对保温3 min试验钢残留奥氏体研究,试验钢高的伸长率是由TRIP效应和组织的超细晶共同提供的.

关键词: 中锰钢 , 亚稳奥氏体 , 超细晶 , 两相区退火

Mn含量对低碳中锰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尹鸿祥 , 赵爱民 , 赵征志 , 宇文龙 , 李振 , 曹佳丽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研究连续退火工艺生产中锰TRIP钢汽车板的可行性,采用CCT-AY-Ⅱ型钢板连续退火机模拟分析了不同锰含量对中锰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SEM、TEM和EBSD等微观分析方法观察不同锰含量中锰TRIP的微观组织,利用XRD法测量了残留奥氏体量,实验测量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验钢在650℃保温3 min时,随着锰质量分数(4.8%≤w(Mn)≤8%)的增加,屈服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抗拉强度持续升高,断后延伸率则基本不变,维持在20%左右,残余奥氏体含量也随着锰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锰质量分数超过6%(含6%)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由于动态应变时效而呈锯齿状,且加工硬化指数远大于5Mn钢.试验钢的高塑性由亚稳奥氏体的TRIP效应和超细晶铁素体或马氏体共同提供.

关键词: 中锰钢 , 亚稳奥氏体 , 超细晶 , 两相区退火 , 加工硬化 , 动态应变时效

退火及配分温度对Si-Mn系Q&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陈银莉 , 蒯振 , 赵爱民 , 庄宝潼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两相区不同退火温度及不同配分温度的淬火和碳再分配热处理工艺对低碳硅-锰系Q&P钢的显微组织、精细结构、力学性能及残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相区退火的Q&P工艺室温组织为板条马氏体、铁素体、薄膜状和块状残留奥氏体;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呈上升趋势,伸长率呈下降趋势,残留奥氏体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随配分温度的升高,实验钢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屈服强度、伸长率和残留奥氏体含量呈上升趋势;经Q&P工艺处理后的实验钢强塑积可达28215 MPa·%.

关键词: Q&P , 板条马氏体 , 残留奥氏体 , 两相区退火 , 配分温度

两相区退火对相变诱发塑性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齐艳萍 , 李维娟

机械工程材料

对低碳硅锰钢进行了水淬和随后的两相区退火与贝氏体区等温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热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通过拉伸试验测试了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相区退火冷却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与马氏体,随着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铁素体含量减少,马氏体含量增多,其中铁素体大部分为长条状;经贝氏体区等温处理后,显微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大部分以板条状存在于贝氏体板条界,极少量以块状存在于先共析铁素体内,其含量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在780℃保温5 min时达到最大值;试验钢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单调上升,伸长率在780℃等温5 min时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 两相区退火 , 相变诱发塑性钢 , 铁素体 , 残余奥氏体 , 贝氏体

连续退火对5%Mn超细晶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赵征志 , 尹鸿祥 , 赵爱民 , 何建国 , 丁然 , 郑红红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开发强度和塑性良好配合的第三代汽车钢,采用CCT-AY-Ⅱ型钢板连续退火机模拟分析了不同退火温度和时间对0.1C-5Mn中锰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SEM和EBSD等微观分析方法观察不同工艺下制备的中锰TRIP的微观组织,利用XRD方法测量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通过实验测量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实验的中锰TRIP钢在650℃保温3 min退火后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为1022 MPa,总延伸率为19.3%,强塑积为20 GPa·%;应变前期试验钢中大量残余奥氏体发生转变,超细晶间的协调机制对试验钢的塑性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 中锰钢 , 亚稳奥氏体 , 超细晶 , 两相区退火 , 孪晶 , 连续退火

再结晶和相变的交互作用对双相钢组织特征的影响

张学辉 , 朱国辉 , 毛卫民

钢铁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双相钢组织特征的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存在一个临界两相区退火温度.当退火温度高于此临界退火温度,双相钢组织表现出带状铁素体的特征;而低于临界温度的退火可以得到典型的马氏体和铁素体等轴状组织的特征,这是由于冷轧钢板在两相区退火过程中的相变和再结晶过程交互作用的结果.当相变先于再结品发生时会形成带状铁素体.预先的低温再结晶处理可以消除铁素体带状组织.

关键词: 双相钢 , 两相区退火 , 临界温度 , 相变 , 再结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