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曼
,
邵光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透射电镜及三维原子探针研究元素Cu对6082Al-Mg-Si合金170 ℃时效初期GP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元素Cu的Al-Mg-Si合金经170 ℃时效30 min后在合金中形成了大量由Mg、Si和Cu 3种元素组成的GP区,元素Cu的存在促进了合金时效初期GP区的形成,但并没有改变GP区中Mg和Si的摩尔比,Cu原子存在的GP区中Mg和Si的摩尔比仍然接近1.添加元素Cu的合金经170 ℃时效30 min后,合金中还出现短针状的预β″相.
关键词:
Cu
,
Al-Mg-Si合金
,
GP区
,
三维原子探针
,
析出相
隋延力
,
王占勇
,
包小倩
,
张茂才
,
周寿增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三维原子探针(three-dimensional atom probe,简称3DAP)等研究Nb在单相Nd2Fe14B纳米晶永磁合金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b的添加提高了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非晶的热稳定性,使得合金最佳晶化温度升高.三维原子探针分析表明,Nb一方面分布在非晶基体中,另一方面在淬态薄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聚,这些Nb富集区中存在大量B元素,稀土含量很少,甚至不存在,含有部分Fe元素.Nb富集区的存在阻碍新生Nd2Fe14B相的长大,使晶化后的组织细小且均匀,提高了合金的磁性能.
关键词:
Nd-Fe-B
,
纳米晶
,
Nb
,
晶化
,
三维原子探针
王泽民
,
刘庆冬
,
朱晓勇
,
刘文庆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9.04.002
将Nb-V微合金钢在1200℃固溶0.5h后淬火,分别在500℃和600℃回火4h,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研究析出物的特征.结果显示,固溶后Ⅴ、Nb完全溶入基体;500℃回火后,基体中析出大量的C-Ⅴ-Nb细小粒子,Mo出现偏聚;600℃回火后,析出粒子数量减少,尺寸增大,C、Ⅴ、Nb和Mo的含量均增加,形成具有一定化学比的复合碳化物(Mo,Ⅴ,Nb)C.
关键词:
三维原子探针
,
铌钒微合金钢
,
析出物
,
回火
刘文庆
,
朱晓勇
,
王晓姣
,
钟柳明
,
周邦新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解铌钒微合金钢碳化物析出过程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将Nb-V微合金钢在1200℃固溶0.5 h后淬火,在500℃回火不同时间,淬火样品的显微硬度最高,随着回火时间延长,显微硬度先快速下降,随后上升,在回火4~10 h时出现一个硬度峰,随后又缓慢下降.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研究这些样品中碳化物的析出特征.结果显示,淬火样品中V、Nb元素分布均匀;随着回火时间延长,碳化物的尺寸逐渐增大,数量增加,回火4~10 h的样品数达到最多,与硬度峰对应,同时V碳化物依次向V、Nb和V、Nb、Mo的复合碳化物转变.
关键词:
三维原子探针
,
微合金化钢
,
碳化物
,
回火
蒋昌林
,
邵光杰
,
刘文庆
,
许洛萍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7.03.004
利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可以对不同元素的原子逐个进行分析,并给出纳米空间中不同元素原子的三维分布图形,分辨率接近原子尺度的优越性能,对含铌轿车横梁钢中的碳氮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铌微合金化钢中存在尺寸为几个纳米大小的铌碳氮化物析出物,析出物呈薄片状,同时,铌碳氮化物在铁素体中析出是随机的.
关键词:
三维原子探针
,
铌微合金化
,
铌碳氮化物
,
析出特征
王占勇
,
刘文庆
,
隋延力
,
周邦新
,
倪建森
,
徐晖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Nd8.5Fe77.6B6.4Co4Zr3Cu0.5合金晶化处理后的微观结构.研究发现,该合金15 m/s淬态薄带只存在一个较宽的晶化峰,其晶化后的晶粒尺寸均匀性较差,晶化相中存在少量Fe77.2Nd22.8相,削弱了晶粒间的交换耦合作用.三维原子探针分析表明,Cu几乎不固溶于α-Fe,和Zr元素共同富集于Fe77.2Nd22.8相区.这些相的存在,使得合金的剩余磁化强度和磁滞回线的方形度降低,进而降低了合金的综合磁性能.
关键词:
Nd2Fe14B/α-Fe
,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
磁性能
,
三维原子探针
,
Cu
吴静
,
张恒华
,
朱松鹤
,
彭晟
,
刘文庆
,
许珞萍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9.03.009
应用透射电镜和三维原子探针研究了Nb-V微合金钢在不同处理工艺时的形核过程.控轧控冷(TMCP)钢样品的透射电镜的结果表明出现了(Nb,V)(C,N),大小为几十纳米.三维原子探针的检测结果显示控轧控冷钢样品未出现纳米尺寸的碳氮化物团簇,而淬火钢样品中出现纳米级NbC团簇,经回火的样品中(Nb,V)C和VN团簇最为明显.
关键词:
Nb-V微合金钢
,
形核过程
,
碳氮化物
,
三维原子探针
刘文庆
,
刘庆冬
,
李聪
,
方淑芳
,
周邦新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7.z1.003
将铌钒氮微合金钢进行热轧和空冷处理,透射电镜发现铁素体中弥散着细小的球形析出相,三维原子探针分析显示这些析出相为Nb、V、Mdo碳氮化物,进一步研究表明V、Nb、Mo原子主要依次位于碳氮化物的中心、次中心层和外层,Mn原子在基体与碳氮化物界面处偏聚.从碳氮化物的中心到外层依次主要为V的碳化物、Nb的碳氮化物、Mo的碳化物.
关键词:
微合金钢
,
碳氮化物
,
析出
,
三维原子探针
夏朝峰
,
王良龙
,
陈思悦
,
金曼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硬度测试、电导率测量、透射电镜及三维原子探针对Al-Zn-Mg-Cu合金470℃固溶2h,然后120℃时效后的合金组织和相关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合金在120℃时效6h后硬度值的变化比较小,此时的强化析出相为GPI区和η’相,GPI区是由Zn和Mg共同组成的团簇,η’相的化学成分不是固定的,Zn/Mg比的范围为1~1.6.合金的电导率在时效初期迅速升高,时效时间超过6h后合金的电导率上升的速度比时效初期的小.
关键词:
Al-Zn-Mg-Cu铝合金
,
三维原子探针
,
GPI区
,
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