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宗平
,
胡明勇
,
张权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6.01.005
在光学系统中特别是反射系统中经常通过加无光焦度校正板来减少或消除其他元件所产生的像差.讨论了双贴合无光焦度校正板放在主镜前的双反射球面系统,根据像差理论分析了消像差的条件,研究了系统中各种参数的变化对系统高级残余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主镜的相对孔径越大,系统的残余像差增加;正透镜在前的校正板结构优于负透镜在前的结构;选择合适的校正板单透镜的光焦度,可使系统的高级残余像差最小.
关键词:
几何光学
,
像差平衡
,
三级像差理论
,
无光焦度校正板
,
两镜系统
胡明勇
,
刘文清
,
张权
,
江庆伍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6.02.006
在基于像差理论的基础上,对于超大相对孔径抛物面反射镜,提出了三片补偿镜和一片场镜的零位补偿检验方法,详细论述了补偿检验系统的设计过程,成功地设计了相对孔径为F0.6,口径为φ290 mm的抛物面反射镜的补偿检验系统,从整个设计的结果看出,检验系统的像差被很好的校正,完全达到衍射极限.
关键词:
光学检测
,
超大相对孔径
,
零位补偿检验
,
三级像差理论
郝沛明
,
潘宝珠
,
李红光
,
李玮玮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6.06.006
施密特系统历史悠久,过去从三级象差理论得到的校正板方程式,也一直被人们所认同,但是此方程经光学设计软件验证后,发现a≠1/2r02,其中r02为校正板的顶点曲率半径,∑S1≠0,系统的焦距和后截距也有一定的偏差,与三级像差理论不符.经过分析,发现原来从三级像差理论推导出的校正板方程式没有考虑到离焦后焦距的变化.实际上离焦后的焦距为fΔ=f+Δ.按三级像差理论重新推导可以得到新的施密特校正板方程式.由光学设计软件验证,得到a=1/2r02,∑S1=0,这与三级像差理论相符合,说明新的施密特校正板方程式是正确的.
关键词:
几何光学
,
校正板方程
,
施密特系统
,
三级像差理论
郝沛明
,
肖光辉
,
李可新
,
周森林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8.05.004
详细描述了光阑在主反射镜前的无光焦度校正板 - 牛顿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移动光阑位置,改变主镜偏心率,选择校正板光焦度,进行光学系统的光线计算,求解出光学系统的最佳选择,并给出各种设计曲线和设计结果,对光学系统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以通光口径φ=300,相对孔径A=1/2,视场角θ=±5°,校正板光焦度ψ<,11>=5的牛顿光学系统为例,分析得到系统优化后的像差系数S<,1>=0.000002λ,S<,2>=0.000025λ,0°视场时的波像差为0.3174λ,±5°视场时的波像差为90.9861λ.
关键词:
几何光学
,
光学设计
,
牛顿光学系统
,
无光焦度校正板
,
三级像差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