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不锈钢花纹图案蚀刻技术

余焕权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0.02.014

综述了用化学及电化学方法在不锈钢上蚀刻花纹图案的各种工艺技术及其应用情况,以及Fe Cl3溶液蚀刻不锈钢的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不锈钢 , 蚀刻 , 花纹图案 , 三氯化铁

三氯化铁溶解-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电熔镁铁砂中单质铁

刘兰方 , 李志坚 , 徐娜 , 栾旭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4.05.021

将电熔镁铁砂用三氯化铁溶液溶解,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单质铁,并研究了电熔镁铁砂称取量及粒度、三氯化铁质量浓度、摇晃时间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熔镁铁砂粒度为53μm (270目)、三氯化铁溶液质量浓度为50 g·L-1时,100 mL三氯化铁溶液对应的电熔镁铁砂称取量为0.2 g,摇晃时间30 min为最佳试验条件。用该方法测定电熔镁铁砂中单质铁,快速简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准确性高。

关键词: 熔镁铁砂 , 金属铁 , 三氯化铁 , 重铬酸钾

三氯化铁分解-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直接还原铁中亚铁

郑玲 , 陶俊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10.02.018

提出了用三氯化铁分解试样、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亚铁的分析方法.试样用三氯化铁溶液溶解,金属铁被氧化为二氯化铁进入溶液,亚铁留在沉淀中,过滤、分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以盐酸和氟化钾溶液溶解沉淀,二苯铵磺酸钠为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本文对方法中试剂浓度、用量、时间、滴定介质、干扰元素等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确定了三氯化铁溶液浓度和用量为100 g/L和30 mL、搅拌时间为20 min的最佳实验条件.该法测定直接还原铁中亚铁,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加标回收率在98%~101%之间.

关键词: 直接还原铁 , 亚铁 , 三氯化铁 , 滴定法

离子液体作为绿色介质应用于盐湖卤水中锂提取的研究

宋贤菊 , 王仕芳 , 李在均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1.03.021

离子液体是一种绿色溶剂,它作为萃取介质可避免传统湿法冶金因有机溶剂挥发产生的环境污染.制备6种1-烷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然后以离子液体(IL)、磷酸三丁酯(TBP)和三氯化铁(FeCl<,3>)分别为萃取介质、萃取剂和协萃剂建立盐湖卤水锂萃取研究模型,以此考察离子液体和萃取条件对锂萃取影响.锂的萃取率随离子液体中烷基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但碳原子数超过8的离子液体在室温下呈固态,在萃取过程中出现第三相.因此,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被确定为萃取介质.该体系的最佳萃取条件是:TBP/IL:9/1(v/v),水相酸度:0.03 moI·L<'-1>HCl,相比(O/A):1:1和Fe/Li:2:1.在此条件下,锂的单次萃取率和反萃率分别是87%和90%.有机相重复利用十次锂的萃取率变为77%,但水洗有机相去除反萃时带入的HCl锂的萃取率又上升至88%.机制研究表明,Li<'+>与TBP和FeCl<,3>形成极性较小的LiFeCl<,4>·2TBP络合物而被萃取进入有机相,在有机相中加入盐酸因H<'+>极化能力强于Li<'+>而将Li<'+>置换使Li<'+>重新进入水相.LiFeCl<,4>·2TBP在弱极性的离子液体中溶解度优于非极性的溶剂煤油,因此离子液体萃取体系具有更高的锂萃取效率和容量.此外,还进行了盐湖卤水萃取锂的串级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三级萃取和二级反萃锂的总提取率大于97%,有机相中镁/锂降低至2.2左右.

关键词: 离子液体 , 盐湖卤水 , 锂提取 , 磷酸三丁酯 , 三氯化铁

溶剂对FeCl3在聚酰亚胺膜表面吸附和EDOT液相沉积聚合的影响

王炯 , 李建雄 , 刘安华 , 马亚晓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将过氧化聚酰亚胺(PI)膜浸入不同溶剂的FeCl3溶液吸附FeCl3后再浸入3,4-乙撑二氧噻吩(EDOT)环己烷溶液合成PEDOT涂层.以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测定PI表面吸附的FeCl3和总氧化剂当量,用扫描电镜观察吸附FeCl3的形貌,以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合成的PEDOT,研究溶剂对FeCl3的吸附争液相沉降聚合PEDOT表面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的高黏度和高溶解度有助于提高FeCl3的吸附量;溶剂的高极性有助于形成均匀的FeCl3吸附膜;FeCl3会催化PI表面的过氧基分解,使总氧化剂当量低于加和值;浸泡EDOT后,PI膜在975 cm-1处有C-S键的振动吸收带,在520 nm处有PEDOT共轭链π-π*跃迁吸收带,表明PI表面附有掺杂PEDOT膜.以乙醇为FeCl3溶剂,经液相沉积聚合后,PI膜的表面电阻可降至600 Ω.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 聚乙撑二氧噻吩 , 三氯化铁 , 吸附 , 液相沉降聚合

氟树脂-漆酚-三氯化铁复合涂膜表面的亲水改性

邵会菊 , 李扬俊 , 郭建兵 , 秦舒浩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0.08.008

采用NaOH溶液对氟树脂/漆酚/三氯化铁复合涂膜的表面进行化学处理,考察了溶液浓度和浸泡时间对涂膜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前后涂膜表面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接触角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有所增大,最后趋于稳定;用不同浓度的碱液处理达到最小接触角的刻蚀时间不同;经NaOH溶液处理后的涂膜表面形成了不同程度的突起.

关键词: 漆酚 , 氟硅树脂 , 三氯化铁 , 润湿性 , 化学刻蚀

FeCl3掺杂聚苯胺催化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

何淼 , 周海霞 , 刘春生 , 罗根祥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3.025

制备了PAn(聚苯胺)-FeCl3催化剂,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以苯甲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反应中,探讨了PAn-FeCl3催化剂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An-FeCl3是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在n(苯甲醛):n(1,2-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分数的0.98%、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14 mL、反应时间2 h的优化条件下,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93%.

关键词: 缩醛 , 三氯化铁 , 聚苯胺 , 掺杂

新型含吡唑基3,4-二氢嘧啶类化合物的一锅合成

刘锦贵 , 王国辉 , 党珊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10.016

以FeCl_3·6H_2O为催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n(取代-4-甲酰基吡唑):n(乙酰乙酸乙酯):n((硫)脲):n(FeCl_3)·n(6H_2O)=1:3:3:1,采取微波辐射和常规加热回流的方法,通过Biginelli缩合反应一锅合成了6种新型含吡唑基的3,4-二氢嘧啶类化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 NMR和~(13)C NMR表征,对反应机理和化合物的图谱特征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利用微波辐射法合成含吡唑基3,4-二氢嘧啶类化合物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率高等优点.

关键词: 三氯化铁 , Biginelli缩合反应 , 二氢嘧啶 , 一锅合成 , 微波辐射

三价铁离子投加对MBR运行效能的影响

张海丰 , 于海欢 , 姜锋 , 问志勇

硅酸盐通报

本文探讨FeCl3的投加对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运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投加Fe3+对MBR的污染物去除及污泥混合液特性改善效果明显.与对照组对比,进水中投加10 mg/L FeCl3对COD,NH4+-N和Tp的去除效果均明显提高,污泥混合液的污泥沉降性有所改善,动力学黏度、表面电荷性均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Fe3+的投加明显的提高了污泥混合液可滤性,降低了缓慢增长阶段的膜污染速率.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 三氯化铁 , 污泥混合液 , 膜污染

聚(3-己基噻吩)的合成与表征

周星红 , 夏和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化学氧化法,用三氯化铁(FeCl3)作氧化剂合成了聚3-己基噻吩(P3HT).研究了反应时间、氧化剂和单体摩尔比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加,氧化剂和单体摩尔比为3:1时转化率最高,达到71%.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1H-NMR)表征了P3HT的结构.紫外-可见光谱表明P3HT溶液禁带宽度约为1.91 ev.根据1H-NMR计算P3HR结构规整度约为80%.研究了反应时间对P3HT分子量的影响,发现随聚合反应时间延长,分子量先迅速增加然后逐渐减小.

关键词: 聚3-己基噻吩 , 三氯化铁 , 化学氧化聚合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