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晋如
,
刘庆
,
刘伟
,
Godfrey Andrew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509
研究了在150和300℃温度下采用顺轧、交叉轧2种方式制备的4种AZ31镁合金轧制板材的显微组织、织构和单轴拉伸力学性能.研究表明:{10-11}-{10-12}双孪晶是镁合金板轧制变形过程中的重要变形机制.变形温度的升高会抑制{10-11}-{10-12}双孪晶的产生.轧制过程中,{10-11}-{10-12}双孪晶的变体选择机制与轧制方向有关,进而对轧制板材的显微组织、织构及力学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低温顺轧将使板材中的双孪晶平行排列,板材的织构各向异性、单轴拉伸塑性各向异性增强;而低温交叉轧将使板材中的李晶分布杂乱,织构各向异性、单轴拉伸塑性各向异性均较顺轧板材减弱.高温轧制板材中双孪晶较少,板材的织构各向异性和拉伸各向异性均较弱.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
轧制
,
{10-11}-{10-12}双孪晶
,
显微组织
,
织构
罗晋如
,
刘庆
,
刘伟
,
Godfrey Andrew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2.00019
在150-350℃温区内不同温度下轧制AZ31镁合金板,观察了不同温度下轧制变形量为9%的AZ31镁合金板材的显微组织,研究分析了轧制温度对轧制板材中{10(1)1}-{10(1)2}双孪晶的含量、类型以及高温轧制过程中双孪晶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讨论了板材中的孪晶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50-300℃温区内轧制时,板材组织中均有含量不等的{10(1)1}-{10(1)2}双孪晶,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孪晶含量下降.250℃以上轧制的板材中单片一次孪晶中出现的双孪晶类型较为单一,仅出现共面型双孪晶.在250℃以上轧制板材中的双孪晶晶界处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现象,这些动态再结晶晶粒对孪晶界和孪晶起到消除和吞噬的作用.350℃下轧制的AZ31镁合金板材中未观察到{10(1)1}-{10(1)2}双孪晶.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镁合金轧制板材的强度减弱而塑性增强.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
轧制温度
,
{10(1)1}-{10(1)2}双孪晶
,
再结晶
黄洪涛
,
Godfrey Andrew
,
刘伟
,
唐瑞鹤
,
刘庆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2.00159
利用EBSD技术研究了样品取向对AZ31镁合金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了沿板材法向切取的试样(0°试样)和沿板材横向切取的试样(90°试样)2种取向的样品,在150℃进行15%单轴压缩变形,然后在275℃保温不同时间进行退火实验.结果表明,0°试样15%单轴压缩变形内的变形机制以滑移为主;90°试样15%单轴压缩变形内的变形机制先以拉伸孪生为主,然后以滑移为主;由于变形机制的差异,相同压缩应变下90°试样比0°试样形变储存能要小.与0°试样相比,90°试样相同退火参数下静态再结晶开始及结束时间都被推迟.随着再结晶过程的进行,90°试样和0°试样2°-4°小角晶界含量均降低,均在30°取向差角处产生峰值;绝大多数再结晶晶粒优先在原始晶界处形核,少数再结晶晶粒在拉伸孪晶内部形核.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
样品取向
,
形变储存能
,
静态再结晶
黄洪涛
,
Godfrey Andrew
,
刘伟
,
付宝勤
,
刘庆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112
利用显微硬度点法结合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跟踪研究了多向压缩路径下AZ31镁合金的变形行为.采用先沿板材横向(TD)压缩然后沿板材法向(ND)进行压缩的应变路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晶粒TD压缩变形中主要以{10ī2}拉伸孪生为主,ND压缩变形过程中主要以退孪生为主,少数晶粒变形行为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其初始取向偏离基面织构太大.在ND压缩变形中发生退孪生行为的晶粒内,没有发现新的孪生变体出现,表明退孪生比激活一个新的孪生变体要容易.剩余孪晶面积分数减少到0时,ND压缩变形中的局部区域应变小于TD压缩变形,表明完全退孪生所需应变比孪生小.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
拉伸孪生
,
退孪生
,
局部区域应变
,
EBSD跟踪研究
李俊杰
,
Godfrey Andrew
,
刘伟
,
张弛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4.00078
采用热膨胀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过共析钢在连续加热条件下奥氏体化过程,测定了不同阶段的临界温度点,通过Thermo-Calc与Dictra软件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且研究了加热速率、初始组织以及含C量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连续加热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临界温度点的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吻合.提高加热速率可以提高逆共析转变的起始和终了温度,增大逆共析转变温度区间,残余渗碳体溶解终了温度不变,奥氏体均匀化终了温度升高.粗大的珠光体初始组织使得逆共析转变起始和终了温度提高,增大了逆共析转变的温度区间,残余渗碳体溶解和奥氏体均匀化阶段的终了温度也有所提高.增大含C量对逆共析转变几乎没有影响,但是会明显提高残余渗碳体和奥氏体均匀化阶段终了的温度.
关键词:
连续加热
,
过共析钢
,
奥氏体化
,
加热速率
,
初始组织
,
含C量
李俊杰
,
Godfrey Andrew
,
刘伟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2.00699
通过使用热膨胀仪模拟奥氏体化与连续冷却过程,研究了一种过共析钢在连续冷却条件下奥氏体化与冷却速率对于先共析渗碳体及珠光体片间距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连续冷却速率、延长奥氏体化时间或者提高奥氏体化温度均可以降低相变温度,扩大相变温度区间,细化珠光体片间距,使先共析渗碳体厚度变薄或变得不连续.然而,过度地提高冷却速率或者奥氏体化温度会导致出现马氏体,破坏组织的均匀性;通过控制合适的奥氏体化温度和冷却速率,大幅度延长奥氏体化时间得到了细化的全珠光体组织,并从C原子扩散和形核生长的角度对实验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
关键词:
过共析钢
,
奥氏体化
,
冷却速率
,
先共析渗碳体
,
片间距
,
相变温度
,
扩散
乐国敏
,
Godfrey Andrew
,
刘伟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116
利用EBSD,TEM和压缩测试研究了平均晶粒尺寸为0.8-5.2μm的烧结细晶Al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烧结细晶Al的力学行为发生转变:平均晶粒尺寸小于1.3μm时,由于可动位错源的缺失,细晶Al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明显屈服降落现象;平均晶粒尺寸减小至0.8μm时,细晶Al在变形过程中晶粒内部很少形成或不形成位错界面,其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屈服后缺乏加工硬化.平均晶粒尺寸为5.2μm的细晶Al相比于常规粗晶Al来说,由于晶界作用增加以及氧化物颗粒的影响,其位错界面取向差角的演变速率要更快.总体来说,由于氧化物颗粒的贡献,烧结细晶Al的强度要高于常规形变退火方法制备的具有相同平均晶粒尺寸的细晶Al,对于平均晶粒尺寸小于1.3μm的细晶Al,位错源缺失也起着一定的强化作用.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
细晶Al
,
微观组织
,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