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葡萄糖振荡体系及检测Cr(Ⅵ)方法

王姣亮 , 龙立平 , 李旺英 , 肖谷清 , 李亮 , 陈奕 , 谭慧 , 曾凡志 , 黄拯 , 唐召敢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2.020

研究了以葡萄糖为有机底物与BrO-3-Mn2+-H2SO4-丙酮组成的振荡反应体系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的振荡反应. 结果表明,反应体系溶液颜色在粉红色与无色之间交替变化,有典型的振荡波型;诱导期及振荡周期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80.38和70.95 kJ/mol,并得到体系振荡反应物浓度范围,且振荡反应有Br2产生. 探讨了温度、反应物浓度及卤素对振荡反应的影响,利用此体系检测Cr(Ⅵ)离子,结果满意.

关键词: 化学振荡 , 周期振荡 , 振荡反应 , 葡萄糖 , Cr(Ⅵ)

卤氧化铋异质结型可见光光催化剂的新进展

林立 , 黄满红 , 龙立平 , 陈亮 , 陈东辉

材料导报

卤氧化铋BiOX (X=Cl,Br,I)以其特殊的层状结构和合适的禁带宽度显示出了优异的光催化性能,特别是BiOBr和BiOI可以直接作为可见光光催化剂,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围绕这两种化合物为中心的异质结型可见光光催化剂具有制备简单、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较高和可见光活性普遍较强的特点.主要综述了BiOBr和BiOI两种材料的异质结型可见光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形貌,以及光催化活性和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卤氧化铋 , 可见光 , 异质结 , 光催化

乙酰苯胺修饰的后交联树脂的制备及对香兰素吸附性能

肖谷清 , 龙立平 , 王姣亮 , 徐满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二氯乙烷为溶剂,用FeCl3为催化剂,使氯球和乙酰苯胺发生Friedel-Crafts反应制得了乙酰苯胺修饰的后交联树脂,详细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树脂孔结构及对香兰素吸附性能的影响。根据树脂的比表面积、孔容、持水量、氯含量和对香兰素的吸附量等孔结构和性能指标来看,乙酰苯胺修饰的后交联树脂制备的最优条件为:用二氯乙烷为溶剂,反应温度在80℃,加入氯球质量8%的乙酰苯胺,加入氯球质量25%的无水FeCl3,反应10 h~12 h。在最优条件下合成的乙酰苯胺修饰的后交联树脂对香兰素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XAD-4树脂。

关键词: 乙酰苯胺 , Friedel-Crafts反应 , 后交联树脂 , 香兰素

竹炭负载银改性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甲基橙

林立 , 张学军 , 肖谷清 , 袁望 , 龙立平

硅酸盐通报

采用光催化还原沉积技术制备了不同银(1 mol%,2mol%,3mol%,4mol%)沉积量的纳米二氧化钛,在此基础上以竹炭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光催化复合材料;XRD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银在二氧化钛表面主要以氧化物的形态存在,TEM表征结果表明银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成功负载于竹炭表面;但并没有发现明显的银单质团簇.可见光照射下,2mol%银改性使复合光催化材料具有最佳光催化氧化甲基橙的活性,双氧水的存在可进一步提高甲基橙的氧化效果,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反应体系易实现固液分离.

关键词: TiO2/竹炭 , Ag沉积 , 光催化 , 甲基橙

基于四氧杂四烯衍生物荧光猝灭的钼酸根传感器

龙立平 , 王柯敏 , 杨荣华 , 羊小海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11.001

钼酸根离子MoO2-4在水溶液中对固定于聚氯乙烯(PVC)膜中的2,2,7,7,12,12,17,17-八甲基-21,22,23,24-四氧杂四烯(TOE)有可逆荧光猝灭作用. 据此制成了可测定MoO2-4浓度的荧光化学传感器,其最佳组成为:50 mg PVC、100 mg癸二酸二异辛脂(DOS)和2.6 mg TOE. 在pH=8.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MoO2-4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43×10-7~5.0×10-4 mol/L,检出限为4.73×10-8 mol/L,响应时间小于30 s. 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逆性和选择性,其它常见阴离子和阳离子不干扰测定. 可测定低含量的白钨矿中的钼.

关键词: 光化学传感器 , 八甲基四氧杂四烯(TOE) , 钼酸根离子 , 荧光猝灭 , 白钨矿

用于测定铁离子的光化学敏感膜

龙立平 , 王柯敏 , 杨荣华 , 钟桐生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3.04.008

基于Fe3+对固定于聚氯乙烯(PVC)膜中的N, N′-二苄基-3,3′,5,5′-四甲基联苯二胺(TMBD)有可逆荧光猝灭作用,研制成测定Fe3+浓度的光化学敏感膜. 该敏感膜最佳组成为:50 mg PVC、100 mg癸二酸二异辛脂(DOS)和3.0 mg TMBD. 在pH=3.2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测定Fe3+,其线性响应范围为3.98×10-6~1.00×10-3 mol/L,检测限为1.00×10-7 mol/L,响应时间小于1 min. 该敏感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逆性和选择性,其它常见阴离子和阳离子不干扰测定. 用该敏感膜制成的光化学传感器来测定人发、绿豆和奶粉中铁的含量,结果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致.

关键词: 光化学传感器 , 荧光猝灭 , 二苄基四甲基联苯二胺 , 铁离子

基于卟啉衍生物荧光熄灭的Pb2+光化学传感器

龙立平 , 聂伟安 , 钟桐生 , 雷存喜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7.017

Pb2+对固定于聚氯乙烯(PVC)膜中的Meso-5,10,15,20-四(4-甲氧基苯基)卟啉(TMOPP)有可逆荧光猝灭作用,研制成测定Pb2+浓度的光化学传感器.传感器敏感膜最佳组成为:50 mg PVC、100 mg癸二酸二异辛脂(DOS)和3.0 mg TMOPP.在pH=9.0的Tris/HCl缓冲体系中测定Pb2+,其线性响应范围为7.90×10-6~6.30×10-4 moL/L,检出限为2.50×10-7 mol/L,响应时间小于1 min.敏感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逆性和选择性,其它常见阴离子和阳离子不干扰测定.用敏感膜制成的光化学传感器来测定环境水样中Pb2+的含量,结果满意.

关键词: 光化学传感器 , 荧光猝灭 , Meso-四(甲氧基苯基)卟啉(TMOPP) , Pb2+

4-氧代-β-紫罗兰酮合成方法的改进

刘长辉 , 雷存喜 , 龙立平 , 向继国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5.003

对Kaiser报道的以α-紫罗兰酮为原料合成4-氧代-β-紫罗兰酮的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了影响环氧化、开环和氧化的主要因素,探讨了目标产物的纯化方法.目标化合物结构经MS、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磷钨酸可有效地催化H2O2,氧化α-紫罗兰酮合成4,5-环氧-α-紫罗兰酮.当α-紫罗兰酮与H2O2,摩尔比为2:3.磷钨酸与H2O2,摩尔比为5:100时,收率为85%,纯度94%;4,5-环氧-α-紫罗兰酮在甲醇钠催化下反应生成羟基紫罗兰酮,收率94%,纯度85%;经琥珀酸酐纯化,收率83%;再经异丙醇铝氧化、柱层析分离,4.氧代-β-紫罗兰酮的收率为93%,纯度96%,反应总收率从Kaiser.法的47.2%提高至61.7%.

关键词: α-紫罗兰酮 , 磷钨酸 , 异丙醇铝 , 氧代-β-紫罗兰酮

疏水/亲水性聚二乙烯基苯/聚丙烯酸大孔互穿聚合物网络树脂对苯胺的吸附性能

肖谷清 , 王姣亮 , 龙立平 , 蔡玲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00109

采用分步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二乙烯基苯/聚丙烯酸甲酯(PDVB/PMA)大孔互穿聚合物网络,将其中的聚丙烯酸甲酯转化为聚丙烯酸,得到具有疏水/亲水性能的聚二乙烯基苯/聚丙烯酸(PDVB/PAA)大孔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研究了这类疏水/亲水大孔PDVB/PAA IPN对苯胺的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测定了该树脂的孔结构、含水量、弱酸交换量和溶胀性能;测定了该树脂对苯胺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了吸附焓、自由能和熵. 红外光谱显示,成功合成了疏水/亲水PDVB/PAA IPN,与PDVB、PDVB/PMA IPN树脂相比,其BET表面积以及孔容均减小,含水量为62.73%,弱酸交换量为1.91 mmol/g;对苯胺的吸附为放热、自发的过程;溶胀实验、静态解吸实验表明,PDVB/PAA IPN树脂中疏水性的PDVB网具有疏水作用吸附能力,亲水性的PAA网具有氢键作用吸附能力. 对苯胺的吸附在90 min时即可达到吸附平衡,树脂吸附苯胺符合一级速率方程,吸附速率主要受颗粒内扩散的控制,同时还受液膜扩散的影响,吸附动力学可采用HSDM模型描述.

关键词: 疏水/亲水 , PDVB/PAA IPN , 苯胺 , 吸附

氯丙嗪分子印迹敏感膜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

刘蓉 , 钟桐生 , 龙立平 , 尹志芳 , 曹伟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30030

以氯丙嗪为模板分子,邻氨基酚为功能单体,在金电极表面电聚合制备具有特异性识别孔穴的氯丙嗪分子印迹敏感膜(MIP).采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等研究了印迹膜的性能、结构和分子印迹效应,并与其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奋乃静和异丙嗪的选择性响应进行了比较,发现传感器对氯丙嗪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氯丙嗪浓度在6.0×10-7~9.0×10-5 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μA)=61.25lg c(μmol/L) +23.47(r =0.9975),根据DL=3δb/s计算检出限为2.0×10-7 mol/L,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再生性和高灵敏度.

关键词: 氯丙嗪 , 分子印迹 , 电化学传感器 , 电聚合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