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生
,
卫星
,
杨小峰
,
银光照
,
王爱琴
,
刘晓艳
,
黄延强
,
张涛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254-0
采用改进的两步还原法制备了SiO2负载的Au-Ni合金催化剂,催化剂中Au-Ni纳米颗粒高度分散于SiO2载体表面. Au-Ni合金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加氢反应中表现出比两种单金属催化剂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体现出Au-Ni之间明显的协同作用.其中AuNi3/SiO2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性能,反应70 min,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90.8%和93.0%.
关键词:
金-镍
,
合金
,
选择加氢
,
芳香硝基化合物
刘阔
,
张万生
,
王军虎
,
王爱琴
,
黄延强
,
金长子
,
沈俭一
,
张涛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122-2
采用不同浸渍顺序制备了三种Ir-Fe催化剂,其CO选择氧化(PROX)反应活性差别很大,其中共浸渍的Ir-Fe催化剂活性最高.吸附量热研究表明,三种催化剂的H2和CO吸附存在差别.通过对三种催化剂还原后、再氧化和反应后准原位57Fe穆斯堡尔谱的研究,得到各种Fe物种信息.结果表明,三种制备方法影响催化剂中Ir-Fe相互作用强度,导致催化剂中Fe物种的氧化还原性能不同.催化剂中Fe2+(a)的含量与CO转化率呈正比关系,Fe2+(a)是PROX反应过程中活化氧的活性中心.浸渍顺序改变了Ir-Fe间相互作用强度,从而改变Fe2+(a)物种含量,影响PROX反应活性.Ir-Fe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稳定活化氧的Fe2+(a)物种,为今后研究金属-金属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一氧化碳
,
选择氧化
,
铱
,
铁
,
准原位穆斯堡尔谱
,
吸附量热
,
金属-金属相互作用
刘焕玲
,
马磊
,
邵赛兵
,
李增和
,
王爱琴
,
黄延强
,
张涛
催化学报
研究了Ce改性的Pt/γ-Al2O3对于富氢气氛下CO选择氧化反应的催化行为考察了制备条件(共沉积沉淀法、分步沉积沉淀法以及沉积沉淀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时用共沉积沉淀方法制备的催化剂Pt-Ce/γ-Al2O3-CP-80对CO氧化反应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CO转化率在120℃时可以达到85%.利用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和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了Ce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铂
,
铈
,
氧化铝
,
共沉积沉淀法
,
一氧化碳
,
选择性氧化
,
燃料电池
黄延强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587-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取代的Ba2MghCoxFe12O22(x=0.0~2.0)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在高浓度N2O (30 vol%)分解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o的取代显著提高了Ba2Mg2Fe12O22催化剂活性,当x=2时,N2O的完全分解温度从1123 K降至973 K;提高催化剂焙烧温度会导致其表面积降低,进而降低其催化活性;但采用微波加热则能显著提高催化剂活性.
关键词:
一氧化二氮
,
分解
,
六铁酸盐
,
Ba2Mg2Fe12O22
,
钴
,
微波
王兴棠
,
李林
,
黄延强
,
王晓东
,
张涛
催化学报
分别对Al2O3和SiO2担载的不同含量铱(Ir)催化剂进行了H2程序升温还原、 CO微量吸附量热和红外研究.结果表明,还原后, Ir/Al2O3上存在金属态Ir0和氧化态Irδ+两种物种, CO在催化剂表面主要以线式和孪生吸附态存在,测量的CO吸附热为两种吸附形式的平均吸附热.提高还原温度和Ir担载量, Ir/Al2O3表面CO线式吸附物种的比例增加,从而导致CO吸附热值的升高.而在Ir/SiO2上Ir物种主要为金属态Ir0, CO吸附都以线式吸附为主,在所考察的条件下CO吸附热随Ir担载量和还原温度的变化不明显.
关键词:
程序升温还原
,
吸附量热
,
红外光谱
,
铱
,
氧化铝
,
氧化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