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Ni10+离子辐照Ni-Mo-Cr合金微观结构演变和硬化的研究

黄鹤飞 , 李健健 , 雷冠虹 , 刘仁多 , 李德辉 , 黄庆 , 闫隆

材料导报

室温下对钍基熔盐堆(TMSR)中候选合金结构材料Ni-Mo-Cr合金进行了能量为132 MeV的Ni10+离子辐照研究,辐照剂量分别为1 dpa、3 dpa和9 dpa.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显示离子辐照后Ni-Mo-Cr合金发生晶格畸变,维氏显微硬度的测量结果表明高剂量的离子辐照造成Ni-Mo-Cr合金的硬化,这主要归因于辐照导致材料内部形成大量缺陷.当辐照剂量为9 dpa时,维氏硬度测试结果袁明损伤的峰值出现的深度介于8.1~12.3μm之间,此结果与理论计算相吻合.

关键词: Ni-Mo-Cr合金 , Ni离子辐照 , 晶格畸变 , 硬化

NR/CR并用胶共混性能研究

黄庆 , 白健

材料开发与应用

研究了天然橡胶和氯丁橡胶的共混工艺,并研究了NR/CR二者之间并用比例对并用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天然橡胶和氯丁橡胶分别加填料混炼均匀后再共混在一起,共混胶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较好,并用胶组成中,天然橡胶比重大时,硫化速度较快,但耐天候老化及阻燃性差.氯丁橡胶比重大时,耐溶剂性和阻燃性较好.

关键词: 天然橡胶 , 氯丁橡胶 , 共混性能

功能梯度材料制备过程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

方海生 , 陈义良 , 杜卓林 , 章明宇 , 黄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3.04.001

本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重力浇铸下Al-Si/SiC颗粒系统(合金基质的功能梯度材料)凝固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凝固条件及各种不同参数对铸件中颗粒和溶质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凝固件中颗粒体积分数分布都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靠近底部的颗粒堆积区,靠近顶部的颗粒体积分数减小或近似为零区,及中部附近颗粒体积分数近似保持不变区.浇铸的初始温度,颗粒初始体积分数,颗粒直径和冷却速率等参数对颗粒和溶质浓度分布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 凝固 , 浇铸

离心力作用下Al/SiCp系统二维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

杜卓林 , 陈义良 , 黄庆 , 章明宇

金属学报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离心浇铸下Al/SiCp系统的二维凝固过程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各种因素对最终颗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外侧面冷却时凝固件中颗粒的分布由内侧向外侧可依次分为以下区域:颗粒体积分数为零区、颗粒梯度区、颗粒堆积区以及最外侧的梯度薄层.外部介质对流换热系数减小时,颗粒堆积区和颗粒体积分数近似为零区范围将增大,而颗粒梯度区范围则会减小:颗粒尺寸增大或铸模转数增加时,也会产生同样情况.

关键词: Al/SiCp , null

不同冷却条件下Al-Si/SiC颗粒系统二维凝固过程数值模拟

章明宇 , 陈义良 , 杜卓林 , 黄庆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3.05.021

本文采用多相流模型对不同冷却条件下Al-Si/SiC系统二维凝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顶面冷却、底面冷却、侧面冷却和四面冷却条件下,无颗粒、小颗粒和大颗粒的情况进行了研究.溶质分布表明:对于分凝系数小于1的合金,先凝固的地方出现负偏析,后凝固的地方出现正偏析.顶面冷却和底面冷却时会出现A型偏析,侧面冷却和四面冷却时出现V型偏析.共晶分布验证了Scheil方程,共晶的产生会受到宏观偏析的影响,而且大颗粒的堆积会抑止共晶的产生.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 凝固 , 冷却条件 , 数值模拟

离心力作用下Al/SiCp系统二维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

杜卓林 , 陈义良 , 黄庆 , 章明宇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2.04.005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离心浇铸下Al/SiCp系统的二维凝固过程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各种因素对最终颗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外侧面冷却时凝固件中颗粒的分布由内侧向外侧可依次分为以下区域:颗粒体积分数为零区、颗粒梯度区、颗粒堆积区以及最外侧的梯度薄层.外部介质对流换热系数减小时,颗粒堆积区和颗粒体积分数近似为零区范围将增大,而颗粒梯度区范围则会减小:颗粒尺寸增大或铸模转数增加时,也会产生同样情况.

关键词: Al/SiCp , 功能梯度材料 , 凝固 , 离心浇铸 , 数值模拟

微波法合成Ba3Si6O12N2:Eu2+绿色氮氧化物荧光粉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韩斌 , 王义飞 , 刘茜 , 黄庆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40495

分别采用微波法和传统固相法制备了 Eu2+掺杂的 Ba3Si6O12N2绿色氮氧化物荧光粉,利用 X 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光谱仪等检测方法研究Ba3Si6O12N2:Eu2+的物相、表面形貌及光致发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场下1275℃保温4 h合成的Ba3Si6O12N2:Eu2+绿粉的发光强度高于在传统固相法1300℃保温10 h的样品强度。微波辅助烧结可以降低活化能,从而提高扩散率,并大大提高了晶体的结晶性。研究了氮化硅含量对物相的形成、形貌和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化硅不仅能够促进晶体的结晶度,而且还能提高其在紫外激发下的发光强度。因此,微波法有望应用于合成具有高的相纯度和发光强度的其他氮氧化物荧光粉体。

关键词: Ba3Si6O12N2:Eu2+荧光粉 , 氮氧化物 , 微波烧结技术 , 光致发光

助溶剂对Ba3Si6O12N2:Eu2+氮氧化物荧光粉制备及光学性能的影响

韩斌 , 王义飞 , 刘茜 , 黄庆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50597

采用微波法制备了Eu2+掺杂的Ba3Si6O12N2绿色氮氧化物荧光粉,着重研究了不同助熔剂:BaCl2、H3BO3、KF和NH4F对Ba3Si6O12N2:Eu2+发光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量子效率(QE)等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助溶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助溶剂能够显著提高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添加不同助溶剂制备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大小依次为H3BO3>KF>BaCl2>无助溶剂>NH4F.当添加1.0wt%的H3BO3时,所制备的荧光粉粒径分布比较均匀,形貌较好,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大,且与不添加助溶剂制备的荧光粉相比,有较高的量子效率和吸收效率,不同温度下的发射光谱表明其热淬灭性低,荧光寿命较短.

关键词: 氮氧化物荧光粉 , 助溶剂 , 微波烧结技术 , 量子效率

寻找BATSE γ暴的TeV能区伴随γ暴

周勋秀 , 贾焕玉 , 黄庆 , 焦善庆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3.005

利用西藏AS γ实验三期阵列的重建数据,对25个BATSE γ暴的TeV能区伴随γ暴进行了符合寻找.在BATSE γ暴方向的90%误差范围内,找出在给定的小天区和时间间隔内出现的显著性较高的TeV事例团,并采用"等天顶角方法"来估计背景.发现少量事例团对背景有明显超出,考虑试验次数后,其超出还不足以认定为γ暴.通过Monte Carlo模拟给出了95%置信水平下流强上限的估计值为7.1×10-9photons/(cm2·s).

关键词: 宇宙射线 , γ射线暴 , TeV能区

BaPbO3导电陶瓷的研究与应用

黄庆 , 曲远方 , 马卫兵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1.06.008

本文综述了BaPbO3导电陶瓷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对其结构性能、导电机理、制备及应用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BaPbO3 , 制备 , 导电机理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