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隽
,
鲁贻虎
,
刘新才
,
潘晶
,
王艳
,
张勇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40504
为充分拓展DSC测量功能、探寻居里温度的简便测量方法、尤其是探寻高温居里温度的耐久测量方法,对真空电弧熔炼(Nd,Pr)12 8Dy0.2 Fe77.4Co4B5.6铸锭,先通过PPMS测量升温速率3 K·min-1时样品的M-T曲线,并用外推法得到居里温度为648.3 K;然后采用DSC分别以3,10,20,30,40 K·min-1速率测量样品的升、降温曲线,分析升、降温曲线上对应吸、放热峰的起始点、峰值、终止点的特征温度值;再分别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特征温度与升降温速率的直线方程,计算升降温速率分别为0和3 K·min-1时特征温度值,并与PPMS测量的居里温度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DSC升温曲线起始点的特征温度拟合直线方程计算的升温速率为3 K·min-1的特征温度值为649.1 K,与PPMS外推法得到的居里温度相对差值最小为0.12%,具有足够的精确度.
关键词:
居里温度
,
PPMS
,
DSC
,
稀土永磁材料
林金荣
,
潘晶
,
邓福涛
,
鲁贻虎
,
刘新才
,
王慧
功能材料
纳米双相永磁材料在热变形中难以获得R(Nd,Pr)2Fe14B相的易磁化轴晶体织构(磁织构),这成为提高材料磁性能所需解决的关键难题。通过添加Cu、Zn元素或施加大的单轴压应力等方法使得这种贫稀土的R—Fe-B合金在热压变形过程中获得了磁织构,并对磁织构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此外,在Nd—Fe—B永磁材料磁织构的分析表征上,开始应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新技术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将有助于热变形磁织构形成机理的研究。对上述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纳米双相复合永磁合金
,
热压变形
,
磁织构
,
电子背散射衍射
鲁贻虎
,
王姝隽
,
刘新才
,
潘晶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30605
测量和分析了热压热变形各向异性纳米晶Nd-Fe-B磁体磁取向度I、整个磁体的易磁化轴与热变形压力方向的夹角α,磁体密度ρ,主相体积百分数1-β,磁化强度的关系,拟合出2和5T充磁磁场时具有不同磁取向度热变形磁体的磁化强度分别为MS2=(1-β)MSTO ρ/ρO(1-0.35108/I2 +0.18622/I4)和MS5=(1-β)MSTO ρ/ρO(1-0.19326/I2 +0.09545/I4),并与已有相关文献的实验数据的测量值进行了计算比对,发现2和5T充磁场时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分别在9.05%和0.89%.在1123 ~1163 K范围热变形,钕铁硼磁体的磁取向度、2和5T时磁化强度均是先增加后减小,在1148 K时达到最大值1.894,1.337和1.386 T.消除热变形粗晶粒带和晶粒混乱区,将提高热变形磁体的磁取向度和磁化强度.
关键词:
拟合公式
,
磁化强度
,
取向度
,
纳米晶
,
永磁材料
,
热变形
鲁贻虎
,
刘新才
,
潘晶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高真空高纯氩DSC测量了(Nd,Pr) 12.8Dy0.2Fe77.4Co4.0B5.6非晶快淬薄带以及不同温度退火薄带的连续加热曲线,计算了晶化激活能、频率因子、晶化体积分数、晶化速率,研究了预退火前后薄带的晶化动力学和晶化过程.结果表明(Nd,Pr) 12.8Dy0.2Fe77.4Co4.0B5.6快淬薄带在30 K/min加热速度时DSC曲线起始晶化温度865.8 K、峰值晶化温度877.2 K、晶化结束温度901.7 K,居里温度转折点581.2 K,富稀土相的初始熔化点1003.6 K.在高于峰值晶化温度或晶化结束温度退火10 min的薄带非晶完全晶化,居里温度处形成吸热峰,而低于803.0K退火处理的薄带以及快淬薄带在相近温度处只有DSC转折点.相对于快淬薄带直接晶化的特征,在低于起始晶化温度的693.0~743.0 K退火处理的薄带晶化峰形相近;803.0 K退火处理后薄带的晶化峰的温度范围增宽:在10~40 K/min相同加热速度下其起始晶化温度均降低1.4%,晶化结束温度在加热速度20~40 K/min时达到、甚至高于快淬薄带直接晶化结束温度;在低于快淬薄带直接晶化的峰值晶化温度之前存在一个具有相同晶化速率的临界温度,在低于该临界温度时,退火薄带比快淬薄带具有较高的晶化速率、更不稳定;而在高于该临界温度,退火薄带比快淬薄带具有较低的晶化速率.
关键词:
Nd-Fe-B
,
晶化动力学
,
晶化激活能
,
晶化速率
,
富稀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