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朋军
,
郝春功
,
张伟
,
高红成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8.06.007
用差热扫描分析四甲基双酚F型氰酸酯树脂的固化反应特性,用红外光谱跟踪其聚合反应过程,用阿贝折射仪监控氰酸酯树脂聚合反应过程中折光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四甲基双酚F型氰酸酯树脂的热均聚过程在160~200℃环境下反应过程缓慢,便于制作预聚体的工艺操作;常温状态呈琥珀状透明胶体的预聚体适宜的氰基转化率为36~38%;预聚体制作过程可以用树脂折光指数的变化情况进行控制,适宜的折光指数范围为1.5760~1.5820.
关键词:
氰酸酯
,
聚合反应
,
折光指数
胡照会
,
高红成
,
黄其忠
,
彭玉刚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40424.001
对海水环境下严重影响单向T700/环氧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海水和蒸馏水5个浸泡周期(15、40、70、165和400 d)后单向T700/环氧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和吸水率的变化,并利用SEM观测了单向T700/环氧复合材料的剪切断口微观形貌,揭示其性能衰减机制.结果表明:单向T700/环氧复合材料的吸水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整体符合Fick吸水率变化规律;单向T700/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性能下降很明显,浸泡400 d后层间剪切性能损失近10%,层间剪切性能的变化规律与吸水率的变化规律相似;单向T700/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性能对海水的敏感性大于对蒸馏水的敏感性;由试样断面微观形貌可以看出,海水的渗入破坏了树脂与纤维的界面,这是导致其层间剪切性能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单向T700/环氧复合材料在海水中的应用,需要更加关注其层间剪切性能.
关键词:
层间剪切
,
界面性能
,
微观形貌
,
海水浸泡
,
Fick定律
高红成
,
黄其忠
,
马帅
,
胡照会
,
彭玉刚
玻璃钢/复合材料
由于复合材料内部纤维与树脂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很大,尤其是树脂性能对温度载荷较为敏感,服役时复合材料环境的高低温变化将使其热力学性能与常温状态产生较大差异.采用Maxwell本构模型,探讨了温度变化对树脂材料本构关系的影响.假设纤维为稳定材料,即其性能不随温度变化,依据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理论选择六边形代表体积元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复合材料在温度载荷下热力学的本构模型.并分别讨论了温度栽荷下复合材料内部纤维体分比和纤维排列方式变化对其热力学性能的影响,实现了热-力耦合作用下复合材料的跨尺度分析.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本构
,
跨尺度
,
细观力学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