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清防蜡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杨红静 , 杨树章 , 马廷丽 , 高立国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3.020

介绍了国内外清防蜡工艺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结蜡机理及结蜡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了已被各油田广泛使用的四种防蜡技术(机械清蜡、表面能防蜡、化学清防蜡和微生物清防蜡)的防蜡机理、特点、适用性及现场应用效果,以便能为各油田在生产实践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清防蜡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为清防蜡技术的未来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提出改进现有技术和开发高效、稳定、多功能的清防蜡剂是清防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结蜡机理 , 结蜡影响因素 , 清防蜡技术 , 机械清蜡 , 表面能防蜡 , 化学清防蜡 , 微生物清防蜡

杏核壳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研究

刘侠 , 高立国 , 陈碧

硅酸盐通报

本文以杏核壳作为吸附剂,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了其表面结构,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染料初始浓度、温度对吸附亚甲基蓝和中性红的影响,并对吸附等温过程和吸附动力学进行了数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染料浓度为50 mg·L-1,吸附剂加入量为6g·L-1,自然pH值,吸附温度25℃,吸附时间为360 min的条件下,杏核壳对亚甲基蓝和中性红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其吸附率都超过90%.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能更好地描述杏核壳对两种染料的吸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适合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中性红的吸附行为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根据红外光谱图及扫描电镜图的分析,可以得出杏核壳对亚甲基蓝和中性红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和化学变化共同存在的过程.

关键词: 杏核壳 , 吸附 , 阳离子染料

提高二氧化钛可见光吸收的研究进展

赵而玲 , 高立国 , 马廷丽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4.008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控制与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在众多治理方法中,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成为一种理想的环境污染治理清洁材料,主要应用于降解有毒物质、光催化分解水和光电转化等方面.二氧化钛(TiO2)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宽带隙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因其催化活性高、化学稳定性好、对人体无毒害、成本低廉等优点,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光催化剂之一.然而,TiO2的禁带宽度较宽(3.2 eV),对光的利用率较低,只能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光,直接制约着TiO2的应用.围绕如何拓宽TiO2的光谱吸收范围,从化学和物理两个方面对近年来实现TiO2可见光光催化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简要总结.化学方面主要对表面光敏化、元素掺杂进行总结,物理方面主要对慢光效应、米氏散射效应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进行综述.此外,还在深入理解现有TiO2可见光体系的光催化机理,发现更高效的体相掺杂剂和表面敏化剂,设计和控制掺杂剂和表面敏化剂存在形态,进一步提高TiO2光催化效率等方面做了展望.

关键词: TiO2薄膜 , 半导体 , 光催化 , 机理 , 表面改性 , 可见光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