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勇
,
孙孟良
,
范峰
,
彭麟
,
陈昌兆
,
高波
,
应利良
,
鲁玉明
,
蔡传兵
功能材料
研究了磁场作用下电沉积Ni金属膜的生长过程,磁场与电极表面夹角取35°.测试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基底织构和磁场对薄膜的织构和表面形貌均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薄膜的面外织构由(111)为主变为(200)为主,面内织构显著改善;晶粒尺寸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显著增大.在电流密度较小时,磁场的作用比较显著,使得面外(111)晶面取向受到抑制,(200)取向得到增强,面内织构也有一定的改善.同时,磁场使晶粒变小,形状更加规则,整体也更均匀.还对磁场、电流和基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电沉积
,
镍金属膜
,
织构
,
磁流体动力学效应
高波
,
郝仪
,
王震
,
涂赣峰
,
石为喜
,
李世伟
,
郝胜智
,
董闯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处理对过共晶铝硅合金(Al-17.5S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改性机理.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在电子束处理后的合金表面上,硅元素扩散到铝基体中形成单相α固溶体.X射线衍射分析指出,电子束处理后合金表面没有新的物相生成,并在15脉冲处理后铝的晶格参数显着降低.硬度结果表明,在铝硅扩散区域,初生硅的硬度从中心向边缘呈现梯度分布趋势,而且初生硅中心处的硬度随脉冲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耐磨性随脉冲次数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磨损量在15次脉冲后降低了84.6%.因此该技术在改善过共晶铝硅合金表面耐磨性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强流脉冲电子束
,
Al-17.5Si
,
显微组织
,
显微硬度
,
耐磨性
王晓祺
,
高波
,
蔡传兵
,
刘志勇
,
鲁玉明
,
刘金磊
,
潘成远
,
应利良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8.03.002
通过三氟乙酸盐-金属有机沉积(TFA-MOD)方法在LaAlO3单晶基片上制备了YBa2Cu3O7-δ(YBCO)高温超导薄膜,并测定在垂直于a-b面的外加交变磁场下薄膜样品的交流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在频率543.2 Hz、振幅1 V条件下,样品的超导转变发生在91 K附近.交流磁化率虚部峰值温度Tp随着磁场振幅的变大而向低温区移动,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向高温区移动,这些现象与磁通蠕动模型相一致,峰值温度TP与外交变磁场的振幅Hac满足Hcaε(1-Tp/Tct)n的关系,其n~1.55;而与频率之间满足1/Tp与lnf的线性关系,可能是由于TAF-MOD薄膜样品中较多孔洞和非位错缺陷的出现使其偏离一般物理气相沉积薄膜样品具有的SNS型连接(n~2).根据频率f与温度T的Arrhenius公式以及二维简约的Bean模型,得到当前薄膜样品的激活能U与电流密度J、以及J与温度T的标度关系.
关键词:
超导薄膜
,
TFA-MOD
,
交流磁化率
,
激活能
范峰
,
鲁玉明
,
刘志勇
,
高波
,
应利良
,
刘金磊
,
蔡传兵
低温物理学报
研究了Cu60-Ni40wt%(简称Cu60)和CudO-Ni60wt%(简称Cu4O)两种不同组分的铜镍合金基带在不同温度下退火织构的形成过程,其中名义组分为Cu60-Ni40wt%的合金在650~1000℃退火一小时可获得良好的(001)织构.半高宽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下降.1000~C退火后φ扫描的半高宽(FWHM)为5.5°,ω扫描的半高宽为6.1°.组分为Cu60-Ni40wt%的合金1150℃退火仍不能形成良好的织构.对于Cu40居其里温度点在室温以上,饱和磁矩大于Ni-at.%5W;而Cu60的居里温度点在20K,在77K下表现顺磁性质,其饱和磁矩仅为Ni-at.%5W基带的10%.在77K下Cu60的电阻为7.5×10-9Ω·m,比Ni-at.%5W的电阻要低的多.
关键词:
辊轴再结晶技术
,
双轴织构
,
涂层导体
,
铜镍合金
郝仪
,
高波
,
涂赣峰
,
石为喜
,
李世伟
,
郝胜智
,
董闯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对过共晶铝硅合金Al-20Si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改性表面的组织特征进行了分析.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在电子束所诱导的顶部熔化层中,初生硅溶解在铝基体中形成了铝硅过饱和固溶体.相邻初生硅颗粒由于硅元素的扩散融合成大的初生硅颗粒.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电子束处理后铝的晶格常数下降,晶格畸变增加.显微硬度测试结果指出初生硅的表面硬度在电子束处理后从中心向边缘呈现梯度分布,并且初生硅的中心硬度随脉冲次数的增加而减小.这表明强流脉冲电子束技术在处理过共晶铝硅合金初生硅组织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强流脉冲电子束
,
显微组织
,
显微硬度
,
铝过饱和固溶体
,
Al-20Si
高波
,
孙树臣
,
赵铁钧
,
陈磊
,
涂赣峰
,
郝胜智
,
董闯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7.03.004
研究了纯镁及镁合金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后微观组织的变化,改性层呈现特殊的层状结构,最表层为50~100 nm的纳米氧化镁,下面是6~10 μm的重熔层,重熔层下面是热影响区和应力波作用区,其中产生孪晶变形,提出了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纯镁及镁合金改性层的结构模型,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镁合金
,
表面处理
,
强流脉冲电子束
,
微观组织
邹建新
,
秦颖
,
高波
,
张可敏
,
郝胜智
,
王晓钢
,
董闯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5.05.009
采用熔化和汽化两种模式对纯镁表面进行了脉冲电子束轰击处理,并在实验和理论基础上用数值方法模拟了温度场、熔化过程及汽化过程的演化.结果表明,在熔化模式下,次表层先熔化和准静态压应力共同作用导致次表层液滴喷发,形成典型的火山口形貌,并产生强的瞬间冲击热应力;在汽化模式下,沸腾在表层一定范围内同时进行,使得表面起伏不平,并产生大量小液滴,在电子束流中,这些小液滴被充上负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重新返回表面,从而解释了汽化后的特殊表面形貌.汽化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也符合较好.
关键词:
强流脉冲电子束
,
数值模拟
,
温度场
,
表面形貌
潘成远
,
蔡传兵
,
应利良
,
高波
,
刘志勇
,
鲁玉明
,
刘金磊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8.02.004
本文通过化学溶液法在双轴织构的金属Ni-W衬底上外延生长了CeO2超导涂层导体缓冲层薄膜.X衍射极图表明其面内外织构良好.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薄膜表面光滑、平整且粗糙度低.采用差热分析研究了升温速率及样品质量对前驱溶液热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其热反应主要经历了三个过程,其中吸附水的脱去和醋酸组的解离分别发生在110~140℃与230~240℃两个温度范围内,且受升温速率的影响很小,表明这两个反应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而发生在250~500℃温度段的氧化合成反应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其反应结束温度与升温速率近似成线性增加.X衍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上述三个热反应过程,当温度达到700℃时CeO2可以得到完好的结晶.
关键词:
双轴织构
,
涂层导体
,
缓冲层
,
差热分析
张征平
,
王兵
,
涂小涛
,
高波
,
郝长金
,
尹小兵
,
吴广宁
绝缘材料
doi:10.16790/j.cnki.1009-9239.im.2016.04.011
为更好的将频域介电谱技术用于评估发电机主绝缘状态,在不同温度下采用频域介电谱法测量定子线棒的介电参量.研究了主绝缘的介质损耗因数、复介电常数和电导率与测试温度和电场频率的关系,在分析温度对测量结果影响规律的同时,提出将不同温度下的测试数据实现归一化处理的方法.结果表明:测试温度对频域介电谱参量的影响在低频10-3~100 Hz更明显;主绝缘的几何电容和特征频率处的tanδ、ε与测试温度满足指数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消除环境温度对FDS测量结果的影响,为更好的应用FDS技术准确评估发电机主绝缘状态提供参考.
关键词:
频域介电谱
,
温度
,
汽轮发电机
,
主绝缘
,
频率
高波
,
罗二仓
,
陈燕燕
,
戴巍
,
吴张华
,
胡剑英
工程热物理学报
交变流动系统中的传统换热器由于受到长度、换热面积和其它因素的限制,往往难以进一步强化换热,在大功率系统中应用受到限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压力波驱动的非共振直流型换热器,该换热器利用一对单向阀片把交变流动热力系统中工作气体的流动转化为单向直流.与传统的换热器比较,这种新型的换热器在简化设计和制造工艺的同时又增强了换热能力.本文对该换热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并设计建立了非共振直流型换热器实验台,对该换热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换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验证了该换热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交变流动
,
单向阀
,
非共振直流型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