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东
,
王扬卫
,
马青松
,
马彦
,
陈朝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聚碳硅烷为粘接剂,SiC粉末为骨料,经模压成型、惰性气氛保护下于1000 ℃裂解低温制得SiC多孔陶瓷.考察了聚碳硅烷含量、SiC粉末粒径、模压压力、造孔剂碳含量等参数对多孔陶瓷孔隙率、弯曲强度、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碳硅烷含量和模压压力的增加,SiC多孔陶瓷的开口孔隙率下降,弯曲强度升高;随着造孔剂碳含量的增加,多孔陶瓷的孔隙率由53.05%升高至58.6%,抗弯曲强度迅速由7.88 MPa下降到1.08 MPa.随着模压压力的升高,多孔陶瓷的平均孔径下降;随着SiC粉末粒径的增加,平均孔径增大.
关键词:
SiC多孔陶瓷
,
聚碳硅烷
,
陶瓷先驱体裂解
,
孔结构
,
弯曲强度
马彦
,
陈朝辉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04.017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研究氩气中1800℃热处理对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备三维编织C/SiC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00℃热处理过程中,C/SiC复合材料的界面处发生了碳热还原反应和硅扩散,导致基体和纤维之间产生化学结合,纤维受到损伤;1800℃热处理后,PIP法C/SiC复合材料出现8%的失重率,力学性能急剧下降80%以上,断裂行为由韧性转变为脆性断裂.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
,
微观结构
,
热处理
马彦
,
赵林林
,
刘华庆
,
袁华
,
吴元欣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266
采用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Ca(ClO)2体系选择氧化甲基葡萄糖苷(简称甲苷)合成了葡萄糖甲苷酸盐,再用硫酸酸解葡萄糖甲苷酸盐,得到葡萄糖醛酸和副产物硫酸钙.考察了氧化工艺条件对葡萄糖醛酸收率的影响;用pH计监控反应过程,反应中间体和终产物用UV和HPLC检测.结果表明,该体系对甲苷伯羟基的氧化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反应选择性,葡萄糖醛酸收率达到92%,且金属离子易于去除.和传统的淀粉HNO3氧化法工艺相比,该方法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特点.
关键词:
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Ca(ClO)2催化体系
,
甲基葡萄糖苷
,
葡萄糖醛酸
,
选择氧化
马彦
,
马青松
,
陈朝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分别以聚碳硅烷和硅树脂作粘结剂,SiC微粉作骨料,在惰性气氛中1000 ℃下低温制备出SiC多孔陶瓷.所得样品的气孔率在43%~52%之间,抗断裂强度最高达到了18.59 MPa,而且样品的孔径呈单峰分布.分析比较了由这2种不同粘结剂制备的SiC多孔陶瓷性能.
关键词:
聚碳硅烷
,
硅树脂
,
SiC多孔陶瓷
,
孔结构
,
渗透率
马彦
,
马青松
,
陈朝辉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3.017
多孔陶瓷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在各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制备方法也不断的发展.先驱体转化法制备多孔陶瓷是20世纪末才出现的一种新型工艺,它具有烧结温度低、成型工艺简单、所得制品强度高等优点,引起了科学技术界的广泛兴趣.根据所得多孔陶瓷的形态,先驱体转化法制备多孔陶瓷大致可分为两类:制备本征结构的多孔陶瓷,制备泡沫陶瓷.本文介绍了先驱体转化制备这两类多孔陶瓷的工艺、结构和性能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多孔陶瓷
,
泡沫陶瓷
,
先驱体转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