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星
,
马伟增
,
郭学锋
,
李建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偏晶类合金作为1类重要的工程实用合金,以其独特的组织和特殊的性能,被材料学界争相研究.本文概述了偏晶类合金在微重力环境、定向凝固、深过冷和急冷快速凝固4方面的最新凝固理论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偏晶合金
,
凝固
,
相分离
李建国
,
郑红星
,
马伟增
,
卢玉英
,
季诚昌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3.z1.001
利用超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制备出定向Ni51.2Mn20.0Fe13.0Ga15.8磁致形状记忆合金.沿晶体生长方向凝固组织由等轴晶逐渐过渡为柱状晶,马氏体变体取向性明显,γ相愈加细小,分布愈加均匀.Ni51.2Mn20.0-Fe13.0Ga15.8合金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热致马氏体相变及逆相变,马氏体相变温度Ms=121.3℃,Mf=99.3℃,As=118℃,Af=147℃.
关键词:
NiMnFeGa合金
,
定向凝固
,
磁致形状记忆合金
,
马氏体相变
郑红星
,
马伟增
,
季诚昌
,
郭学锋
,
杨根仓
,
李建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熔融玻璃净化和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Ni-31.44%Pb偏晶合金宽过冷区间的凝固组织演化规律;从形核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分析过冷熔体中稳定相(α)和亚稳相(L2)两相的竞争形核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过冷Ni-31.44%Pb偏晶合金在快速凝固阶段本质上是以枝晶方式生长,首先形成α枝晶骨架,再辉重熔后分布于枝晶间的残余液相按照正常凝固模式进行分相/偏晶等后续反应.
关键词:
深过冷
,
Ni-Pb偏晶合金
,
形核理论
,
枝晶生长
季诚昌
,
李建国
,
马伟增
,
周尧和
材料导报
分析了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RFe2(R=Tb Dy)合金在凝固时晶体择优取向、取向度与磁致伸缩性能之间的关系;对一定成分的RFe2合金,凝固条件(GTL和R)是影响晶体择优取向和取向度的决定性因素;比较了目前常用的研究和制备RFe2合金方法的优缺点,提出ZMLMC法是控制和提高RFe 2合金凝固时晶体取向和取向度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稀土超磁致伸缩
,
择优取向
,
取向度
,
定向凝固
马伟增
,
郑红星
,
李建国
材料导报
分析了过冷包晶铁基合金、铜基合金、稀土超导氧化物、稀土永磁化合物非平衡凝固过程中的相选择现象.根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对过冷包晶合金凝固的相选择进行了分类.探讨了过冷包晶合金凝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过冷
,
包晶
,
相选择
,
凝固
马伟增
,
季诚昌
,
李建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实现了(TbDy)Fe2合金的电磁悬浮熔炼.采用红外测温、过程摄像、LECO图像分析仪、扫描电镜(SEM)以及电子探针等手段对(TbDy)Fe2合金在悬浮熔炼情况下的凝固特性、组织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接近包晶成分该合金通过悬浮熔炼,熔体过热和快淬,凝固组织为基体相REFe2相,大量棒状REFe3相,富集于棒状REFe3相周围的大量富稀土相和少量存在于基体REFe2相中的富稀土相.这种现象的形成可以解释为该实验条件下,合金发生非平衡凝固,导致包晶REFe2相和初生REFe3相的耦合生长.包晶耦合生长和达到共晶反应温度所发生的共晶反应造成了这一现象.
关键词:
(TbDy)Fe2合金
,
生长包晶
,
悬浮熔炼
,
磁致伸缩
马伟增
,
郑红星
,
李建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根据Clemente R A计算电磁悬浮熔炼最低温度的方法,导出在考虑辐射散热和保护性气体自然对流散热联合作用情况下,球形试样电磁悬浮熔炼最低温度的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不考虑气体散热、氩气自然对流散热、氦气自然对流散热3种情况下电磁悬浮熔炼球形试样的最低温度范围.通过对比,发现对于冷却能力差的氩气,温度计算时可以不考虑气体散热;而对于冷却能力较大的氦气,对于高密度、高电阻率、低辐射率试样只考虑辐射散热计算球形试样最低电磁悬浮熔炼温度可行;而对于低密度、低电阻率、高辐射率试样,则必须考虑氦气散热与辐射散热联合作用计算球形试样最低电磁悬浮熔炼温度.不存在外部强制冷却的情况下,高熔点、低电阻率、低密度、高辐射率的试样,保护性气体冷却能力较强,试样易于在重力环境下实现悬浮过冷;而低熔点、高电阻率、高密度、低辐射率的试样,保护性气体冷却能力较差,试样难以在重力环境下实现悬浮过冷.
关键词:
电磁悬浮熔炼
,
温度
,
自然对流
,
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