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相变材料微胶囊流体相变过程对储热蓄热影响

张艳来 , 饶中浩 , 李复活 , 汪双凤

工程热物理学报

用石蜡混合物(以C19H40为主体,相变温度:25~38℃,比热容极大值出现在31.5℃左右)作芯材,树脂材料作囊壁,与水混合制备成微纳米胶囊流体,将其填充在矩形密闭容器内,在下表面加热,其余各表面绝热条件下,对相变材料相变化过程的储热蓄热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变材料相变化过程提前了自然对流的启动时间,加强了换热强度;在蓄热温度超过35℃之前,相变化的促进作用随温度增加而逐渐增强,超过35℃以后,相变化的促进作用开始减弱.

关键词: 微胶囊 , 相变材料 , 蓄热 , 自然对流热传递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实验与数值分析

饶中浩 , 汪双凤 , 洪思慧 , 巫茂春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延长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提升电动汽车整车热安全特性,本文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基于相变材料热管理的LiFePO4动力电池散热性能.结果表明,电池模块的最高温度以及局部温差受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与相变材料用量影响较大;相变材料导热系数足够大时,相变材料相变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越小,电池模块局部温差越小,但最高温度变化不大;环境温度过高时,相变材料能有效阻滞环境热量进入电池模块.

关键词: 电动汽车 , 电池热管理 , 局部温差 , 相变材料 , 导热系数

碳/金属复合材料在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饶中浩 , 张国庆 , 吴忠杰 , 傅李鹏 , 杨承昭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z1.076

在简单介绍热导率与热膨胀系数对散热效果的影响基础上,论述了热管理,尤其是电子器件以及动力电池热管理.对比分析了几种碳/金属复合材料的性能,重点研究了其在热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碳/金属复合材料 , 热管理 , 热导率 , 热膨胀系数

添加无机粒子的P(VDF-HFP)-PMMA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

张国庆 , 马莉 , 吴忠杰 , 饶中浩 , 倪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研究了以PP/PE/PP(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膜为支撑体,P(VDF-HFP)(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聚合物基体,与纳米级SiO2、CaCO3进行复合构成的聚合物电解质膜(CPE)的性能.借助X射线衍射、电化学阻抗、电池的首次充放电、倍率放电和充放电循环测试,考察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SiO2)和CPE(CaCO3)的结构以及它们与LiFePO4正极材料、金属锂的相容性.结果表明:无机粒子的加入没有改变原来聚合物P(VDF-HFP)-PMMA非晶结构;两种电解质构成的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性能相差不大,但是循环性能后者优于前者;LiFePO4/CPE(CaCO2)/Li构成的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放电容量和容量保持率均优于LiFePO4/CPE(SiO2)/Li电池;CPE(CaCO3)与LiFePO4、金属锂的相容性更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 P(VDF-HFP)-PMMA , 纳米SiO2 , 纳米CaCO3

纳米AIN/石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相变传热特性

张国庆 , 张江云 , 王长宏 , 饶中浩

材料导报

针对石蜡作为固-液相变储能材料存在导热系数小、传热性能差的缺点,采用熔融浸渍法配备纳米AlN/石蜡复合材料.通过XRD、DSC(TG)、SEM、闪光法对材料表观形貌和热性能参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纳米AIN的添加使石蜡的熔点略有降低,导热系数在35℃时达到最大值,之后急剧下降,复合材料相变潜热减小,但材料整体性能稳定.

关键词: 纳米氮化铝 , 石蜡 , 复合材料 , 熔融浸渍

相变材料微胶囊流体相变化过程流体内部流态的变化

张艳来 , 李秀平 , 饶中浩 , 汪双凤

工程热物理学报

相变材料是一种石蜡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C19H40,以该潜热相变材料作为芯物质,树脂为囊壁材料,制备成的微纳米胶囊流体.将其填充在水平矩形密闭容器内,在下表面加热,上表面冷却,其余各表面绝热的条件下,相变材料在发生相变化过程,对流体内部流动状态及温度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考察了不含有相变材料流体与含有相变材料的流体流动过程的差别.结果表明:相变化过程,降低了流体流动的速度,加大了流体在冷热板附近的温度梯度;矩形容器高度的增加,流体内部形成的涡数减少,对流越容易发生;热板温度的增加,在冷热板附近产生的温度梯度增加;流体质量浓度的增加,流体流速降低.

关键词: 微纳胶囊 , 相变材料 , 流动特性 , 自然对流 , 涡数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