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林
,
杨树华
,
高威
,
康昭
,
顾玉芬
,
张建斌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i.issn.1005-5053.2012.1.012
采用电化学方法电沉积制得不同形貌及粒径的纳米锑颗粒,并在制备过程中使用OP-10对纳米锑颗粒表面进行了原位改性.通过TEM、XRD、FTIR等方法对纳米锑颗粒的形态、物相和包覆效果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纳米锑颗粒的制备具有时间效应和电流效应.随着反应时间的加长,纳米锑颗粒粒径变大,且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团聚现象;电流密度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大电流密度有利于纳米锑颗粒的形成.纳米锑颗粒的表面改性,主要是通过OP-10的长链分子结构与纳米锑颗粒之间的化学吸附以及OP-10的长链烷基分子之间的氢键、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分子链相互缠结,部分通过C-H键互相渗入,最终有效地包覆在纳米锑颗粒表面来达到其表面改性效果,同时在反应过程中醚键也起了一定作用.纳米锑颗粒在纯液体石蜡油中的分散稳定性能与其添加量有关,其最佳添加量为0.5%.
关键词:
纳米锑颗粒
,
制备
,
分散
顾玉芬
,
邵玲
,
石玗
,
黄健康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精确控制焊接热输入,从而控制铝钢异种金属界面区金属间化合物生长,提出一种新型高效低热输入的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焊(Pulsed DE-MIG)方法,用ER5356铝合金焊丝在镀锌钢板上利用平板堆焊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焊丝总电流保持不变,不同的Pulsed DE-MIG焊接参数下焊接,结果表明随着旁路电流的增大,焊缝宽度显著变小,且焊缝堆高明显变高。采用OM、SEM、EDS等测试手段观察和分析连接界面区的微观组织,发现在连接界面区形成Fe2 Al5、FeAl3金属间化合物层,且母材热输入大时,FeAl3析出得多,随着母材热输入的减小,FeAl3析出逐步减少直至FeAl3无析出。
关键词:
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焊( Pulsed DE-MIG)
,
铝-镀锌钢板异种金属焊接
,
母材热输入
,
金属间化合物
黄健康
,
邵玲
,
石玗
,
顾玉芬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4.03.004
采用脉冲旁路耦合电弧GMAW熔钎焊方法,以ER4043焊丝为填充材料,实现了铝合金与镀锌钢异种金属的熔钎焊接,得到外观成形良好、变形小的搭接接头.通过SEM、EPMA、EDS、显微硬度计和拉伸实验机对搭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搭接接头界面中心区的铝侧形成针状或锯齿状的FeAl3金属间化合物,而在钢侧形成平齐的Fe2 Al5和Fe0.7Al3 Si03金属间化合物.显微硬度测试分析进一步证明了铝合金与镀锌钢界面中心区由硬度高的金属间化合物组成.搭接接头的平均拉剪强度达到144.85MPa,最高拉剪强度达到186.73MPa,达到了铝合金母材强度的88.5%,且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
关键词:
脉冲旁路耦合电弧GMAW焊
,
异种金属熔钎焊
,
金属间化合物
,
显微硬度
,
力学性能
顾玉芬
,
李杰
,
石玗
,
黄健康
,
樊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熔钎焊方法用4043铝合金焊丝对1060铝合金/镀锌钢异种金属进行搭接焊;350℃下对铝/钢焊接接头进行退火处理,通过面扫描对退火前后焊接接头焊缝中合金元素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用浸泡法和电化学法对退火前后焊接接头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腐蚀行为及退火热处理对焊接接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接头退火热处理后,其焊缝中的合金元素Si发生均匀化扩散,同时,富锌区界面反应层的金属间化合物Fe2Al5Zn0.4明显变厚;腐蚀试验表明铝/钢熔钎焊焊接接头发生电偶腐蚀,其钢侧被严重腐蚀,而焊缝侧仅发生轻微的腐蚀,界面反应层金属间化合物的存在对接头的腐蚀性能是不利的;除此之外还发现焊接接头富锌区的腐蚀电位较低,最易发生腐蚀;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扫描对富锌区的腐蚀行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
铝/钢熔钎焊
,
电偶腐蚀
,
金属间化合物
,
富锌区
顾玉芬
,
靳正国
,
田勃然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4.06.012
以SrAl2O4∶Eu发光材料为基础,通过对基质的部分修饰,合成了(Sr1-xMx)Al2O4(M=Ca,Ba)∶Eu磷光体,并利用XRD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Ca后,原来在室温下稳定存在的属于单斜晶系的鳞石英结构SrAl2O4相逐渐变成六方晶系,证明Ca有稳定六方相的作用,而加入Ba晶形则不发生改变.同时研究了该发光粉的发射光谱,讨论了Ca和Ba的引入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SrAl2O4
,
晶形转变
,
磷光体
李翠霞
,
张新磊
,
顾玉芬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6.05.007
主要研究了Nb2O5和La2O3双施主掺杂对SrTiO3陶瓷半导化及显微结构的影响.采用传统电子陶瓷工艺在1420℃弱还原气氛中(N2+石墨)制备了半导化的SrTiO3陶瓷,讨论了在稀土添加总量为0.9%(摩尔分数)的条件下, Nb2O5:La2O3比对SrTiO3陶瓷室温电阻率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施主掺杂不仅可以促进SrTiO3陶瓷半导化而且对显微结构有重要影响.Nb2O5:La2O3为2:1时样品室温电阻率为0.89Ω·cm,显微结构较为理想.在此基础上,获得压敏与介电性能较佳的双功能SrTiO3陶瓷元件.
关键词:
SrTiO3
,
双功能
,
稀土
,
半导化
,
显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