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介山
,
韩红梅
,
周颖
,
胡德生
,
曾适之
,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1.04.001
以一种中国烟煤和一种新西兰烟煤为原料,采用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及其副产物富勒烯烟灰的表征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 FT-IR)等技术.结果表明:电弧放电时的缓冲气体压力对碳纳米管的产率影响很大;在一定的缓冲气压下电极间电流和电极间距各存在一最佳值.在He气压力为0.0665MPa、工作电流为40A条件下进行电弧放电,阴极上棒状沉积物的内芯中碳纳米管含量高达75%以上.基于实验结果,讨论了以煤为原料用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碳纳米管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对碳纳米管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
煤
,
碳纳米管
,
制备
,
电弧等离子体
韩红梅
,
张秀莲
,
李贺军
,
岳珠峰
,
李克智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3.01.004
借助三点弯曲试验和扫描电镜观察,对层压结构C/C(2D)、三维整体编织结构C/C(3D)在高温1700℃及室温下的弯曲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各自性能及损伤破坏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3D C/C以纤维断裂的形式发生弯曲破坏,其弯曲强度、模量均远大于2D C/C;对于2D C/C,其弯曲破坏模式为基体的层间开裂,材料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炭基体以及界面状态的控制;C/C复合材料在高温下弯曲力学性能大幅提高,强度增加幅度高达45%以上,模量增加幅度达15.3%;高温下界面粘结强度增加,导致3D C/C的损伤破坏模式有所变化.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
,
损伤
,
界面
韩红梅
,
新型炭材料
医用植人体的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器件植入后细胞与材料表面间的相互作用.采用生物体外测试法考察了声电化学法制备的磷酸钙涂层对炭织物的骨细胞附着、增殖能力的影响.借助MTS检测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选择人类成骨细胞(MG63)作为细胞模型,通过测定细胞与炭织物、磷酸钙涂覆炭织物、以及其各自的提取液作用后的存活能力,研究了细胞/材料的相互作用,并对基底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炭织物、磷酸钙涂覆炭织物均不具有细胞毒性,且磷酸钙涂层可提高成骨细胞的附着和增殖.SEM图像显示,细胞形貌正常,与对照组相比较生长增殖情况相似.
关键词:
炭纤维
,
磷酸钙
,
细胞毒性
,
生物体外测试
廖晓玲
,
李贺军
,
韩红梅
,
李克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5.03.036
碳/碳复合材料作为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疲劳加载的情况,其疲劳行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碳/碳复合材料疲劳行为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总结出了疲劳行为特点.提出了"界面控制"疲劳机理分析模型,并用此模型合理解释了碳/碳复合材料优异的抗疲劳性能以及异常的"疲劳强化"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
疲劳行为
,
疲劳机理
薛辉
,
李贺军
,
侯向辉
,
李克智
,
韩红梅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4.04.008
采用三点弯曲方法测试了压力梯度化学气相浸渗法(CVI)工艺制备的2D炭/炭复合材料的性能,借助于扫描电镜研究了断口和界面形貌,分析了密度和纤维基体界面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试样密度增加,2D炭/炭复合材料的断裂模式从剪切断裂、层间分离向拉伸断裂转变.材料密度对弯曲强度和模量影响很大,但对弯曲挠度基本没有影响.揭示了影响2D炭/炭复合材料弯曲挠度的关键因素是纤维与热解炭基体界面的结合情况.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
化学气相浸渗
,
弯曲性能
陈强
,
李贺军
,
张守阳
,
韩红梅
,
李克智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6.02.007
采用脉冲强制流动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IFCVI)法制备了毡基炭/炭复合材料.借助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基体热解炭的微观组织结构及断口形貌特征;用弯曲实验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脉冲FCVI,经1 000℃~1 250℃,100h致密化,2 300℃热处理后,炭/炭复合材料的密度可达1.7g/cm3,弯曲强度为125.4 MPa,挠度为0.61 mm.该工艺致密化速率快,所制备材料的密度分布均匀、力学性能好.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材料组织结构的主要因素,高温条件下有利于粗糙层热解炭组织的生成,而低温有利于光滑层热解炭组织的生成,一般因沉积环境复杂多变,常得到混合型组织.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
热解炭
,
组织结构
,
力学性能
韩红梅
,
王锦辉
,
钟伟
,
都有为
功能材料
室温下标准双钙钛矿型氧化物Sr2FeMoO6中,10%的隧穿型磁电阻现象的发现,使得这类A2B′B"O6氧化物在磁电阻效应实用化研究的众多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引起了人们相当大的关注.本文通过它们与钙钛矿型ABO3氧化物材料的类比,初步回顾了已有A2B′B"O6材料的研究成果,归纳了该系列材料共同遵循的一些特征,并试图阐明对这一大类既有丰富物理内涵,又兼备重要应用前景的双钙钛矿型氧化物材料进行研究的有益方法,以及更深一步进行探索的实验方向和可行的研究途径.
关键词:
双钙钛矿型氧化物
,
结构
,
磁电阻效应
韩红梅
,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7.02.005
为了研究炭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对骨修复的影响,采用声电化学沉积法在炭纤维织物表面直接制备磷酸钙涂层.电解液为含钙、磷离子的溶液,初始pH值4.7,沉积温度50℃.借助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对涂层的结构、形貌、组分就行了研究,并选择人类成骨细胞(MG63)检测了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超声波的迭加使用改变了磷酸钙沉积层的组分和形貌,与传统的电化学工艺相比更具优势.MTS检测证明,用声电法沉积的磷酸盐涂层更大幅度地提高了成骨细胞的附着和增殖.
关键词:
炭纤维
,
磷酸钙
,
生物体外测试
,
细胞活性
,
扫描电镜
张守阳
,
李贺军
,
韩红梅
无机材料学报
针对用于制备C/C复合材料的强制流动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FCVI)工艺,建立了预制体的孔隙结构模型,将孔隙分为闭孔孔隙与开孔孔隙,指出致密化过程就是开孔孔隙的填充过程,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和传热传质理论,提出了致密化剩余时间的概念,推导出一种用于预测FCVI工艺致密化效率和控制工艺参数的理论,该理论综合分析了致密化各时期的预制体密度分布与工艺效率的关系,指出在致密化各个时期预制体内的密度分布符合特定的数学关系才能保证最终获得最高的致密化效率,并定义了一个综合衡量致密化效率的指标-ψ.工艺试验表明:如果在工艺过程的各个时期ψ都接近于0,则可以保证该工艺获得最高的致密化效率,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指导实际的FCVI工艺,并获得理想的致密化效率.
关键词:
FCVI
,
FCVI
,
residual time of densification (RTD)
,
efficiency of the FCVI
张守阳
,
李贺军
,
韩红梅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5.04.026
针对用于制备C/C复合材料的强制流动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FCVI)工艺,建立了预制体的孔隙结构模型,将孔隙分为闭孔孔隙与开孔孔隙,指出致密化过程就是开孔孔隙的填充过程,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和传热传质理论,提出了致密化剩余时间的概念,推导出一种用于预测FCVI工艺致密化效率和控制工艺参数的理论,该理论综合分析了致密化各时期的预制体密度分布与工艺效率的关系,指出在致密化各个时期预制体内的密度分布符合特定的数学关系才能保证最终获得最高的致密化效率,并定义了一个综合衡量致密化效率的指标-ψ.工艺试验表明:如果在工艺过程的各个时期ψ都接近于0,则可以保证该工艺获得最高的致密化效率,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指导实际的FCVI工艺,并获得理想的致密化效率.
关键词:
FCVI
,
C/C复合材料
,
工艺效率
,
致密化剩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