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玉伟
,
李常清
,
刘钟铃
,
王策
,
徐樑华
功能材料
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方法实现了微米/纳米材料的自组装和图案化,建立了一个在高压电场诱导下的微米/纳米材料的连续化形成的新方法,电镜结果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简称PVP)/锰卟啉纤维直径在3~4μm,长度在几百微米,实验中,卟啉环在锰卟啉/PVP系统中形成π-π堆积,形成面-面排列的堆积效应,这种驱动力是促进超分子化合物自组装的一种很好的构筑方式.
关键词:
静电纺丝
,
锰卟啉
,
纳米纤维图案化
张梅
,
李全明
,
邱发贵
,
靳玉伟
,
马荣堂
,
姜振华
功能材料
采用接枝共聚法将具有相变特征的聚乙二醇(PEG)接枝到具有较高熔点的聚乙烯醇(PVA)主链上,得到系列性能稳定的PEG/PVA高分子固固相转变材料,利用DSC法对PEG受限状态下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降温速率增大,峰值温度Tp向低温移动,半结晶时间t1/2逐渐减小,结晶速度G逐渐增大.接枝共聚体系Tp低于纯PEG4000,半结晶时间t1/2大于纯PEG4000.对于接枝共聚体系而言,接枝率对半结晶时间t1/2影响不大,共聚体系中的Avrami指数大多数在2~3之间,比等温结晶更加复杂.运用Jeziorny方法和莫志深方法比较适用于本体系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关键词:
聚乙二醇
,
聚乙烯醇
,
固-固相变
,
接枝共聚
,
受限非等温结晶
高爱君
,
靳玉伟
,
徐樑华
材料研究学报
用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等手段对不同结构成分的石墨纤维进行表征,研究了石墨结构与纤维中氮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高温石墨化过程中,随着氮的减少,石墨微晶堆叠厚度和宽度不断增大,纤维的晶区取向度和石墨化度提高.氮含量大于0.08%时,石墨片层中有氮原子的位置会扭曲变形,不利于石墨微晶的生长,石墨微晶大小、晶区取向度及石墨化度增长比较缓慢;当氮元素含量小于0.08%时,由氮引起的石墨片层缺陷很少,石墨微晶大小、晶区取向度及石墨化度的增长速率随氮的减少而大幅度提高.脱除氮原子虽然不能引起石墨片层的生长,但是含氮石墨片层生长的控制步骤.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
石墨化
,
元素含量
,
微晶结构
,
取向度
,
石墨化度
张海龙
,
靳玉伟
,
徐樑华
复合材料学报
通过溶液聚合得到胺化碳纳米管(Amid-CNT)/聚丙烯腈(PAN)复合溶液,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Amid-CNT/PAN复合纤维.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仪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Amid-CNT对PAN纤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mid-CNT与PAN大分子之间有很强的化学作用力;Amid-CNT在复合纤维中具有很高程度的取向,使PAN纤维中氰基的取向从1.61提高到了2.30;复合纤维在空气中的起始放热温度相对PAN纤维从212.30℃提前到206.01℃,反应放热量从3054 J/g降低到2346 J/g;复合纤维比PAN纤维的起始失重温度提前了3.7℃,在700℃时的剩余质量提高了13.5%;复合纤维的断面比PAN纤维具有更多的絮状结构.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聚丙烯腈
,
取向
,
湿法纺丝
,
复合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