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17)F+p厚靶实验对~(18)Ne共振态性质的研究

胡钧 , 何建军 , 许世伟 , 陈志强 , 张雪荧 , 王建松 , 于祥庆 , 苏俊 , 李二涛 , 王宏伟 , 田文栋 , 李龙 , 张立勇 , 杨彦云 , 马朋 , 章学恒 , 胡正国 , 郭忠言 , 徐星 , 袁小华 , 鲁皖 , 余玉洪 , 臧永东 , 唐述文 , 叶瑞平 , 陈金达 , 金仕纶 , 杜成名 , 王世陶 , 马军兵 , 刘龙祥 , 白真 , 雷祥国 , 孙志宇 , 李湘庆 , 张玉虎 , 周小红 , 徐瑚珊

原子核物理评论

实验通过17F+p共振弹性散射研究了复合核18 Ne激发态中与天体核反应14 O(#,p)17F相关的共振态性质。利用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对弹核碎裂反应产生的放射性束17F进行了分离和提纯。经过降能后,能量为4.22 AMeV的17F束流轰击在T2终端的厚氢靶(CH2)n上。两套(E-ESi探测器望远镜放置在两个不同的探测角度θlab≈2.3°和14°上,对反冲质子的角度和能量进行了测量。实验观测到了复合核18 Ne的几条质子共振能级。通过R-Matrix理论程序对激发函数进行拟合,得到了共振态的能量、自旋、宇称和衰变宽度等共振参数。

关键词: 共振态 , 厚靶方法 , 放射性核束 , R-Matrix拟合

176,178Os新低位激发态的识别

王华磊 , 张玉虎 , 周小红 , 郭应祥 , 雷祥国 , 徐树威 , 谢元祥 , 郑勇 , 柳敏良 , 邢烨炳 , 谢成营 , 宋立涛 , 郭文涛 , T.Hayakawa , M.Oshima , Y.Toh , J.Katakura , Y.Hatssukawa , M.Matsuda , N.Shinohara , T.Ishii , H.Kusakari , M.Sugawara , T.Komatsubara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6.01.004

利用在束实验产生具有β+ / EC衰变性质核素176,178Ir,分析了在束实验条件下获得的γ-γ符合数据,识别出了176Os的4条新能级和13条新γ跃迁、178Os的5条新能级和14条新γ跃迁.籍助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进一步对176Ir的β+ / EC衰变进行了测量,在确认在束测量新γ射线的同时建议了176Ir的一个低自旋同核异能态.通过两准粒子耦合的半经验计算,建议了176,178Ir基态及同核异能态的组态.

关键词: 低位能级纲图 , 在束测量 , 半衰期

新同位素265Bh(Z=107)的合成证据

甘再国 , 郭俊盛 , 吴晓蕾 , 范红梅 , 秦芝 , 雷祥国 , 董成富 , 徐华根 , 陈若富 , 张福明 , 郭斌 , 刘洪业 , 王华磊 , 谢成营 , 冯兆庆 , 郑勇 , 宋立涛 , 骆鹏 , 徐瑚珊 , 周小红 , 靳根明 , 任中洲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12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26Mg离子束轰击243Am靶, 产生了新同位素265Bh.实验中用氦喷技术对产物进行传输, 并用一套具有数对探测器组的转轮收集探测系统对产物进行收集和测量.通过观测265Bh与它的衰变子核261Db及257Lr之间的α衰变的关联, 实现了对新核素的鉴别.实验测得265Bh的α衰变能量为(9.24±0.05) MeV, 半衰期为0.94+0.70 -0.31 s.

关键词: 新核素 , α-α关联 , 母子核模式 , 衰变特性

145Er的β延发质子衰变性质研究

马飞 , 周小红 , 郑勇 , 徐树威 , 谢元祥 , 陈亮 , 张玉虎 , 李占奎 , 强赟华 , 雷祥国 , 郭应祥 , 郭松 , 丁兵 , 王海霞 , 李广顺 , 周厚兵

原子核物理评论

通过92Mo(58Ni,2p3n)熔合蒸发反应生成了非常缺中子核145Er.利用氦喷嘴带传输系统把研究目标核传输到低本底测量站,进行了质子-γ符合测量,得到了不受同量异位素干扰的145Erβ延发质子谱.经过仔细分析与延发质子符合的γ谱,发现了145Er的11/2-同核异能态具有β延发质子衰变性质.经拟合退激144Dy不同激发态γ跃迁的衰变曲线,得出145Er的1/2+基态和11/2-同核异能态的半衰期分别为(1.6±0.6)和(0.6±0.1)s.最后,简单介绍了中重质量区缺中子新核素的合成及衰变研究计划.

关键词: 氦喷嘴带传输系统 , 缺中子核素 , β延发质子衰变

266Bh的α衰变性质研究

秦芝 , 吴晓蕾 , 丁华杰 , 吴王锁 , 黄文学 , 雷祥国 , 徐岩冰 , 袁晓华 , 郭斌 , 杨维凡 , 甘再国 , 范红梅 , 郭俊盛 , 徐瑚珊 , 肖国青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6.04.009

报道了利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提供的26Mg重离子束流轰击243Am靶产生和鉴别已知超重核素266Bh的实验结果.利用转轮收集探测装置依靠母子核遗传关系通过观测Bh同位素与其子核Db和Lr之间的α-α关联事件来鉴别266Bh. 实验中观测到266Bh的α能量为(9.03 ± 0.08) MeV, 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在合成113号元素中第一个衰变链中观测到266Bh的α能量为9.07 MeV相近. 266Bh的半衰期为0.66+0.59-0.26 s, 从实验得到的Qα也符合Z=107的Qα随中子数变化的系统性.

关键词: 266Bh , , 半衰期 , 转轮系统

238U(9Be,5n)242Cm熔合蒸发反应激发函数测量

滑伟 , 张玉虎 , 周小红 , G.deFrance , D.L.Balabanski , G.Georgiev , 郭应祥 , 马飞 , 雷祥国 , 柳敏良 , 李广顺 , 郭松 , 强赟华 , 韩励想 , 袁岑溪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2.02.138

第一次测量到238 U(9 Be,5n)242 Cm熔合蒸发反应的激发函数.通过使用叠层靶,在不改变束流能量的条件下,在线获得20个能量点下的实验数据.利用蒸发余核242 Cm的半衰期较长,且衰变模式是α衰变的特点,用离线测量α放射性的方法得到目标核产额.实验最大截面约1 mb,激发函数曲线的形态和峰值所在的能量位置与现有的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一致.激发函数的实验数据对选择和优化理论模型,推动超铀核区核物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超铀核 , 熔合蒸发余核 , 激发函数 , α衰变 , 叠层靶技术

双奇核170Re高自旋转动带分析

王华磊 , 宋立涛 , 赵维娟 , 刘忠侠 , 张玉虎 , 周小红 , 郭应祥 , 雷祥国 , 柳敏良 , 郑勇 , 温淑贤 , 竺礼华 , 吴晓光 , 许甫荣

原子核物理评论

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42Nd(32S,1p3nγ)170Re布居了缺中子双奇核170Re的高自旋激发态,识别出了该核的一条转动带并建议了其组态为πh1/2 vi13/2.基于对同中子素能级系统性、旋称反转系统性、带内B(M1)/B(E2)、准粒子Routhians、动力学转动惯量和Total Routhian Surface(TRS)等带结构特征的详细分析和讨论,进一步确认了对A=170核区目前最缺中子双奇核高自旋转动带组态、宇称和自旋值的指定.

关键词: 转动带 , 双奇核 , 在束γ谱学

~(139)Pm核中磁转动带的研究

张宁涛 , 张玉虎 , 周小红 , 柳敏良 , 郑勇 , 郭应祥 , 雷祥国 , 丁兵 , 胡钧 , 马飞 , 陈亮 , 王世陶 , 吴晓光 , 郑云

原子核物理评论

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16Cd(27Al,4n)布居了139Pm的高自旋激发态,用12台高纯锗探测器(HpGe)阵列进行了在束γ-γ符合测量。基于γ-γ符合关系及139Pm核已知的能级信息,建立了两条ΔI=1的负宇称带。利用相邻核能级结构的系统性和依据半经典的核子-核子有效作用的理论模型(SPAC)对这两条带能级结构进行了定量计算,认为它们属于磁转动带。

关键词: 在束γ谱学 , 扁椭形变 , 磁转动 , 集体转动

MG转轮收集探测系统的检验实验

甘再国 , 郭俊盛 , 秦芝 , 范红梅 , 吴晓蕾 , 雷祥国 , 郭斌 , 刘洪业 , 李文飞 , 李剑锋 , 徐瑚珊 , 靳根明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3.02.005

利用SFC提供的束流对新建的转轮系统进行了检验实验,得到了相关的实验结果.实验证明了该装置的可靠性,为进一步开展超重核的研究完成了预实验.

关键词: MG转轮 , 衰变链 , 母子核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