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会宾
,
周洪宝
,
蔡庆伍
,
陕钰
,
毛红艳
材料科学与工艺
利用热膨胀仪对实验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不同热处理工艺进行模拟,并对其组织及原奥氏体形貌进行观察,同时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组织内的碳化物进行能谱分析,研究发现,晶粒度对实验钢淬透性影响很小.880℃保温得到的铁素体组织的晶界处存在碳的Cr-Mn-Fe型化合物,少部分碳化物中还发现有Mo元素的存在,碳化物中出现Mo元素后,Cr及Mn元素含量也随之增加.这些碳化物容易诱发铁素体形核并长大,而硼元素难以抑制此类铁素体的生成.920℃保温碳化物溶入基体后,铁素体将不再产生.
关键词:
连续冷却
,
铁素体
,
碳化物
,
淬透性
陕钰
,
王纯
,
蔡庆伍
,
周洪宝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成分优化设计,提高实验钢空冷及风冷时的淬透性能,并以ANSYS数值模拟计算出的厚度为500~1000mm不等的大模块非调质生产时的冷却速度范围为验证条件,验证实验钢的空冷及风冷贝氏体淬透性。结果表明:实验用贝氏体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达到所需的淬透性能要求,在0.01~0.1℃/s冷速范围内,即大于1000mm厚度模块模拟冷速范围,依然获得组织均匀的贝氏体,且硬度范围在393~434HV之间,满足硬度波动在"4-2HRC以内的硬度均匀性条件,可应用于厚度在800~1000mm大模块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非调质试生产中。
关键词:
非调质
,
大模块
,
淬透性
,
数值模拟
,
冷却速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