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华
,
刘成
,
叶晓军
,
钱子勍
,
陈鸣波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不锈钢柔性衬底上制备了不同厚度的硅基p+/n+隧穿结,应用于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分析了其对太阳电池电学和光学特性的影响.发现p+层厚度增加后,电池的开路电压提高,短路电流密度减小;随着n+层厚度的变化,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均存在一个最佳值.将优化后的p+/n+隧穿结分别应用于不锈钢衬底和聚酰亚胺衬底的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分别获得了9.95%(AM0,1353 W/m2)和9.87%(AM0,1353 W/m2)的光电转换效率.
关键词:
柔性衬底
,
隧穿结
,
非晶硅/微晶硅
,
叠层太阳电池
陆剑峰
,
张忠卫
,
池卫英
,
王亮兴
,
陈鸣波
,
彭冬生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4.03.016
报道了对GaAs/Ge太阳电池器件工艺的研究结果.采用细栅厚电极正胶剥离技术制备细栅厚电极,栅线宽度小于15 μm,厚度在5 μm以上;采用NH4OH/H2O2选择性腐蚀液体系去除GaAs帽子层; 采用真空蒸发制备TiO2/SiO2双层减反射膜,电流密度增益可达25%以上;研制出平均效率达到19%(AM0,1 s,25 ℃)以上的GaAs/Ge太阳电池.
关键词:
太阳电池
,
GaAs/Ge
,
器件工艺
柳琴
,
刘成
,
叶晓军
,
郭群超
,
李红波
,
陈鸣波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12.01.008
研究了不同的晶体硅表面钝化方法,测试分析了硅片的少数载流子寿命以及对晶体硅/非晶硅异质结(HIT)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发现适当时间的HF溶液处理、氢等离子体处理和表面覆盖约3nm的本征非晶硅层能有效提高硅片的少子寿命,从而提高HIT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对电池制备工艺综合优化后,得到了基于n型晶体硅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6.75% (Voc =0.596V,Jsc=41.605mA/cm2,FF =0.676,AM1.5,25℃)的HIT太阳电池.
关键词:
晶体硅/非晶硅异质结(HIT)
,
太阳电池
,
表面钝化
,
少子寿命
刘成
,
周丽华
,
叶晓军
,
钱子勍
,
陈鸣波
人工晶体学报
通过对微晶硅太阳电池量子效率的测量,结合微区拉曼光谱和电学特性测试,讨论了本征层的硅烷浓度和等离子体辉光功率对太阳电池量子效率的影响.发现本征层硅烷浓度增加时,电池的长波响应变差,材料结构由微晶相演变成非晶相;等离子体辉光功率的增加造成了电池短波响应的变化.同时发现测量微晶硅太阳电池时使用掩膜板所得短路电流密度与量子效率积分获得的短路电流密度相差不大.将优化后的沉积参数应用于不锈钢柔性衬底的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获得了9.28%(AM0,1353 W/m2)和11.26%(AM1.5,1000 W/m2)的光电转换效率.
关键词:
太阳电池
,
量子效率
,
柔性衬底
,
微晶硅
,
非晶硅/微晶硅
王亮兴
,
张忠卫
,
池卫英
,
陆剑峰
,
陈鸣波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4.03.015
采用低压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VPE)工艺,分别在p型和n型Ge衬底上生长了GaAs电池,发现Ge甚至可以扩散到GaAs电池结区,导致电池性能严重下降,而Ga和As的扩散,常常导致异常Ⅳ曲线; 在GaAs外延层观察到的主要晶体缺陷是反相畴和线位错,通过降低生长温度和优化成核条件,获得了较好的界面特性,在n-Ge衬底上获得了效率为20.2% (AM0,25 ℃,2 cm×4 cm)的GaAs电池,在p-Ge衬底上获得了性能较好的Ge电池.
关键词:
太阳电池
,
GaAs/Ge
,
界面
万斌
,
陈鸣波
,
周细应
,
沈嘉年
,
李文戈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纯钛片进行阳极氧化,得到长度约2 μm的TiO_2纳米管,在AgNO_3溶液中TiO_2纳米管在紫外光照射下,成功的将Ag~+离子还原为Ag单质,并沉积在TiO_2纳米管表面;用XRD,SEM和XPS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Ag微粒(10~120 nm)是以单质的形式,不均匀的分布在TiO_2纳米管表面,并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Ag/TiO_2纳米管光电催化效率随Ag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最佳值后降解效率就会下降:实验显示Ag含量为1.15%的Ag/TiO_2纳米管降解效率最高,紫外光照射3 h后,初始浓度为10×10~(-6)mol/L的亚甲基蓝溶液降解率达到100%,比未掺杂Ag的TiO_2纳米管降解效率提高了22.98%.
关键词:
阳极氧化
,
TiO_2纳米管
,
Ag掺杂
,
光电催化
万斌
,
陈鸣波
,
周细应
,
王伟
,
李文戈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285
在0.5wt%NaF +1mol/L Na2SO4溶液中, 20V电压下, 通过阳极氧化的方法, 在纯Ti片表面制备出与基底垂直、排列整齐有序的TiO2纳米管, 将制得的TiO2纳米管在500℃、氨气的气氛下退火2h, 然后, 在0.5mol/L AgNO3溶液中用12W的紫外灯照射24h, 制备出Ag/TiO 2-x Nx纳米管, 并用XRD, SEM 和 XPS进行表征. 实验结果显示, 在紫外光下, Ag/TiO 2-x Nx纳米管的光电催化降解效率比TiO2纳米管的光电催化降解效率提高了39.68%; 在可见光下, Ag/TiO 2-x Nx纳米管的光电催化降解效率比TiO 2-x Nx纳米管可见光光电催化的降解效率提高了12%. 可见光光电催化16h后, 初始浓度为10×10-6 mol/L的亚甲基蓝降解率达到50.53%.
关键词:
阳极氧化
,
TiO2 nano-tubes
,
doping
,
photoelectrocatalytic degradation
刘成
,
周丽华
,
叶晓军
,
钱子勍
,
陈鸣波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11.02.006
在不锈钢柔性衬底上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制备了不同结构的n型硅薄膜,测试了在其上生长的微晶硅太阳电池的电学输出特性.发现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随n型层的硅烷浓度线形变化,短路电流密度则存在一个最优值,这与n型层引起的本征层中的孵化层和结构演变有关.将优化后的n型层应用于不锈钢柔性衬底的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获得了9.28%(AM0,1353W/m2)和11.26%(AM1.5,1000W/m2)的光电转换效率.
关键词:
柔性衬底
,
硅薄膜
,
微晶硅太阳电池
,
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
万斌
,
陈鸣波
,
周细应
,
王伟
,
李文戈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285
在0.5wt%NaF+1mol/L Na_2SO_4溶液中,20V电压下,通过阳极氧化的方法,在纯Ti片表面制备出与基底垂直、排列整齐有序的TiO_2纳米管,将制得的TiO_2纳米管在500℃、氨气的气氛下退火2h,然后,在0.5mol AgNO_3溶液中用12W的紫外灯照射24h,制备出Ag/TiO_(2-x)N_x纳米管,并用XRD,SEM和XPS进行表征.实验结果显示,在紫外光下,Ag/TiO_(2-x)N_x纳米管的光电催化降解效率比TiO_2纳米管的光电催化降解效率提高了39.68%;在可见光下,Ag/TiO_(2-x)N_x纳米管的光电催化降解效率比TiO_(2-x)N_x纳米管可见光光电催化的降解效率提高了12%.可见光光电催化16h后,初始浓度为10×10~(-6)mol/L的亚甲基蓝降解率达到50.53%.
关键词:
阳极氧化
,
TiO_2
,
纳米管
,
掺杂
,
光电催化降解
万斌
,
沈嘉年
,
陈鸣波
,
王东
,
张新荣
,
李谋成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6.009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纯Ti片表面制备出结构整齐有序的TiO2纳米管阵列,研究了溶液体系和pH值对TiO2纳米管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TiO2纳米管,20V反应15h,质量分数为0.5%HF+1mol/L(NH4)H2PO4溶液中TiO2纳米管直径为70~90nm,长度约2.2μm.以纳米管薄膜为光阳极,施加0.45V的外加偏压,在125W紫外光照射4h后,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的亚甲基兰COD降解率达到93%.
关键词:
阳极氧化
,
TiO2纳米管
,
亚甲基兰
,
光催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