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京宜
,
张海永
,
孟宪林
,
憨化景
,
陈蓉蓉
,
刘连河
,
王乐乐
,
王君
涂料工业
以自制丙烯酸锌树脂为主要成膜物,加入吡啶硫酮锌(ZnPT)和吡啶三苯基硼烷(PK)这2种有机防污剂及填料等配制成无铜自抛光防污涂料.分析了有机防污剂含量对涂料基本性能的影响;通过防污涂料浅海浸泡实验考察涂料在实际海洋环境中的防污性能.结果表明:当ZnPT与PK的质量比为6∶4时,无铜丙烯酸锌基防污涂料具有良好的防污性能.
关键词:
海洋防污
,
无铜
,
吡啶硫酮锌
,
吡啶三苯基硼烷
曹京宜
,
孟宪林
,
张海永
,
侯梦洁
,
夏俊华
,
陈蓉蓉
,
王乐乐
,
王君
,
刘连河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24.008
采用乳化交联法中的复乳法(o/w/o型)制备负载Sea-Nine 211的壳聚糖(CS)微球,并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应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壳聚糖浓度、投料比、交联剂浓度对微球制备的影响.载有疏水性防污剂Sea-Nine 211的壳聚糖微球的包覆率和缓释性能都比较良好,缓释的防污剂对海洋硅藻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壳聚糖微球
,
乳化交联法
,
包覆率
,
缓释
,
Sea-Nine 211
曹京宜
,
张海永
,
张寒露
,
严明龙
,
李亚坤
,
王臣业
,
刘连河
,
陈蓉蓉
涂料工业
以丙烯酰氧基三异丙基硅烷(TIPSA)、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甲氧基乙酯(2-MEA)为共聚单体,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出丙烯酸氟硅烷共聚树脂.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探讨了共聚树脂在海水及海藻溶液浸泡前后的表面元素变化.通过将丙烯酸氟硅烷共聚树脂与50%松香溶液混合,以氧化锌、滑石粉为助剂,氧化亚铜为防污剂,制备了以丙烯酸氟硅烷共聚树脂为基体树脂的自抛光防污涂料,并通过浅海浸泡实验对防污涂料的防污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合成的丙烯酸氟硅烷共聚树脂为基体树脂制备的防污涂料具有良好的实海防污性能.
关键词:
自抛光
,
防污涂层
,
丙烯酸氟硅烷共聚树脂
郭艳宏
,
赵小平
,
陈蓉蓉
,
宋川
,
李占双
材料导报
采用添加有机小分子N,N-二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DZ)的方法,对HTPB型聚氨酯阻尼材料进行了改性研究.结果表明,DZ以熔融状态加入到聚氨酯复合材料反应体系时,所得复合材料的阻尼性有大幅度的改变,tgδ在整个测试温度范围内有很大的提高,最高值由改性前的0.3增大到0.56.
关键词:
有机小分子
,
改性
,
阻尼
,
动态力学性能
郭艳宏
,
陈蓉蓉
,
宋川
,
李占双
材料导报
在聚氯酯(PU)/乙烯基树脂(VER)互穿网络聚合物中掺杂受阻胺(DZ)制备了有机杂化PU/VER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动态力学热分析仪(DMA)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和阻尼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纯净DZ为晶态,但在复合材料中DZ具有晶态、与聚合物基质形成氢键、无序聚集态等多种形态,DZ的加入提高了该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
关键词:
聚氨酯
,
乙烯基树脂
,
受阻胺
郭艳宏
,
赵小平
,
李占双
,
陈蓉蓉
材料导报
采用预聚体法制备了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型聚氨酯弹性体,并采用了化学改性的方法对HTPB型聚氨酯弹性体进行了改性研究.结果表明:以分子量为3100的HTPB作软段,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硬段,预聚体中-NCO的含量控制在4.5%~5.0%之间,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占25%时,弹性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最好.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
改性
,
力学性能
,
耐水性
郭艳宏
,
宋川
,
陈蓉蓉
,
陈野
材料导报
通过动态力学热分析仪(DMA)和差示扫描热分析仪(DSC)研究了由聚氨酯(PU)与N,N-二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DZ)组成的混杂材料的阻尼性能.对PU/DZ混杂材料的DMA分析表明,DZ的加入使PU/DZ混杂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同时阻尼因子明显增大.DSC研究表明,PU/DZ混杂材料中的DZ有3种存在状态.DZ加入量的不同会对PU/DZ混杂材料的阻尼性能产生很大影响.
关键词:
有机小分子
,
聚氨酯
,
改性
,
阻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