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电压激励下四边简支压电层合板的振动分析

陈熹 , 薛春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 1673-2812.2015.05.027

以压电陶瓷-金属-压电陶瓷对称层合板为研究对象,依据小挠度弯曲理论,根据Hamilton原理和Rayleigh-Ritz法推导出了电压激励下压电层合薄板的振动方程.以四边简支的压电层合薄板为算例,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瞬态动力学分析,仿真结果与理论值基本相符,验证了本文理论的正确性;通过改变电压幅值的大小分析其对中心节点位移响应幅值以及x,y方向应力幅值的影响.通过改变阻尼大小分析其对薄板横向位移的影响.数值模拟了薄板中心处节点x,y方向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薄板最大应力出现位置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所得结论可为压电振子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压电层合板 , Hamilton原理 , 横向振动 , ANSYS

Nb、K共掺对BiFeO3纳米晶体结构和磁性的影响?

杜奕全 , 邓施列 , 冼慧敏 , 张弜 , 陈熹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22.00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i1-x Kx Fe1-x Nbx O3(0≤x≤0.05)纳米晶体,并研究 Nb、K 共掺杂对 BiFeO3样品晶格结构和磁学性质的影响。根据 XRD图谱和 Rietveld精修可知,所有样品保持 R3 c相,晶格常数a、c,晶胞体积V和 Fe-O-Fe发生微弱的变化。XPS测量显示,少量的 Nb、K 共掺杂不引起样品中 Fe3+和 Fe2+比例的变化。磁测量表明,所有掺杂样品的磁性都得到了增强。当掺杂量x=0.01时,剩余磁化强度Mr 达到最大值,Mr=0.1978 emu/g,相比于纯BiFeO3增大了18倍。低掺杂时剩余磁化强度Mr 增大,可能是由于掺杂样品中存在束缚磁极化子引起的。

关键词: 铁酸铋 , 溶胶-凝胶法 , 晶体结构 , 磁学性质 , 束缚磁极化子

植酸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新进展

张洪生 , 杨晓蕾 , 陈熹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1.04.005

植酸是一种新型金属多齿螯合剂,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单分子有机保护膜,从而防止金属的腐蚀.介绍了植酸在金属防腐、磷化和钝化等工艺中的应用.

关键词: 植酸 , 金属防护

Ca掺杂对多晶LuMnO3结构和磁性的影响

欧伟强 , 陈熹 , 何丽群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18.002

使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Ca掺杂的多晶LuMnO3,其掺杂浓度为0≤x≤0.6,分别使用X射线衍射仪、拉曼散射仪以及物理性质测量系统对Lu1xCaxMnO3多晶样品的结构、拉曼振动模式以及磁性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Ca掺杂含量x=0时,样品的结构为纯的六方相;随着x的增大,样品的结构逐渐从六方相向正交相转变;当x=0.5、0.6时,样品的六方相结构完全转变成纯的正交相.此外,样品的磁化强度在x=0.4时达到最大值,其原因是样品Mn3+与Mn4+之间的双交换作用在x=0.4处达到了峰值,使样品的铁磁性达到最强.

关键词: 多铁材料 , 锰氧化物 , 结构相变 , 磁化强度

植酸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

张洪生 , 杨晓蕾 , 陈熹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2.04.015

介绍了植酸在金属防腐、磷化、钝化等工艺中的最新开发应用成果.应用结果表明,植酸确为一种优良的金属缓蚀成膜添加剂,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 植酸 , 金属防腐 , 低温磷化 , 无铬钝化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