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Mn对低碳钢中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影响

李辉成 , 岳旭东 , 陈淑英 , 杨鸿铭

钢铁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4.023

采用热膨胀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研究Mn对低碳钢中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温度和凝固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随着Mn含量的提高,转变初始温度降低,转变区间变大;生成的铁素体晶粒尺寸变大;针状铁素体数量增加;凝固组织的显微硬度增加.

关键词: 低碳钢 , 先共析铁素体 , , 转变温度 , 凝固组织

冷轧双相钢在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和织构演变

水恒勇 , 金光灿 , 陈淑英 , 岳旭东 , 赵爱民 , 唐荻

机械工程材料

通过模拟双相钢的热镀锌退火处理,研究了钢的组织和织构演变。结果表明:冷轧后试验钢加热到630℃时,在变形铁素体晶界附近出现少量再结晶晶核,当加热温度升高至690℃时,变形组织已基本消失,再结晶过程基本完成;在再结晶过程中析出的细小弥散TiC、NbC相对{111}织构的形核具有促进作用,阻碍了不利织构的形核,从而使得γ织构密度增强,α取向线上的{001}〈110〉至{112}〈110〉范围内的织构密度减弱,甚至消失;在再结晶晶核长大阶段,TiC、NbC相对{111}织构的长大具有阻碍作用,使得{001}〈110〉织构密度升高。

关键词: 双相钢 , 再结晶 , 织构 , 退火

四种不同仿古铸铁在3.5%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成小林 , 陈淑英 , 李秀辉 , 张然 , 潘路 , 梅建军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全浸试验和动电位极化方法比较了四种不同的仿古铸铁在3.5%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结果表明, 仿古灰口铸铁的腐蚀速率较仿古白口铸铁高; 两种灰口铸铁中, 低硫试样较高硫试样的腐蚀速率高, 耐腐蚀性能差; 两种白口铸铁中, 低硫含量的试样与高硫含量的腐蚀速率和耐腐蚀性能均接近; X射线衍射仪分析表明四种铸铁的腐蚀产物均含有纤铁矿、磁铁矿和针铁矿, 其中疏松不稳定的纤铁矿含量最多, 并未发现海水打捞铁器中常见的腐蚀产物-四方纤铁矿.

关键词: 仿古铸铁 , 3.5% NaCl solution , corrosion behavior

四种不同仿古铸铁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成小林 , 陈淑英 , 李秀辉 , 张然 , 潘路 , 梅建军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全浸试验和动电位极化方法比较了四种不同的仿古铸铁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仿古灰口铸铁的腐蚀速率较仿古白口铸铁高;两种灰口铸铁中,低硫试样较高硫试样的腐蚀速率高,耐腐蚀性能差;两种白口铸铁中,低硫含量的试样与高硫含量的腐蚀速率和耐腐蚀性能均接近;X射线衍射仪分析表明四种铸铁的腐蚀产物均含有纤铁矿、磁铁矿和针铁矿,其中疏松不稳定的纤铁矿含量最多,并未发现海水打捞铁器中常见的腐蚀产物-四方纤铁矿.

关键词: 仿古铸铁 , 3.5%NaCl溶液 , 腐蚀行为

包晶反应产物侧向生长速度的研究

常国威 , 金光灿 , 陈淑英 , 李青春 , 岳旭东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0.00409

针对Fe-C合金包晶反应过程中,γ相沿L/δ界面侧向生长速度的实测值远远大于Bosze和Trivedi[2]模型的计算值的问题,分析了包晶反应过程中固/液界面前沿溶质浓度分布状况,得到了金属熔体中圆柱形固相生长时固/液界面前沿溶质浓度分布表达式.以Jackson[9]提出的熔体中粗糙界面生长速度公式为基础,确定了适合计算合金包晶反应产物侧向生长速度的公式,并将其应用于Fe-C和Fb-Ni合金的包晶反应过程,计算结果表明,Fe-C和Fe-Ni合金的包晶反应产物γ相的侧向生长速度计算值与Shibata等[4]和Mcdonald等[5]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Fe-C和Fe-Ni合金包晶反应时所测得的γ相沿L/δ界面侧向生长速度的实验值基本吻合.

关键词: 包晶反应 , 凝固过程 , 晶体生长 , 生长速度

熔体过热处理对AZ91D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陈淑英 , 陈智麟 , 邵秉川 , 武洋 , 常国威

稀有金属

采用自制的电阻炉研究熔体过热温度对AZ91D镁合金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Z91D镁合金的铸态组织随着熔体过热温度的提高由树枝晶形态向等轴晶转变,晶粒尺寸逐渐减小,超过850℃后晶粒尺寸变化不大.AZ91D镁合金的抗拉强度、条件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均随熔体过热温度的提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力学性能在850℃时达到最大值.DSC分析表明,提高熔体温度使凝固开始点温度降低,凝固区间缩小,临界晶核半径减小,增加了熔体中的过冷度,提高了熔体中非均匀形核率,是镁合金晶粒细化的主要原因.熔体过热温度的提高导致共晶温度提高,使共晶相粗大.

关键词: AZ91D镁合金 , 熔体过热处理 , 晶粒细化 , 力学性能

熔体温度对Al-18Mg2Si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陈淑英 , 邵秉川 , 陈智麟 , 常国威

稀有金属

研究了熔体温度对原位自生Al-18Mg2Si(质量分数,%)复合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熔体温度的提高,Al-18Mg2Si复合材料中,初生Mg2Si由粗大的树枝状变成多边形状、块状,有的成为颗粒状.熔体温度为870℃时,初生Mg2Si最细小,平均晶粒尺寸为12 μm(形状因子最大);超过870℃后,晶粒尺寸略有增大(形状因子减小).随着熔体温度的提高,共晶Mg2Si由片层状变为颗粒状,而后又变成颗粒状和棒状的混合组织,共晶团尺寸先减小后增大.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延伸率、硬度随熔体温度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并在870℃过热时,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DTA分析表明,随着熔体温度的提高,合金的凝固开始温度先降低后升高,形核过冷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熔体温度达到870℃时,形核过冷度最大,复合材料的硬度最大,耐磨性最好.

关键词: Al-18Mg2Si复合材料 , 熔体温度 , 初生Mg2Si , 力学性能

铋含量对原位自生Mg2Si/AZ91D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陈淑英 , 邵秉川 , 陈智麟 , 常国威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6.03.006

制备原位自生Mg2Si/AZ91D复合材料,研究铋变质剂含量对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铋变质剂后,原位自生Mg2Si/AZ91D复合材料中初生相Mg2 Si由粗大的树枝状变成细小的多边形状和颗粒状,共晶相Mg2Si由汉字状变成短棒状和蠕虫状,Mg17Al12相由连续网状分布变成弥散板条状分布.铋含量为0.8%时,初生相Mg2Si最细小,平均晶粒尺寸为13 μm,比未变质时减小了81%.铋含量为0.8%时Mg2Si/AZ91D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290 MPa和6.7%,比未变质时分别提高25.5%和109%.

关键词: Mg2Si/AZ91D复合材料 , 铋含量 , 力学性能 , 原位自生 , 初生相Mg2Si

浇铝法制备铜铝复合铸锭时过渡层凝固过程与组织

陈淑英 , 常国威 , 岳旭东 , 李青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343-1

采用浇铝法制备铜铝复合铸锭,研究液体铝与固体铜复合过程中过渡层的凝固过程与组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铜铝复合铸锭中过渡层由α(Al)+α(Al)?CuAl2共晶、α(Al)?CuAl2共晶、CuAl2+α(Al)?CuAl2共晶和Cu9Al4四种组织组成,浇注温度、铜板外表面强制冷却方式以及浇注后到开始强制冷却时间不影响过渡层内组织种类,但过渡层内各种组织占过渡层厚度的比例随工艺参数而变化。过渡层顶部的纯铝最先开始凝固,而后α相以枝晶的方式、CuAl2相以平面晶或胞晶方式分别从过渡层的两侧向过渡层内生长。铜板外表面冷却强度越强,α枝晶越发达,CuAl2相越容易长成平面晶。

关键词: 铜包铝 , 浇铝法 , 过渡层 , 凝固过程 , 凝固组织

连铸钢坯一次枝晶间距及“鼓肚”的影响

陈淑英 , 常国威 , 吴春京

钢铁研究学报

探讨了铸坯中一次枝晶间距的变化规律及其“鼓肚”量对枝晶间距的影响。通过确定凝固速度的表达式,定量计算了连铸过程中一次枝晶间距。结果表明,“鼓肚”的存在,使柱状晶生长初期一次枝晶间距出现增大、减小、再增大的周期性变化趋势,当固液界面向正弦波的波峰处运动的过程中,一次枝晶间距逐渐增大,当固液界面向正弦波的波谷处运动的过程中,一次枝晶间距逐渐减小。“鼓肚”量增加时,一次枝晶间距变化的幅度增大。在凝固的中后期,波峰和波谷处的一次枝晶间距基本相等,表明枝晶进入稳定生长的阶段,此时“鼓肚”对枝晶间距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关键词: 连铸;一次枝晶间距;鼓肚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