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钧
,
刘素文
,
冯光建
,
王萍
,
陈永刚
硅酸盐通报
本文以氧氯化锆、氧化铒、二氧化钛等为基本原料,利用沉淀超声法合成了一种由上转换材料ZrO2(Er3+)复合TiO2的光催化剂.用荧光光谱仪测量了上转换材料在420 nm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光谱,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了ZrO2(Er3+)/TiO2催化剂的光催化能力.以甲基橙为降解对象,研究了在可见光下不同复合量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并与紫外光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上转换材料ZrO2(Er3+)复合后的光催化剂其催化性能优于二氧化钛,且很好的提高了TiO2催化剂的光谱响应范围,大大提高了可见光利用率.
关键词:
ZrO2(E3+)
,
TiO2
,
沉淀
,
超声
,
降解
张彩珍
,
陈永刚
,
刘肃
,
王永顺
材料导报
利用溶胶-凝胶旋涂法制备了Na/Mg共掺ZnO薄膜.通过与未掺杂及只掺Mg的ZnO薄膜的对比分析,重点研究了Na/Mg共掺ZnO薄膜的结构、光学及电学特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X射线衍射(XRD)图谱、透射光谱及PL谱的分析结果表明,Na/Mg共掺有利于提高ZnO薄膜的结晶特性及c轴择优取向性.Na/Mg共掺会使得ZnO薄膜的禁带宽度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小于单独掺Mg引起的禁带宽度增加.消除氧空位缺陷后,Na/Mg共掺ZnO薄膜将是一种很好的紫外发光材料.霍尔效应分析结果表明,Na/Mg共掺杂可将ZnO薄膜导电性从N型转变为P型,且使电阻率有很大幅度的增加.
关键词:
ZnO
,
Na/Mg共掺
,
溶胶-凝胶
,
薄膜
陆丰
,
曹凤豫
,
李承基
,
张永祥
,
陈永刚
金属学报
本文报道了用端淬法和热膨胀试验研究微量Ca对58CrV钢淬透性和CCT曲线的影响和用Auger能谱(AES)分析断口表面的Ca及其它合金元素含量的结果。表明,微量Ca明显提高钢的淬透性,在连续冷却时降低珠光体转变及贝氏体转变的临界冷却速度,提高Ms点Auger谱分析表明,Ca在奥氏体晶界有十分明显的晶界偏聚,并促进C、Cr、Si的晶界偏聚认为微量Ca除了脱氧去硫和改善硫化物形貌作用外,还有合金化的作用。
关键词:
微量Ca
,
hardenability
,
CCT diagram
,
grain boundary segregation
,
null
益小苏
,
许亚洪
,
唐邦铭
,
陈永刚
,
张子龙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4.09.001
复合材料的结构一体化技术包括结构整体化和结构-功能一体化两个方面.复合材料吸能结构属于典型的结构-功能一体化结构.以复合材料管形件为基础,发现提高管形件轴向性能如增加编织结构的轴向纤维纱数,或调整预浸料复合材料铺层尽可能地平行于轴向,或提高复合材料层间韧性(即高CAI值)等,都有利于提高吸能效果.在整体化制造方面,研制和验证了织物复合材料正弦波梁的液态成型制造技术.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吸能行为
,
正弦波梁
,
液态成型
,
编织结构
陈永刚
,
刘素文
,
冯光建
,
张华勇
,
王萍
,
于小钧
硅酸盐通报
以TiCl4为钛源,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不同氮、镧掺杂量的TiO2纳米粉;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纳米粉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采用XRD、FT-IR、UV-Vis等方法表征其结构及光吸收性能.结果表明:溶剂热法制备的TiO2以锐钛矿为主相,N、La掺杂可以促进其向金红石相转变,并且在TiO2表面生成Ti-O-N键和Ti-O-La键.氮、镧掺杂TiO2纳米粉表现较好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其中掺杂4%N,0.4%La(物质的量比)光催化剂的吸收红移至580 nm,并且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活性比纯TiO2提高了5.5倍.
关键词:
二氧化钛
,
掺杂
,
溶剂热法
,
可见光
,
光催化
陈永刚
,
许亚洪
,
益小苏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4.12.009
研究了碳纤维增强高韧环氧树脂5288复合材料薄壁圆管件的轴向压溃行为和引发角尺寸之间的关系.对15°,45°,60°引发角的相同尺寸试件分别进行轴向压溃试验,记录了试验过程中的结构载荷力-位移曲线,对照各组不同引发角的管形件轴向压溃过程的峰值压溃载荷、最小压溃载荷后发现,当引发角为60°时,结构的峰值压溃载荷最高,最小压溃载荷最低.对试验件失效后组织进行微观分析后发现,对应于不同引发角,由于接触状态不同,圆管件发生了不同方式的压溃失效,导致了结构吸能力-位移曲线的变化.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圆管件
,
引发机制
,
吸能
李克
,
商学军
,
陈永刚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4.04.03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精浆中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ation,LPO)含量,研究了有正常生育能力的男子和不育症患者精浆中LPO含量水平差异及其对男子不育症的影响.精浆样品经酸化后,分解生成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与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缩合反应形成紫红色产物,以Lichrospher C18化学键合硅胶为固定相,0.025 mol/L KH2PO4 (pH 6.2)-甲醇(体积比为58∶42)为流动相进行色谱等度分离,在532 nm波长下检测,并对各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所建立的分析条件下,MDA-TBA缩合物的色谱保留时间约为4 min,峰形清晰对称,与样品中其余内源性物质分离完全,定量准确.MDA浓度在0.10~2.50 μmol/L内与峰面积之间的线性良好.MDA峰面积批间(n=5)、批内(n=7)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8%和3.1%,样品测定回收率为90.0%~98.8%.方法已应用于因脂质过氧化反应过高所致男性不育症的研究.除阻塞性无精子症组外,其余各不育组与正常生育组相比,精浆中MDA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脂质过氧化
,
丙二醛
,
精浆
,
不育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