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春
,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7.02.034
研究了不同水热碱性条件下(糖)醇对Cu2+的还原,通过控制不同水热条件及添加不同种类和质量的(糖)醇,借助XRD和SEM分析,得到了不同的产物及形貌.当不加任何(糖)醇时,产物为CuO,其形貌随[OH-]/[Cu2+]增大而由薄带和球形颗粒向薄片转变;当在不同[OH-]/[Cu2+]的体系中分别添加不同种类和质量的(糖)醇时,可以得到具有多种形貌的Gu2O和线状、棒状、立方六角状、颗粒状等形貌的金属铜.本研究可得结论是,水热条件下,[OH-]/[Cu2+]值可以决定还原产物形貌,(糖)醇的加入可以与Cu2+或其络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加入的质量和种类可以决定产物的形貌.研究结果为新型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水热还原
,
铜及铜氧化物
,
(糖)醇
,
形貌
,
新材料
邓兆龙
,
邓慧宇
,
陈庆春
,
賀沿沿
,
张小广
,
那兵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7.01.016
以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为水相单体,对苯二甲酰氯为油相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通过控制单体浓度制备出具有荷负电特征的超支化聚酰胺纳滤膜.该膜对1000 mg/L NaCl、Na2 SO4、MgCl2、MgSO4的脱除顺序为Na2 SO4>MgSO4>MgCl2>NaCl,对硫酸钠的脱除率为73.5%.在明确该膜分离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操作压力、Mg 2+浓度等因素对纳滤膜吸附镁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操作压力和进料液浓度均有助于缩短膜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且吸附量略有增大;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该膜的吸附动力学比较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并且理论分析初步表明镁离子主要吸附在膜表面及孔内部.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
,
纳滤膜
,
界面聚合
,
分离特征
,
吸附
陈庆春
,
刘晓东
,
邓慧宇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1.015
借助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利用CuSO4·5H2O和NaOH为主要原料,考察了作为还原剂的多元醇种类、多元醇的量、水热反应温度、NaOH的量等条件对产物铜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范围内,要得到具有微纳结构的叶状铜的水热制备条件是:D-山梨醇作还原剂,醇与Cu2+的摩尔比不超过1/2,水热温度为180℃,NaOH的量不影响叶状铜的形成.
关键词:
微纳结构
,
叶状铜
,
水热制备
,
晶体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