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新型工艺制备Fe/Cr/Si复合薄膜的结构研究

陈宏霞 , 马学虎 , 陈嘉宾 , 白涛

功能材料

采用改进的水热法和新型工艺在SUS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Fe/Cr掺杂SiO2薄膜,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EPMA)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深度分析(XPS)等检测手段对薄膜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膜层主要分为两层:表层为共溶氧化物层;底层为Cr、Fe的氧化物,主要为尖晶石结构和Si网状结构.通过XPS检测结果得知,Si元素的加入不是简单的物理混合,而是与金属元素生成了Si-Fe键,进一步提高了膜层的结合力和耐酸性.

关键词: 改进水热法 , Fe/Cr/Si , 复合膜 , Si-Fe键

含有不凝气体的蒸汽滴状冷凝传热实验研究

周兴东 , 马学虎 , 张宇 , 兰忠 , 白涛 , 陈嘉宾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对饱和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在垂直表面上滴状冷凝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的压力条件下不凝气对冷凝传热的影响.与膜状冷凝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滴状冷凝对含有不凝气的蒸汽冷凝传热有强化作用;在较高的冷凝压力下不凝气体对传热的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不凝气 , 滴状冷凝 , 强化传热 , 界面效应

壁面涂层构型对垂直降膜流动特性的影响

王群昌 , 马学虎 , 陈嘉宾 , 薄守石 , 陈宏霞 , 苏凤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利用特种表面涂层材料对实验管壁进行改性,使液膜形成沟流,实现液膜的内外表面溶液重新掺混;管外涂层的不同构型形成表面张力梯度表面,在吸收过程中可引导液滴向液膜方向运动,促进液膜扰动,从而达到强化传质的目的.通过液膜流动的可视化照片和液膜波动特性的实验结果,对不同状况下的流动形态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 界面效应 , 波动液膜 , 表面张力 , 表面涂层

不锈钢表面功能性硅氧烷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闫斌 , 陈宏霞 , 陈嘉宾 , 马学虎 , 于庆杰 , 彭乔

功能材料

采用双功能性1,2-二(甲氧基二乙氧基硅基)乙烷为原料,在奥氏体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硅氧烷膜(BMBSE),并通过FTRA-IR、SEM、EIS、动电位极化曲线及接触角测量仪对薄膜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致密完整无缺陷的双功能性BMBSE硅氧烷通过形成Si-O-Fe化学键与不锈钢基体结合;硅烷膜与水的接触角为94.2°,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在55%的溴化锂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和EIS测试表明,双功能性硅氧烷BMBSE膜极大的改善了不锈钢的耐腐蚀能力.同时,给出了不锈钢表面双功能性硅氧烷BMBSE膜的阻抗模型以及相关拟合参数.

关键词: 功能性硅氧烷 , 1,2-二(甲基二乙氧基硅基)乙烷 , SUS304不锈钢 , 防腐蚀

多孔涂层横向抽吸效应强化膜状凝结换热的研究

马学虎 , 陈嘉宾 , 王补宣

工程热物理学报

研究多孔涂层界面抽吸效应对强化膜状凝结换热的影响。考察了多孔涂层的特性参数对凝液膜厚度和换热系数的影响。与Nusselt理论预示值对照表明,多孔涂层界面抽吸效应是强化膜状凝结换热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强化冷凝传热 , 多孔涂层 , 界面抽吸效应

功能性有机硅烷膜对金属腐蚀防护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闫斌 , 陈宏霞 , 陈嘉宾

材料保护

功能性有机硅氧烷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是一种新型的表面防护处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介绍了功能性有机硅氧烷的结构和分类,探讨了功能性硅氧烷膜的腐蚀防护机理,总结了金属表面耐腐蚀性功能硅氧烷膜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以期对金属表面腐蚀防护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 腐蚀防护 , 功能性有机硅烷 , 金属表面处理

烧结多孔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的实验研究

汪琳 , 马学虎 , 陈嘉宾

工程热物理学报

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径金属粉末烧结制备的多孔涂层表面对垂直管外水蒸气冷凝传热的强化作用.发现:粒径为50 μm的细粉覆盖一层及两层的多孔管的传热效果反而不如光管,使冷凝传热效果恶化;而粉末粒径为250 μm的烧结表面的强化传热特性比光管提高10%~15%,而且也明显优于粒径为50 μm的表面.同时,两种不同粒径表面,两层粉末错落堆积烧结表面的传热效果也优于单层粉末烧结表面.基于孔隙微观结构变化对冷凝液流动与导热的影响分析讨论了多孔烧结表面强化膜状冷凝传热的机理.

关键词: 强化冷凝传热 , 烧结多孔涂层 , 孔隙微观结构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