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予东
,
许晓静
,
陆文俊
,
蒋凌
,
马文海
,
郭云飞
,
王子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经过轧制驱动等通道转角大应变加工的商业纯铝的强化机理.基于XRD分析和Taylor公式的定量计算说明,轧制驱动ECA大应变CP Al的内部位错密度很低.通过晶体微区取向分析技术(EB SD)对大应变材料内部的小角度界面和大角度界面进行表征,发现材料内部大多数是小角度晶界;基于Hall-Petch关系对大应变纯铝的强化机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其强化主要来自于小角度晶界强化.
关键词:
大应变
,
X射线衍射仪
,
晶体微区取向分析技术
,
强化机理
许晓静
,
蒋凌
,
陆文俊
,
卢予东
,
费震旦
,
成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轧制技术对退火态5052铝合金进行大应变加工,并进行后续200℃/1h、350℃/1 h、500℃/1h的热处理,研究了轧制及热处理对5052铝合金的硬度、拉伸性能和晶体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可以有效提高5052铝合金的硬度与屈服强度.由于材料在244.8℃时再结晶,350℃/lh和500℃/1 h的后续热处理使5052铝合金的硬度和拉伸性能持续下降.XRD分析得出轧制及后续热处理未能有效调控合金的晶体取向.基于Taylor公式的定量计算说明,轧制变形过程中所引入的位错只是5052铝合金强度提升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
轧制
,
热处理
,
拉伸性能
,
晶体取向
,
位错强化
陆文俊
,
许晓静
,
卢予东
,
王子路
,
郭云飞
,
马文海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析后续热处理对轧制-ECA大应变纯铝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ECA加工后的纯铝以小角度晶界为主,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小角度晶界所占比例减小,材料硬度先上升后下降,强度则持续下降.200℃以上温度的退火可以显著消除大应变加工后材料内部的拉长纤维组织;当退火温度超过300℃时,平均晶粒尺寸明显增大.
关键词:
电子背向散射衍射
,
大应变技术
,
热处理
,
小角度晶界
,
微观结构
许晓静
,
陆文俊
,
蒋凌
,
卢予东
,
王子路
,
郭云飞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5.08.013
采用轧制驱动等通道转角(ECA)大应变技术对退火态5052铝合金进行大应变加工,并对大应变5052铝合金分别进行后续200℃×1h,350℃×1h,500℃×1h的热处理,研究了大应变加工及后续热处理对5052铝合金的硬度、拉伸性能和晶体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驱动等通道转角大应变技术可以显著提高5052铝合金的硬度与强度,尤其是屈服强度从107上升到275 MPa,硬度从HV60.7~HV115.6,提升幅度高达90%;后续200℃×1h退火后合金发生一定程度的回复,硬度小幅下降(从HV115.6下降到HV105.8);后续350℃×1h和500℃×1h退火使合金的硬度与拉伸性能明显下降,材料发生明显再结晶现象,500℃×1h退火后合金的力学性能回复到原始状态,但织构强度显著降低,晶体处于无择优取向状态.本文说明轧制驱动等通道转角大应变技术结合后续热处理可以有效调整合金晶体取向,但退火温度超过250℃后材料力学性能难以保证;对于纯铝来说,ECA加工后的后续热处理温度为250℃时,能够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组织均匀性.
关键词:
等通道转角
,
热处理
,
力学性能
,
晶体取向
陈洋
,
许晓静
,
陆文俊
,
王子路
,
徐驰
,
张景玉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6.08.001
以7085铝合金(Al-7.48Zn-1.51Mg-1.42Cu-0.15Zr)为试验对象,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0M)、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EBSD)研究了固溶—大变形—时效工艺下7085铝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抗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常规固溶—时效工艺,固溶—大变形—时效工艺是调控7085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有效手段,它能够显著细化晶粒,增加小角度晶界数量,位错密度上升,同时还可以提高7085铝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晶间腐蚀、剥落腐蚀).相比于压缩变形加工,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加工由于可以降低织构和更为有效的细化合金组织,其提高合金性能的能力更强.100℃时效下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排序为:固溶—ECAP—时效(晶间腐蚀二级,剥落腐蚀PC)>固溶—压缩变形—时效(三级,EA)>固溶—时效(四级,EB+).
关键词:
7085铝合金
,
固溶—大变形—时效
,
微观组织
,
抗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