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
陈志
,
赵红卫
,
赵阳阳
,
孙良亭
,
杨尧
,
钱程
,
武启
,
马鸿义
,
张文慧
,
张子民
,
张雪珍
,
刘占稳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2.141
为了提高强流ECR离子源的引出束流品质,分别设计了1#和2#引出系统,利用束流引出模拟软件PBGUNS对1#和2#引出系统进行了质子束流引出与传输的模拟计算,结合实际测得的发射度数据分析引出系统,发现2#引出系统比1#引出系统引出束流品质高。对ECR离子源引出系统的电势等位线分布等参数引起的球差进行了简单数学推导及MATLAB绘图,并结合1#和2#引出系统束流相图模拟结果证明了球差会使引出束流品质有效发射度增长,通过适当加大电极孔径可改善束流聚焦情况,得到了束流光学聚焦较好的束流引出系统设计。
关键词:
ECR
,
束流引出系统
,
电势等位线分布
,
球差
钱程
,
陈志
,
马鸿义
,
武启
,
张文慧
,
王云
,
杨尧
,
方兴
,
孙良亭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1.032
ECR离子源的等离子体阻抗对其微波传输与阻抗匹配设计至关重要.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现有的2.45 GHz ECR质子源上,对等离子体阻抗进行了测量.首先用水吸收负载代替等离子体负载测量得到了所用微波窗阻抗,然后根据质子源测量数据,推算得到了等离子体阻抗.实验结果表明,脊波导输出端阻抗与后续负载不完全匹配,等离子体阻抗随微波功率变化呈非线性.这些结果为ECR离子源过渡匹配和微波窗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ECR离子源
,
等离子体阻抗
,
脊波导
,
阻抗匹配
唐城
,
钱程
,
孙良亭
,
张雪珍
,
张子民
,
李中平
,
赵环昱
,
卢旺
,
赵红卫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4.02.164
使用电子枪对ECR(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等离子体注入外电子束是继铝衬弧腔、偏压盘之后,对等离子体电子的额外补充的又一种手段,通过向弧腔中注入一定能量与流强的电子束,以期提高引出束流的流强与电荷态.但由于该方法可控参数繁多,经验积累与报道资料都很少,且设计与操作远不如偏压盘等手段简便,故一直未能得到深入研究.通过以三维仿真软件CST粒子工作室对注入到弧腔电子束的运动轨迹的模拟结果为依据、以18 GHz ECR蒸发冷却源为平台,进行了ECR等离子体注入电子束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当注入电子束能量超过1800 eV时,会产生一种引出的离子束流的激增现象.在这个现象中,脉冲与直流的流强均比未注入电子时要高,束流电荷态向高价方向移动,且可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控制这种现象.最后对于这种电子并未通过共振面,却能起到提高电荷态与流强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认为该现象在改善直流束与脉冲束性能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ECR等离子体
,
电子枪
,
注入组件
,
磁约束
,
共振面
曹培培
,
吴华强
,
李文婷
,
钱程
功能材料
采用微波法在不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合成碳纳米管负载组成可控的Co1-xNix/MWCNTs(x=0.2、0.5、0.6、0.8)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TEM、SAED和EDX等技术进行表征,用VSM测试了样品的磁性.结果表明,Co1-xNix纳米粒子均匀地负载在碳纳米管表面;当x=0.2、0.5、0.6、0.8时,Co1-xNix合金均为面心立方结构;其磁性能与合金的组成密切相关,随着合金中Co含量的增加,矫顽力(Hc)和饱和磁化强度(Ms)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当x=0.5时,Co0.5Ni0.5/MWCNTs的Hc和Ms均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Co1-xNix合金
,
磁性
,
微波合成法
陈杨
,
钱程
,
宋志棠
,
闵国全
材料研究学报
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粒径为200-500 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依靠正负电荷间作用力将样品分散在经过亲水处理的硅热氧化片刚性衬底上,借助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压痕技术测定了PS颗粒样品的力学性质;依据样品的力-位移曲线,根据弹性力学接触模型,计算出PS微球样品的压缩杨氏模量为2-3 GPa (Hertz模型)和2-6 GPa (Sneddon模型).结果表明,微球样品的杨氏模量计算值略低于PS块体材料,且随着粒径的增加而缓慢增大.Hertz模型更适于计算本文制备的亚微米级PS微球的压缩杨氏模量.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聚苯乙烯微球
,
原子力显微镜
,
压缩杨氏模量
,
Hertz模型
,
Sneddon模型
陈爱莲
,
钱程
,
苗乃明
,
陈杨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41021.002
基于正负电荷间的静电作用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苯乙烯-氧化硅(PS-SiO2)杂化颗粒,通过调节正硅酸乙酯的用量对样品的SiO2壳层厚度进行控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在微观尺度上测定杂化颗粒的力-位移曲线,根据Hertz接触模型和Sneddon接触模型,考查了SiO2壳层厚度对样品压缩弹性模量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结果显示,杂化颗粒中PS内核尺寸为(197士9)nm,壳层由SiO2纳米颗粒组成,在本试验范围内杂化颗粒样品的壳厚为11~16 nm.在Hertz接触模型条件下,PS微球的弹性模量为(2.2±0.5) GPa,其数值略低于PS块体材料.当SiO2壳厚由11 nm增至16 nm时,杂化颗粒的弹性模量从(4.4士0.6) GPa增至(10.2士1.1) GPa,其数值明显低于纯SiO2,且更接近于PS内核.
关键词:
复合磨粒
,
杂化颗粒
,
核-壳结构
,
弹性模量
,
原子力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