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娟
,
郭新立
,
郝威
,
王蔚妮
,
张灵敏
,
李琦
,
陈坚
,
王增梅
,
孙立涛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60.26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孔洞为300~500μm骨架完好的三维石墨烯,并采用晶种诱导法在三维石墨烯表面原位生长直径为100 n m左右、长度达28.0μm的ZnO纳米棒,从而制备出高度结晶的三维石墨烯/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用XRD、SEM 进行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曲线(CV 曲线)及时间电流曲线(I‐t曲线)电化学测试方法,测试三维石墨烯/氧化锌纳米结构复合材料对双氧水的检测情况。结果显示,采用新方法制备的三维石墨烯/氧化锌纳米结构复合材料作为电极对双氧水表现出优异的检测性能,检测限为1μmol/L ,且线性检测范围为10~120μm o l/L。
关键词:
三维石墨烯
,
ZnO 纳米棒
,
晶种诱导
,
双氧水
郝威
,
郭新立
,
张艳娟
,
王蔚妮
,
张灵敏
,
王增梅
,
陈坚
,
于金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1.004
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LPCVD)制备了高质量的单层石墨烯薄膜,通过湿法转移将所制备的单层石墨烯无损覆盖到两条平行粘贴在Si O 2/Si衬底上的热释放胶带表面,胶带间距约500μm,进而对试样进行加热和切割,获得与Si O 2/Si 衬底紧密结合的石墨烯条带(约10000μm×500μm),最后采用掩膜法在石墨烯条带上蒸镀金电极,构建成背栅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该方法简单易行,电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石墨烯与金电极具有良好的欧姆接触,室温下,石墨烯的空穴迁移率约为735 cm2/(V?s),且表现出了石墨烯所特有的双极性特征。背栅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转移特性曲线表现出了滞回行为,且随着施加栅压的增大,滞回行为越来越显著,展示出高的性能可靠性。
关键词:
石墨烯
,
场效应晶体管
,
滞回行为
王蔚妮
,
郭新立
,
张灵敏
,
郝威
,
于金
,
孙立涛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60.15
NaBH4还原的石墨烯(RGO)膜上原位生长金纳米粒子(Au NPs),用获得的Au NPs/RGO 复合材料催化有机污染物对硝基苯酚(4‐NP)的还原。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未添加其它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利用RGO对Au3+进行还原,Au NPs在RGO表面分布均匀密集,可以有效改善RG O 材料的亲水性和催化剂在水相反应体系中的分散性。另外,Au NPs表面无包覆剂,有利于Au表面活性位点与反应物的充分接触,大幅提高催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 nAu/n4‐NP =3%,45.%和6%的复合材料进行催化,动力学常数分别高达07.17,12.1和25.11 min-1,催化性能远优于同等摩尔(nAu/n4‐NP =4.5%)的单一Au NPs。在约4℃静置40 d后,该催化剂(nAu/n4‐NP=45.%)仍能在240 s内完成对4‐N P的催化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稳定性能。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Au NPs)/石墨烯(RGO)复合材料
,
催化反应
,
对硝基苯酚(4-NP)
蔡亚菱
,
李亚飞
,
王增梅
,
张耀
,
陈坚
,
郭新立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60042
以钼酸钠(Na2MoO4·2H2O)、硫脲(NH2CSNH2)、CTAB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了MoS2/C球状纳米花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TG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CTAB添加量对MoS2/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有部分无定形碳嵌入了MoS2层间,并抑制了MoS2(002)面的堆积.电化学测试表明:与纯MoS2相比,MoS2/C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当加入0.025 g CTAB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730 mAh/g,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比容量稳定在415 mAh/g.在此基础上讨论了MoS2/C球状纳米花复合材料的可能生长机理以及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MoS2/C复合材料
,
锂离子电池
,
负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