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氮化铝含量对SiC-AlN复相陶瓷常压烧结性能的影响

马奇 , 郭兴忠 , 李海淼 , 杨辉 , 傅培鑫 , 高黎华 , 李志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无压烧结(2050℃、Ar气氛)制备SiC-AlN复相陶瓷,利用XRD、SEM、EDAX等分析了AlN含量对复相陶瓷的致密程度、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N含量的增加,陶瓷主晶相由等轴状向棒状或片状转变且晶粒尺寸明显细化;断裂方式由单一穿晶断裂向沿晶断裂过渡.AIN含量为10%时,复相陶瓷相对密度高达97%,烧结性能最好,有晶粒拨出和撕裂效应.

关键词: 碳化硅 , 复相陶瓷 , 氮化铝

h-BN对SiC-YAG-BN复相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

郭兴忠 , 杨辉 , 马奇 , 李海淼 , 傅培鑫 , 高黎华 , 李志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YAG为烧结助剂,引入h-BN,采用无压烧结制备出SiC-YAG-BN复相陶瓷,采用XRD,SEM等测试技术分析h-BN的引入对复相陶瓷的致密程度、物相组成、断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BN的引入,复相陶瓷致密性明显降低,气孔率增加.烧结助剂'YAG对h-BN的浸润性差,导致h-BN与YAG和SiC之间弱结合,片状h-BN结构形成支架结构,阻碍复相陶瓷收缩致密,但是能产生裂纹偏转、裂纹消耗及微裂纹等增韧机制.

关键词: 碳化硅 , 复相陶瓷 , 氮化硼

流化床对撞式气流粉碎制备SiC超微粉

郭兴忠 , 杨介更 , 王建武 , 曹明 , 高黎华 , 傅培新 , 杨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3.06.009

采用流化床对撞式气流粉碎(QLM-80K)对工业用SiC粉体进行超微化处理,考察了工作压力对超微化的影响;并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扫描电镜、XRD对超微化前后的SiC粉体进行粒度、形貌及结构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压力愈高,SiC粉体的超微化效果愈明显.工作压力为0.6MPa时,超微化前后SiC粉体的平均粒径由3.01μm降至0.75μm,粒径小于2.5μm的比例由82.86%升至99.85%,粒径主要分布由0.4~1.5μm和8~23μm的双峰分布变为0.4~1.2μm的单峰分布,分布宽度从25.125降到0.833;颗粒主要以片状、小块状存在,分布均匀,超微化前存在的大块状颗粒基本消失,团聚现象明显减少;超微化前后SiC粉体的晶型都属于α-SiC(6H),超微化后各主要衍射峰的强度减弱、半高宽有所宽化.

关键词: SiC粉体 , 流化床对撞式气流粉碎 , 超微化

纳米TiN增韧SiC陶瓷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

李海淼 , 郭兴忠 , 杨辉 , 傅培鑫 , 高黎华 , 李志强 , 李祥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纳米TiN和亚微米SiC粉体为原料,采用湿法球磨和喷雾干燥技术制备了均匀分布的SiC/TiN(np)纳米复合粉体,并通过无压烧结工艺制备出SiC/TiN(np)纳米复合陶瓷,研究了纳米TiN颗粒对SiC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N的引入抑制了SiC晶粒的生长,材料的断裂方式以沿晶断裂为主,裂纹产生偏转和分叉,使材料的抗弯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557 MPa、21 GPa和6.6 MP·am0.5.

关键词: 纳米TiN , SiC , 显微结构 , 力学性能

掺氮TiO2溶胶改性竹炭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戴嘉璐 , 郭兴忠 , 傅晓建 , 施少君 , 曹晶金 , 张玉青 , 杨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竹炭是以竹材为原料经高温炭化获得的固体产物,具有丰富的孔道和比表面积,但也存在着易饱和吸附等缺点.研究了竹炭的微观结构,并采用掺氮TiO2溶胶对竹炭进行了复合改性,利用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效应来提高竹炭的功效.研究结果表明:竹炭主要由导管、维管束、细胞壁构成,细胞壁微孔是竹炭的高比表面积、高吸附的主要原因;竹炭改性后,TiO2颗粒主要富集在竹炭表面,使竹炭的光催化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上述研究为长效功能竹炭的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 竹炭 , 二氧化钛 , 光催化

溶胶-凝胶法制备锆/有机硅复合薄膜

陆静娟 , 郭兴忠 , 杨辉 , 张瑞捷 , 张俊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6.05.028

以氧氯化锆(ZrOCl2·8H2O)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先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共缩聚反应在聚碳酸酯(PC)板表面制备了锆/有机硅复合薄膜,采用TG/DTA、FTIR、UV-VIS、金相显微镜及铅笔硬度测试方法对复合薄膜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共缩聚反应,PC板表面形成带有机基团的无机交联网络结构,基本骨架由Si-O-Si,Si-O-Zr,Zr-O-Zr组成;当KH-550与氧氯化锆的物质的量比不低于2∶1时,涂膜PC板的透过率较高,表面较平整;去离子水对薄膜性能的影响较小,水与氧氯化锆的用量在80∶1~20∶1内均可以.PC板镀膜后硬度也由2B提高到H,膜层与基体的结合较好,不易脱落.

关键词: 氧氯化锆 ,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 薄膜 , 缩聚

用竹炭和硅藻土为原料制备含炭建筑材料

李文彦 , 杨辉 , 郭兴忠 , 涂志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竹炭、硅藻土和粘土为原料,通过干压成型-高温烧成法制备出一种用于内墙装饰的含炭建筑材料,分析了竹炭/硅藻土质量比及烧成温度对含炭建筑材料的物化性能、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竹炭、硅藻土和粘土三种原料复合可以制备较高气孔率、较高强度的含炭建筑材料,其物相主要为石英相与莫来石相,呈现规则孔道结构;在竹炭/硅藻土质量比为15/60,烧成温度为1150℃时,含炭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其破坏强度可达459.7N,吸水率10.55%,显气孔率18.4%,达到国标GB/T 4100-2006附录L中对BⅢ类陶质砖的性能要求,而且该材料的比表面积达到34.86m2/g,远红外辐射率达到0.904,具备远红外及吸附等功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室内功能装饰材料.

关键词: 竹炭 , 硅藻土 , 粘土 , 建筑材料

溶胶-凝胶法引入烧结助剂制备SiC-Y3Al5O12复相陶瓷

王建武 , 杨辉 , 郭兴忠 , 高黎华 , 李祥云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5.03.010

以碳化硅、六水硝酸钇、九水硝酸铝和六次甲基四胺为主要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引入Al2O3和Y2O3复合烧结助剂,液相烧结制备得到SiC-Y3Al5O12(Y3Al5O12简称YAG)复相陶瓷.采用DTA、TEM、XRD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引入复合烧结助剂过程及复合烧结助剂对SiC-YAG陶瓷的烧结性能、力学性能、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凝胶在920℃左右已完全转变成YAG相,最终获得的YAG粒径小,并均匀分散在SiC表面的SiC-YAG复合粉体;复合粉体先干压、再等静压成型后,在1860℃下烧结45 min,所制得复相陶瓷的相对密度达到了96.5%,抗弯强度达到486 MPa,断裂韧性达到5.7 MPa·m1/2.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SiC-Y3Al5O12复相陶瓷 , 液相烧结 , 显微结构

含Co、Ni、Fe锂铝硅玻璃的析晶机制

郭兴忠 , 杨辉 , 沈哲 , 陈明形 , 项延杭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以Li2O-Al2O3-SiO2(锂铝硅)微晶玻璃为研究对象,采用DTA、XRD、IR和SEM等测试技术研究含Fe2O3、Co2O3、Ni2O3锂铝硅玻璃的析晶动力学和晶化过程,分析着色剂成分Co2O3、Ni2O3对锂铝硅玻璃晶化过程及结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着色剂成分不仅决定锂铝硅微晶玻璃的着色度,而且还影响锂铝硅玻璃的析晶过程和显微结构;着色剂的加入可提高锂铝硅玻璃的析晶温度,但降低析晶动力学参数,且高Co2O3含量的降幅大于高Ni2O3含量的.着色剂对锂铝硅玻璃析晶能力的影响主要与着色离子的离子半径、电场强度及对断裂硅氧四面体联结能力有关.

关键词: 微晶玻璃 , 锂铝硅酸盐 , 着色剂 , 析晶动力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