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常乐
,
张建良
,
肖洪
,
贾凤娟
,
祁成林
,
庞清海
钢铁
提出喷吹煤粉有效热的概念,推导出其计算公式,并选用3种典型的唐钢喷吹煤粉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3种煤粉的有效热与煤比呈非线性关系,其有效热值都比通常汁算煤粉在回旋区燃烧放出的热量要大.因此,对过去的理论燃烧温度计算公式中煤粉项热量进行了修正.修正结果表明:当煤比小于120kg/t时,修正前后的理论燃烧温度值几乎一致,但当煤比继续升高,修正后的理论燃烧温度大于修正前,并且其差值越来越大.这可能意味着煤粉大喷吹时,过去理论燃烧温度计算值偏低.
关键词:
有效热
,
喷煤
,
高炉
,
理论燃烧温度
肖洪
,
张建良
,
贾凤娟
,
庞清海
,
朱广跃
,
郑常乐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30595
为了研究更为合理的高炉喷吹煤混合方案,利用热重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单煤的燃烧性和煤中有机官能团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不同混煤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中-OH官能团数量随着煤化度的加深而减少,-CH3官能团数量则随着煤化度的加深而增加.燃烧性稍差的烟煤在混煤中对无烟煤的助燃作用更强,官能团结构相近的无烟煤和烟煤搭配更易于获得燃烧性好的混煤.
关键词:
高炉
,
喷煤
,
混煤
,
燃烧性
郑常乐
,
张建良
,
章鹏程
,
王海洋
,
郭建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40746
为了拓展高炉喷吹燃料资源,研究了由长焰煤低温热解提质后得到的提质煤作为高炉喷吹煤利用的可行性.试验采用TG/DTG差热分析对提质煤的燃烧性和反应性进行研究,运用SEM电镜对提质煤与F煤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提质煤的燃烧性和反应性均明显优于F煤,这主要是由于提质煤在低温热解过程中挥发分析出,煤粉颗粒结构遭到破坏,产生大量孔隙和棱角结构所致.配加提质煤的混煤燃烧结果表明,提质煤与F煤燃烧具有协同反应作用,混煤的燃烧性和反应性都明显提高,有利于高炉喷吹煤粉在高炉中燃烧利用.高炉喷吹提质煤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配加提质煤焦比、燃料比下降,当提质煤配比达40%时,燃料成本下降9.84元/t,经济效益可观.
关键词:
高炉
,
喷吹煤粉
,
提质煤
,
燃烧性
,
反应性
张建良
,
郭建
,
王广伟
,
张路明
,
徐涛
,
郑常乐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60045
为了研究在炼焦过程中配加铁矿粉对焦炭性能的影响,在气煤中配加0、5%和10%的铁矿粉炼制铁焦,采用I-型转鼓、差热分析仪、SEM、XRD和光学显微镜对铁焦的强度、反应性、微观结构、微晶结构和光学组织进行研究,并采用Coats-Redfern方法计算气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气煤中配加铁矿粉可以有效提高铁焦的转鼓强度及反应性,随着铁矿粉配比的增加,铁焦的堆垛高度Lc值逐渐减小,石墨化程度降低,并且铁焦的气孔逐渐减小,且附着于气孔表面的铁原子密度增大,出现成片含铁区域,焦炭结构中各向同性结构和镶嵌结构减少,残炭结构增多。根据动力学分析可知,配加0、5%和10%的铁矿粉制得的铁焦,其活化能分别为228.4、235.5和256.7 kJ/mol,并且发现表观活化能与指前因子具有动力学补偿作用。
关键词:
气煤
,
铁矿粉
,
气化反应
,
强度
,
反应性
,
光学组织
,
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