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电场极性对池沸腾换热影响的实验研究

董智广 , 郁鸿凌 , 黄烜 , 李瑞阳

工程热物理学报

利用EHD技术对工质R123进行了非均匀高压电场下电场极性对池沸腾换热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加正、负电压,强化系数均随热流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最终达到稳定值;高热流密度下,正电压有较弱的强化效果,负电压对沸腾换热具有削弱作用;正电压下的强化换热效果优于负电压下的强化换热效果.

关键词: EHD , 沸腾换热 , 强化传热 , 非均匀电场 , 极性

单个汽泡周围的电场数值研究

董伟 , 李瑞阳 , 郁鸿凌 , 黄烜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明晰电场对汽-液两相系统的效应,本文针对均匀电场作用下的汽液两相流中附着于壁面的单个汽泡,建立了数学模型,考虑了汽泡的存在对电场分布的影响.通过求解电场控制方程,得到了均匀电场作用下汽泡周围及其内部的电势及电场分布的数值解.这为进一步研究EHD作用下的两相系统中汽泡的行为,揭示EHD强化沸腾换热机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电水动力学 , 汽泡 , 电场分布 , 数值模拟

加热炉热过程动态操作数学模型

董伟 , 陈海耿 , 李瑞阳 , 郁鸿凌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加热炉生产特点,建立了钢坯加热过程的动态操作数学模型,分析了待轧时间变化时炉内钢坯温度分布情况.并针对加热炉待轧的灰色性,采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得出了相应合理的待轧优化控制策略.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适合于在线控制.

关键词: 加热炉 , 数学模型 , 灰色局势决策 , 待轧策略

EHD强化水平管外沸腾传热的试验研究

李瑞阳 , 施伯红 , 郁鸿凌 , 陈之航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研究对水平管外沸腾换热的EHD强化进行了试验,得出了沸腾换热系数与外加电场的电压、管壁热流密度等相关参数的关系,并对试验现象和外加电场的功耗进行了分析,为探索EHD强化沸腾传热的机理和理论以及它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强化传热 , 沸腾传热 , EHD

非均匀高压电场强化R11池沸腾传热实验研究

黄烜 , 李瑞阳 , 郁鸿凌 , 朱丹萍

工程热物理学报

利用EHD技术进行了工质R11的池内平板沸腾强化传热实验研究.在该实验中,换热面为一平板并接地作为0电极,高压电极为平行于换热面的线状电极.实验的热流密度为1~25 kW/m2,电压为0~士25 kV,得出了正、负电压下换热系数、壁面过热度、EHD强化系数和热流密度之间的变化关系,为进一步揭示EHD强化传热的机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EHD , 沸腾传热 , 强化传热 , 非均匀电场

均匀高压电场强化R123池沸腾传热实验研究

黄烜 , 郁鸿凌 , 董智广 , 李瑞阳

工程热物理学报

利用EHD技术进行了工质R123的池内平板沸腾强化传热实验研究.在该实验中,换热面为一平板并接地作为0电极,高压电极为平行于换热面的网状电极.实验结果表明,正电压的强化效果较好,电压越高,强化效果越好.低热流密度下,EHD对沸腾换热的强化效果比高热流密度的强化效果好.起沸点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同不加电压时相比,在20 kV时,起沸点提高了4倍.

关键词: 电水动力学 , 沸腾换热 , 强化传热 , 均匀电场

R11/R134a混合工质管束外沸腾传热的EHD强化试验研究

黄烜 , 郁鸿凌 , 李瑞阳 , 王发刚 , 刘永启 , 董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EHD强化技术对R11/R134a混合工质进行管束外沸腾传热的试验研究,以试验所获得的大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电场电压、热流密度与换热系数、强化系数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不同工质组分对EHD强化效果的影响,为探索EHD强化沸腾换热的机理以及将其推广到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关键词: EHD , 沸腾传热 , 强化传热 , R11/R134a混合工质

电场作用下离散相行为研究

李瑞阳 , 董伟 , 郁鸿凌 , 黄烜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明晰电场对两相系统中离散相的作用,本文针对均匀电场作用下两相系统中的单个离散相的行为进行了可视化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通过建立电场数学模型,得到了均匀电场作用下两相系统的电场分布;运用电应力表面积分的方法求得了离散相所受的电场力.并于试验中观察了不同粒径的离散相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其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关键词: 电水动力学 , 电场分布 , 离散相

环冷机余热回收与利用系统的能量分析

刘传鹏 , 李国俊 , 林文佺 , 李明浩 , 许渡姜 , 郁鸿凌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254

根据某钢厂的环冷机系统回收与利用烧结矿显热的工艺流程,绘制了能流图、(火用)流图,并建立相关能量评价指标,采用热平衡方法和(火用)分析方法对环冷机的余热回收利用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了余热资源在回收与利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火用)量损失、热效率与(火用)效率.结果表明:环冷机、余热锅炉2个环节的热效率分别为26.78%和45.60%,(火用)利用效率分别为22.88%和45.08%,环冷机是余热回收与利用的薄弱环节;目前影响余热回收与利用的主要因素是环冷机取热段的漏风问题、第三段冷却废气所携带的显热尚未被利用以及烧结矿层的气固换热过程.

关键词: 环冷机 , 余热 , 回收利用 , 热效率 , (火用)效率

烧结余热梯级利用及脱硫脱硝一站式解决方案

刘传鹏 , 杨东伟 , 惠建明 , 朱国荣 , 郁鸿凌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50364

结合某钢铁厂430 m2烧结机及环冷机的烟气气氛和温度分布情况,提出烧结烟气的脱硝-余热利用-脱硫一站式解决方案。根据烧结烟气的气氛和温度将烧结烟气划分成3部分:非脱硫脱硝系烟气(115℃)、脱硫脱硝系烟气(86℃)和脱硫系烟气(360℃)。其工艺流程为,首先利用冷却机中温段热空气(150℃)和脱硫系烟气以及其他外部热源对脱硫脱硝系烟气进行加热,使脱硫脱硝系温度达到270~320℃后进入脱硝装置,采用低温NH3-SCR法进行脱硝;其次将270~320℃已脱硝的烟气通入余热锅炉内生产蒸汽,产生的蒸汽一部分用于烧结矿料的预热,其余部分并入蒸汽管网;然后将160℃的锅炉尾部烟气与换热后的脱硫系烟气通入浓缩塔中,与来自脱硫塔的硫酸铵溶液接触换热,烟气冷却至最佳脱硫温度70~80℃后进入脱硫塔内,采用湿式氨法脱硫技术进行脱硫,与此同时硫酸铵溶液因水分的蒸发而浓缩,烟气的余热进一步得到有效利用。本工艺可使烧结系统烟气的余热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以及烟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烧结 , 余热回收 , 梯级利用 , 脱硫脱硝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