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生
,
吴文政
,
俞应炜
,
邹爱华
,
郜友彬
,
陈佳
,
吴武英
,
任卫华
,
徐林花
,
颉三刚
,
廖小军
,
谭树杰
,
蒋磊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8.019
为了改善SiCp 与Al基体之间的界面,在碱性条件下,甲醛作为还原剂,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SiCp 表面沉积铜层,然后采用无压渗透方法制备SiCp/Al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3D立体视频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来分析化学镀后 SiCp 和复合材料的表面、界面形貌、组织结构及物相,并通过 EDS能谱对复合材料表面元素成分分析,利用激光闪光法测定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结果表明,相比酒石酸钾钠单一络合剂,采用酒石酸钾钠和 EDTA-2Na 组成的双络合剂的SiCp 镀层更致密,且镀层未被氧化,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界面厚度为2.5~3μm,有 AlCu2相生成,无Al4 C3脆性相存在.室温下,镀铜后的复合材料热导率达到181 W/(m·K),远高于没有表面改性的复合材料热导率102 W/(m·K).
关键词:
SiCp/Al 复合材料
,
化学镀
,
微结构
,
界面
,
热导率
周贤良
,
聂轮
,
华小珍
,
叶志国
,
崔霞
,
陈庆军
,
邹爱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在510L钢表面制备氧化皮。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氧化皮的截面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定其结构;并采用干湿周期浸润实验、扫描Kelvin探针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不同结构的氧化皮热轧带钢在0.01 mol/L NaHSO3溶液的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氧化皮厚度增加和微观孔隙增多;在保证氧化皮连续、氧化皮/基体结合良好的情况下,氧化皮厚度对氧化皮耐蚀性能起到较大作用;不同温度下生成的热轧带钢氧化皮的耐蚀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580、560、550和500℃。
关键词:
热处理温度
,
氧化皮
,
组织结构
,
耐蚀性
周贤良
,
朱敏
,
华小珍
,
叶志国
,
崔霞
,
邹爱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利用不同冷却方式在SS400热轧带钢表面形成了不同结构的氧化皮,通过腐蚀形貌宏观观察、SEM、EDS、XRD、失重法、干湿周期浸润腐蚀加速实验和电化学方法对不同结构氧化皮的热轧带钢在NaHSO3溶液中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不同冷却方式下所制热轧带钢的氧化皮均主要由Fe3O4组成,另含有Fe2O3和Fe。随着冷却速度的减小,氧化皮中Fe3O4的含量增加,但未发现有FeO;随炉冷却所制热轧带钢的氧化皮较厚且均匀,并存在分层现象(外层为Fe2O3,内层为Fe3O4+Fe),在NaHSO3溶液中耐蚀性最好;装罐冷却所制氧化皮较均匀平整,耐蚀性次之;自然空冷所制氧化皮存在着较多的缺陷,耐蚀性最差。
关键词:
冷却方式
,
oxide scale
,
corrosion behavior
,
corrosion resistance
邹爱华
,
吴开阳
,
周贤良
,
张建云
,
白润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SiC颗粒经不同氧化时间的氧化行为,采用无压渗透法制备了体积分数大于55%的SiCp/Al复合材料,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与界面形貌,探讨了氧化及界面反应对复合材料热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C颗粒在1100℃氧化时,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其氧化增重及氧化层的厚度均增加,但氧化时间大于6h时,其增加速率减缓;经氧化处理后,颗粒尖角明显钝化,所制备复合材料颗粒分布均匀,致密度比颗粒未氧化时要高;且氧化改变了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及结合,未经氧化颗粒表面出现了短棒状A14C3,4h氧化后颗粒表面形成了八面体MgAl2O4,6h氧化后仍有残余的SiO2;随氧化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热导及界面热传导系数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这与不同氧化时的实际界面状况密切相关.
关键词:
SiCp/5052Al复合材料
,
氧化
,
界面
,
导热性能
叶志国
,
彭新元
,
周贤良
,
华小珍
,
董应虎
,
邹爱华
电镀与涂饰
以钛板为基体,通过热分解H2IrCl6,TaCl5和H2SiO3的混合涂液制备了Ti/IrO2-Ta2O5-SiO2阳极,研究了SiO2含量对Ti/IrO2-Ta2O5-SiO2阳极电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SiO2后Ti/IrO2-Ta2O5-SiO2阳极电催化活性降低;适量SiO2可以提高Ti/IrO2-Ta2O5-SiO2阳极稳定性.当涂液中Si的摩尔分数为5%时,Ti/IrO2-Ta2O5-SiO2阳极的稳定性最好;当Si的摩尔分数达到20%时,其稳定性低于未掺SiO2的电极的稳定性.
关键词:
钛基材
,
二氧化铱
,
五氧化二钽
,
二氧化硅
,
阳极
,
析氧
,
电催化活性
,
稳定性
余志华
,
张建云
,
周贤良
,
邹爱华
金属功能材料
概述了电子封装用SiCp/Al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分析了基体成分、增强体SiCp颗粒体积分数、增强体SiCp颗粒尺寸及形貌、热处理工艺以及复合材料中界面对SiCp/Al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复合材料热导率的理论计算模型与测试方法.
关键词:
电子封装
,
SiCp/Al复合材料
,
热导率
李多生
,
周贤良
,
左敦稳
,
邹爱华
功能材料
采用直流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DCPJCVD)制备曲面金刚石膜,等离子体稳定性对金刚石膜生长十分重要.研究表明,曲面金刚石膜长时间生长,阳极积聚石墨碳点,等离子体流动受阻失稳,金刚石膜含较多杂质.通过对阳极除碳处理,可维持稳定的等离子体、稳定的电子温度Te、均匀的活性原子及原子基团密度.制备的金刚石膜经SEM、Raman等表征,发现曲面金刚石膜致密、晶粒均匀,仅发现金刚石特征峰,制备的曲面金刚石膜质量较高.
关键词:
曲面金刚石膜
,
CVD
,
直流等离子体
,
稳定性
宋龙飞
,
周贤良
,
崔霞
,
华小珍
,
邹爱华
,
唐龙书
腐蚀与防护
对SiC颗粒(SiCp)进行了1 100 C高温氧化处理,并制备了SiCp/Al复合材料.采用化学浸泡试验、扫描电镜、失重曲线、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氧化处理时间对SiCp/Al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氧化处理后SiC颗粒表面形成不同形貌的SiO2氧化层,该氧化层可阻碍高温下铝液与SiC颗粒直接接触,避免了有害界面反应的发生,阻碍容易发生水解反应的Al4C3的生成,进而提高SiCp/Al复合材料的耐蚀性.
关键词:
氧化处理
,
SiCp/Al复合材料
,
耐蚀性
邹爱华
,
邹晋
,
许武波
,
董应虎
材料导报
采用QM-1SP4-CL行星式球磨机将Mo、Cu粉简单混合和机械合金化后进行压片,在1250℃液相烧结1.5h后获得致密的Mo-30Cu合金;添加1.5%硬脂酸作造孔剂的Mo、Cu混合粉压片在1050℃固相烧结1.5h后获得孔隙率为33.186%的Mo-30Cu合金.利用激光热导仪测定所制备的Mo-30Cu合金的热导率.采用Maxwell模型、Hasselman and Johnson模型、单元结构模型和多相系统的传导性计算Mo-30Cu合金的理论热导率值.通过Mo-30Cu合金的热导率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较,得出适用于不同工艺状态的Mo-30Cu合金的热导率模型.
关键词:
Mo-Cu合金
,
孔隙率
,
热导率模型
周贤良
,
朱敏
,
华小珍
,
叶志国
,
崔霞
,
邹爱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利用不同冷却方式在SS400热轧带钢表面形成了不同结构的氧化皮,通过腐蚀形貌宏观观察、SEM、EDS、XRD、失重法、干湿周期浸润腐蚀加速实验和电化学方法对不同结构氧化皮的热轧带钢在NaHSO3溶液中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不同冷却方式下所制热轧带钢的氧化皮均主要由Fe3O4组成,另含有Fe2O3和Fe.随着冷却速度的减小,氧化皮中Fe3O4的含量增加,但未发现有FeO;随炉冷却所制热轧带钢的氧化皮较厚且均匀,并存在分层现象(外层为Fe2O3,内层为Fe3O4+Fe),在NaHSO3溶液中耐蚀性最好;装罐冷却所制氧化皮较均匀平整,耐蚀性次之;自然空冷所制氧化皮存在着较多的缺陷,耐蚀性最差.
关键词:
冷却方式
,
氧化皮
,
腐蚀行为
,
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