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
,
姜安玺
,
邵纯红
,
闫波
,
刘丽艳
,
孙莞柠
,
闫立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掺铈的纳米氧化锌脱硫剂,利用TG-DTA,XRD等检测方法对脱硫剂的元素组成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以H2S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Ce:Zn(摩尔比)、脱硫温度、空速、氧含量等因素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铈掺杂有助于活性组分细化,使脱硫剂的粒径减小,脱硫活性增强.在常压、空速9500 h-1,25℃无氧条件下,Ce:Zn=4:100的脱硫剂,其脱硫性能最佳.
关键词:
铈
,
纳米氧化锌
,
室温
,
脱硫
李芬
,
姜安玺
,
邵纯红
,
闫波
,
刘丽艳
,
孙莞柠
,
闫立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掺铈的纳米氧化锌脱硫剂,利用TG-DTA,XRD等检测方法对脱硫剂的元素组成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以H2S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Ce:Zn(摩尔比)、脱硫温度、空速、氧含量等因素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铈掺杂有助于活性组分细化,使脱硫剂的粒径减小,脱硫活性增强.在常压、空速9500 h-1,25℃无氧条件下,Ce:Zn=4:100的脱硫剂,其脱硫性能最佳.
关键词:
铈
,
纳米氧化锌
,
室温
,
脱硫
邵纯红
,
姜安玺
,
闫波
,
李芬
,
周百斌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5.04.020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ZnO,以其作为低温脱除H2S的活性组分,考察了纳米ZnO粒径、空速、反应温度、氧分压等因素对纳米ZnO脱硫性能的影响,并对脱硫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常压、低温、氧分压较低的条件下,粒径越小脱硫性能越强,260℃焙烧制得的纳米ZnO脱硫剂具有高的脱硫活性,H2S可选择性地被氧化为单质S,转化率高达100%,脱硫活性时间是分析纯ZnO的40倍.尾气中未见SO2产生.
关键词:
纳米ZnO
,
低温
,
H2S
,
脱硫
闫波
,
李琳琳
,
姜安玺
,
邵纯红
,
李芬
,
王新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7.03.008
为了提高ZnO脱硫剂的室温硫容及脱硫精度,对直接沉淀法进行了工艺改进,并利用动态实验以及XRD和XPS等表征手段对纳米ZnO脱硫剂进行了结构和效能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在沉淀反应后添加Na2CO3溶液,解决了直接沉淀法阴离子难洗涤、颗粒易团聚、粒径分布不均等缺点,制备出粒径只有8.00 nm、颗粒均匀分散性好的纳米ZnO脱硫剂,其室温脱硫活性是同条件下其他方法制备纳米ZnO脱硫剂脱硫活性的5~10倍,且其脱硫产物中有不同于ZnS中的晶格硫的新硫物种产生.
关键词:
室温
,
纳米ZnO
,
脱硫剂
,
脱硫活性
邵纯红
,
王路
,
李芬
,
姜安玺
功能材料
分别以硝酸铜水溶液和乙醇溶液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uO.通过TEM、XRD和XPS技术对比分析了乙醇对纳米CuO粒径及晶型的影响,并对比测试了制得的两种纳米CuO室温脱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乙醇为分散剂制得的纳米CuO主要是球形,其平均粒径约为7nm,水为分散剂制得的样品中出现了大量棒形纳米CuO,尺寸约为8 nm×36 nm,说明溶剂极性影响纳米材料的粒径和晶型的形成;球形纳米CuO室温脱除H2S的活性时间是棒形纳米CuO的近两倍,表明纳米粒子的结构是影响脱硫性能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纳米CuO
,
乙醇
,
室温
,
脱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