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
,
邓黎辉
,
熬影
,
汪宏斌
,
吴晓春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11.04.003
主要研究和探索了对新型冷作模具钢SDC55处理的Q-P-T工艺及其微观组织,测试了不同Q-P-T工艺下SDC55试样的硬度、冲击韧性以及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和稳定性,用TEM观察Q-P-T处理后试样的微观组织.实验结果表明,SDC55的优化工艺为930℃奥氏体化,290℃PT温度时间2 min,最后经过180℃一次2h回火.与常规的淬、回火工艺(930℃奥氏体化淬火,180℃回火两次,每次2 h)相比较,经过Q-P-T处理之后,SDC55的韧性从123J提高到131 J,硬度保持不变,均为60 HRC.对微观组织和残余奥氏体分析发现,经Q-P-T处理后SDC55的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得到提高,从而使材料的冲击韧性提高.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
Q-P-T处理
,
微观组织
,
残余奥氏体
邓黎辉
,
汪宏斌
,
李绍宏
,
张银福
,
邓亚琪
,
吴晓春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高强韧冷作模具钢SDC55经液氮深冷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深冷之后,SDC55钢的硬度和耐磨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其冲击韧性不会降低很多.对深冷后的SDC55钢进行了金相研究,运用扫描电镜对深冷后SDC55钢的组织和碳化物析出情况做原位比较研究.利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应力仪分别对深冷后SDC55钢的组织和残留奥氏体进行微观研究.研究表明:深冷处理后SDC55钢的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深冷处理促进了残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和细小的ε-碳化物在马氏体上析出.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
深冷处理
,
原位观察
,
组织
,
性能
邓黎辉
,
汪宏斌
,
李绍宏
,
梁洋杰
,
吴晓春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11.01.002
对比研究了新型冷作模具钢SDC55和进口模具钢DC53、SLD及ASSAB88的抗弯曲性能和耐磨损性能.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实验钢的抗弯曲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在M-200磨损仪上研究了其耐磨性能.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研究了实验钢磨损后的磨痕,并对其进行了金相观察.利用JMat-Pro软件对4种实验钢的组织进行了计算.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与进口对比钢相比,新型冷作模具钢SDC55的抗弯曲性能最好,并且其耐磨损性能好于SLD钢.
关键词:
SDC55钢
,
冷作模具钢
,
抗弯曲性能
,
耐磨损性能
李绍宏
,
邓黎辉
,
谢殷子
,
吴晓春
钢铁研究学报
高碳高合金马氏体钢淬火后在回火过程中存在过饱和碳原子偏聚现象,碳原子偏聚于位错附近的间隙位置,回火过程中以碳化物形式沉淀析出.通过内耗研究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Snoek峰驰豫强度下降并消失,SKK峰驰豫强度降低并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宽化.由该结果可知由于大量碳原子偏聚于位错处,随后以细颗粒碳化物形式在位错处析出.随着回火温度增加,大部分位错回复消失及碳化物聚集长大,同时残余奥氏体分解产生硬化效应,使钢的硬度增加而韧性下降.
关键词:
高合金
,
马氏体
,
位错
,
内耗
,
滞弹性
,
残余奥氏体
邓黎辉
,
汪宏斌
,
李绍宏
,
吴晓春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高强韧低合金冷作模具钢的组织和性能.利用JMatpro相图计算辅助进行合金成分设计.运用SEM和TEM等研究了SDC55的微观组织特征和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经过淬火回火后,SDC55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弥散细小的碳化物颗粒,残留奥氏体呈薄膜状包裹在马氏体边缘.经930℃淬火180℃两次两小时回火后,SDC55的冲击韧性达到158 J,硬度达到62 HRC.与D2钢比较,硬度基本相当,韧性显著提高.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
热处理
,
组织和性能